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超重肥胖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13:01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之一,70%的儿童期症状及功能损害会持续到青春期,30-50%的症状可持续到成年期并伴随终身。除了ADHD疾病本身所致的行为学异常之外,其多种共患疾病也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在诸多儿童ADHD的共病中,超重肥胖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均表明ADHD与超重肥胖发病有一定相关性,而且超重肥胖是ADHD的一个共病。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儿童ADHD与超重肥胖共病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此外,到目前为止,探讨ADHD症状与超重肥胖之间关联的行为路径的实证研究成果还非常有限。因此,本研究以人群为基础开展沈阳市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ADHD和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旨在探讨1)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的流行现状及个体和家庭影响因素;2)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3)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过度进食症状和超重肥胖之间的相关行为机制;4)抑郁症状在ADHD症状和异常饮食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明确...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儿童ADHD症状、过度进食症状和BMI之间的SEM模型(儿童SEM模型1)
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如下图 4 所示,青少年 SEM 模型 1 检验了 ADHD 症状、过度进食症状和 BMI 之间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都是显著的,ADHD 症状正向预测过度进食症状( = 0.37,P < 0.001),进而导致 BMI 增加( = 0.14,P < 0.0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与行为生活方式的关联研究[J]. 谢亮亮,严双琴,曹慧,顾春丽,徐叶清,倪玲玲,陶慧慧,邵婷,陶芳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8(10)
[2]广州市6~13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孟灵博,麦坚凝,杨思渊,谭美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03)
[3]辽宁广东7~12岁儿童肥胖现状比较[J]. 卢少敏,潘德鸿,刘金东,蔡莉,朱艳娜,杨文翰,李秀红,马军,静进,陈亚军.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2)
[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 王峰,杜亚松,周国权,谢红涛,李萍,李泽兵,周丹,张艳秋,肖维琴,颜亚芸,眭定忠,陈谊.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06)
[5]兰州市区6~13岁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 王舒雅,叶新华,陈虹,欧光顺,孟楠楠,穆静,张倩. 实用临床医学. 2015(05)
[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危险因素研究[J]. 朱庆庆,古桂雄,花静. 中国妇幼保健. 2015(07)
[7]CCMD-3和DSM-Ⅳ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的比较研究[J]. 李雪蓉,康传媛,刘瑞湘,丁凯景,万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09)
[8]中国儿童ADHD流行状况Meta分析[J]. 童连,史慧静,臧嘉捷. 中国公共卫生. 2013(09)
[9]山东省城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张茜,谭晓艳,于连龙,祁华金,于小龙,徐凌忠.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05)
[10]儿童ADHD的社会心理病因研究进展[J]. 王明春,陈一心.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2(03)
硕士论文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郭鲁红.山东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50530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儿童ADHD症状、过度进食症状和BMI之间的SEM模型(儿童SEM模型1)
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如下图 4 所示,青少年 SEM 模型 1 检验了 ADHD 症状、过度进食症状和 BMI 之间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都是显著的,ADHD 症状正向预测过度进食症状( = 0.37,P < 0.001),进而导致 BMI 增加( = 0.14,P < 0.0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与行为生活方式的关联研究[J]. 谢亮亮,严双琴,曹慧,顾春丽,徐叶清,倪玲玲,陶慧慧,邵婷,陶芳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8(10)
[2]广州市6~13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孟灵博,麦坚凝,杨思渊,谭美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03)
[3]辽宁广东7~12岁儿童肥胖现状比较[J]. 卢少敏,潘德鸿,刘金东,蔡莉,朱艳娜,杨文翰,李秀红,马军,静进,陈亚军.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2)
[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 王峰,杜亚松,周国权,谢红涛,李萍,李泽兵,周丹,张艳秋,肖维琴,颜亚芸,眭定忠,陈谊.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06)
[5]兰州市区6~13岁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 王舒雅,叶新华,陈虹,欧光顺,孟楠楠,穆静,张倩. 实用临床医学. 2015(05)
[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危险因素研究[J]. 朱庆庆,古桂雄,花静. 中国妇幼保健. 2015(07)
[7]CCMD-3和DSM-Ⅳ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的比较研究[J]. 李雪蓉,康传媛,刘瑞湘,丁凯景,万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09)
[8]中国儿童ADHD流行状况Meta分析[J]. 童连,史慧静,臧嘉捷. 中国公共卫生. 2013(09)
[9]山东省城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张茜,谭晓艳,于连龙,祁华金,于小龙,徐凌忠.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05)
[10]儿童ADHD的社会心理病因研究进展[J]. 王明春,陈一心.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2(03)
硕士论文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郭鲁红.山东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50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5505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