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源抑制性细胞与胆道闭锁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髓源抑制性细胞与胆道闭锁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胆道闭锁 髓源抑制性细胞 细胞因子 Th1与Th2平衡
【摘要】:目的 1.检测胆道闭锁患者全血及肝脏组织中MDSCs的表达情况,探寻MDSCs与胆道闭锁之间的关系。 2.探索MDSCs的含量同11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关系,初步探讨MDSCs在胆道闭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1.病例标本 全血标本:胆道闭锁组(BA组,n=27),其对照组分别选取非肝胆系统疾病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n=2;新生儿肺炎,n=5)、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组(CBD组,n=27)和新生儿肝炎组(NH组,n=13)。 血清标本:以上各组全血标本部分同时留取血清标本,胆道闭锁组(BA组,n=18),胆总管扩张症组(CBD,n=13),新生儿肝炎组(NH组,n=8)。 石蜡标本:胆道闭锁组(BA组,n=1),新生儿肝炎组(NH组,n=5)。 冰冻标本:拥有-80度冰箱冻存肝脏标本,胆道闭锁组(BA组,n=26)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组(CBD组, n=12)。 2.全血标本中MDSCs含量检测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A组、非肝胆系统疾病组、CBD组和NH组中MDSCs的含量。检测BA组肝脏组织病理分期早期、中晚期MDSCs的含量。检测同一胆道闭锁患者、新生儿肝炎患者随年龄增长MDSCs的含量变化情况。 3.肝脏组织病理染色及MDSCs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将甲醛固定的肝脏标本制成石蜡切片后,进行病理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病理染色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病理分级方法根据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第八版)胆道阻塞疾病组织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采用普通染色和双重染色(CD33+HLA-DR-)方法对肝脏组织中的MDSCs细胞染色。 4.胆道闭锁血清及肝脏组织中11种细胞因子含量检测 应用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胆道闭锁血清及肝脏组织中11种细胞因子含量,分析MDSCs含量同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 5.统计 用SPSS.19软件对各组全血标本中MDSCs含量进行分析。对各组血清标本及肝脏组织中11种细胞因子IL-12p70、IFN-γ、IL-2、IL-10、IL-8、IL-6、IL-4、IL-5、IL-1β、TNF-α、TNF-β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全血标本中MDSCs的表达情况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标本中MDSCs(CD33+CD11b+HLA-DR-)表达情况,其中BA组MDSCs平均含量为9.1%±1.1%,对照组中非肝胆系统疾病组MDSC平均含量为2.3%±0.5%,CBD组MDSCs平均含量为3.5%±0.6%,NH组MDSCs平均含量为11.3%±1.9%,BA组MDSCs含量明显高于非肝胆系统疾病组和CBD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BA组和N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A组根据肝脏组织病理分型分为早期与中晚期组,在早期组中,MDSCs平均含量为6.0%±1.2%,而在中晚期组中,MDSCs平均含量为12.1±2.2%,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还检测了同一病人不同时期MDSCs表达,发现在BA组中同一病人MDSC含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然而,在NH组中同一病人MDSCs含量却随年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 2.胆道闭锁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及MDSCs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胆道闭锁肝脏组织可见肝小叶内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羽毛状变性、胆酸盐淤积,部分可见肝细胞坏死和嗜酸性小体出现,严重者可见假小叶形成。汇管区胆小管增生、胆道上皮细胞变性。以胆小管为中心,淋巴细胞和粒细胞浸润生长,不同程度的纤维束包裹胆小管。根据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第八版)胆道阻塞疾病组织学分级标准对胆道闭锁患者进行病理分级,其中早期9例,中晚期10例。免疫组化染色后,BA组肝脏组织汇管区可见到MDSCs细胞。NH组肝脏组织汇管区未见到MDSCs细胞。 3.血清及肝脏组织中11种细胞因子的含量 血清标本:BA组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10、TNF-α含量明显高于CBD组同种细胞因子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A组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10、IL-8、IL-6、IL-1β和TNF-β含量明显高于NH组同种细胞因子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肝脏组织:BA组细胞因子IFN-γ较CBD组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细胞因子IL-4较CBD组增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细胞因子的比值(IFN-γ/IL-4)则是BA组明显低于CBD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4.外周血中MDSCs含量同11种细胞因子含量相关性 BA组外周血中MDSCs的含量同IL-1β的含量成正相关(r=0.502,P=0.034)。BA组MDSCs的含量同TNF-β的含量同样呈正相关(r=0.475、P=0.047)。 结论 1. MDSCs可能参与了胆道闭锁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2. MDSCs可能通过调节胆道闭锁患者Th1细胞与Th2细胞平衡,从而导致纤维化的发生。
【关键词】:胆道闭锁 髓源抑制性细胞 细胞因子 Th1与Th2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26.5
【目录】:
- 英文全称及缩略词4-5
- 中文摘要5-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7
- 材料与方法17-25
- 结果25-34
- 讨论34-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4
- 综述44-51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生;胆道闭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2 刘钧澄,李桂生,司徒升,周学付,胡平;影响胆道闭锁早期诊治的原因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3 王岐宏,郑珊,肖现民,周以明;57例胆道闭锁术后近期疗效及部分影响预后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2年12期
4 夏惠敏,余家康;胆道闭锁的病因、病理学研究新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07期
5 李桂生;胆道闭锁诊治现状与展望[J];临床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6 宫济春,高文忠,包国强,詹江华,房志勤;小儿胆道闭锁和胆汁黏稠的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2004年06期
7 王晓红,郭红梅,朱启昒,王岱明;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8 张志波;王练英;黄英;;先天性小肠多发闭锁合并胆道闭锁一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年03期
9 李桂生;;胆道闭锁[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18期
10 王玮;郑珊;;胆道闭锁与病毒感染和免疫系统反应的相关研究[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裴广华;王世城;李莉;郑津生;;婴儿胆道闭锁的超声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郑珊;宋再;余家康;钟惠;陈兰萍;陈淑云;汪键;;胆道闭锁标准化诊断治疗临床多中心研究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董淳强;杨体泉;罗意革;唐咸明;陈嘉波;王红;刘强;陈超;董昆;;胆道闭锁生存2年以上患儿临床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英存;张明满;蒲从伦;金先庆;康权;;胆道闭锁与胆道狭窄病理对比分析研究[A];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晓;夏焙;王斌;江贤平;;婴儿胆道闭锁的超声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周莎;蒋丽蓉;储波;徐亚珍;;胆道闭锁临床分析和近期手术影响[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汤绍涛;杨瑛;赵志祥;曹国庆;;胆道闭锁我们手术的年龄还是太晚[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金山;王文晓;李龙;张军;李颀;吴涛;刘树立;谢华伟;崔龙;;胆道闭锁术中胆汁流量和胆汁成分与预后的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9 武庆斌;;胆道闭锁的新进展[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于成文;刘道祯;穆柯晓;栾晓萍;陈芳;;新生儿及婴儿胆道闭锁的超声表现[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陈飞;胆道闭锁患儿资助项目启动[N];健康报;2013年
2 李群艳;治小儿胆道闭锁别超两个月[N];健康报;2007年
3 杜恩;不退黄 警惕小儿胆道闭锁[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4 李龙;小儿胆道闭锁有救了[N];健康报;2003年
5 身体周刊记者 肖蓓 实习生 张一然 郑珊;郑珊:拯救残缺的小生命[N];东方早报;2013年
6 胡立丽;照顾黄疸宝宝有诀窍[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教授 郑珊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医生 沈桢;新生儿黄胆需要早期诊治[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瑞;胆道闭锁致病基因的检测及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炫;活性氧产物对胆道闭锁小儿术后吗啡代谢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士星;胆道闭锁的超声图像特征与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4 邓盼墨;胆道闭锁和特发性胆汁淤积症肝脏组织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王玮;胆道闭锁与病毒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毛永忠;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在小儿胆道畸形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杨瑛;调节性、效应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胆道闭锁患儿免疫炎症发展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鸿圣;64层CT阴性法胆胰管成像技术在婴儿胆道闭锁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赖东兰;胆道闭锁Kasai术后中医证候暨中药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宋再;胆道闭锁中LDOC1基因调控NF-κB介导炎症及凋亡反应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颖华;肝内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婴儿胆道闭锁术前以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潘俊涛;激素干预在胆道闭锁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3 郭鹏;小儿胆道闭锁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与肝纤维化及预后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关茜思;髓源抑制性细胞与胆道闭锁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4年
5 王会;母源性微嵌合体与胆道闭锁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6 张宜琪;77例Ⅲ型胆道闭锁Kasai术后近期疗效及部分影响预后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钟微;十二指肠内胆红素连续性监测在胆道闭锁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8 胡传兵;BDL所致幼鼠胆道闭锁后肝脏纤维化相关生物分子的时序性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张锐忠;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CD4~+T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10 孙鹏;GP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胆道闭锁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652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5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