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中儿茶酚胺含量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4 17:22
本文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中儿茶酚胺含量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重症手足口病 儿茶酚胺类物质 神经源性肺水肿 肠道病毒
【摘要】:目的: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根据病情的轻重,预后差别很大。轻症患儿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皮肤黏膜的损伤,而重型患儿则可累及神经系统,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其中神经源性肺水肿有极高的病死率,预后较差。关于神经源性肺水肿目前学界较认同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冲击伤理论(blast theory)、渗透缺陷理论(permeability defect theory),这两种学说的共同点在于交感神经过度的兴奋,释放了大量的儿茶酚胺类物质,主要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这三种物质,致使机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感染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种类及其亚型有多种,由于肠道病毒,尤其是EV71存在快速变异的问题,病原体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1.2],,故手足口病患儿有可能多次患病,危害较大。在无特殊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成为控制本病流行和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儿茶酚胺类物质进行检测,探索其在手足口病患儿发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且结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寻找早期识别手足口病病情恶化的监测手段。 方法:将2012年7月至10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并满足病例组纳入标准的5岁及以下(≤5岁)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98例病例。参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及《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型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的诊断标准,将病例组分为3组:A组(普通组)、B组(重型组)、C组(危重型组)。对所有病例在疾病急性期1~5天内采集静脉血3ml,置于真空无菌采血管中,后在离心机中以2500r/min离心5分钟,分离出血浆后,置于聚乙烯塑料离心管中密封保存,放于冰柜低温冷藏储存,之后测其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辅助结果,其中实验室检查与血样采集时间同步。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α为0.05。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1.儿茶酚胺类物质测定普通组未检测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含量;重型组、危重型组中肾上腺素的含量分别为0.96±0.27nmol/L、1.48±0.29nmol/L,重型组、危重型组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分别为6.21±0.60nmol/L、8.09±0.24nmol/L,重型组、危重型组中多巴胺的含量分别为0.87±0.05nmol/L、0.80±0.09nmol/L。经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病情加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重型组和危重型组之间多巴胺含量无统计学差异。 2.共收集5岁以下(≤5岁)手足口病患儿98例,其中女性42例,男性56例,男女性别比为1.33:1,根据不同年龄,分为5个年龄段,经卡方检验,各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3.发热病人共80例,占总数的81.6%,分为低、中、高热,未见超高热,经卡方检验,普通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患儿全部有皮疹出现,手足口腔、手足、手口腔出现皮疹者分别占总数的29.59%、17.35%、10.20%,提示此次样本采集的病人皮疹较典型。 4.除普通组外,其余两组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其中易惊、肢抖、嗜睡、呕吐是较常见的症状。 5.随着病情的加重,呼吸、心率、血压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且在普通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6.血常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经卡方检验,普通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7.乳酸脱氢酶(LDH)在三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经卡方检验提示,三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两者在普通组、重型组、危重型组间比较,均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8.脑脊液白细胞≤10×106/L有2人,10~20×106/L有28人,20~30×106/L有9人,>30×106/L有30人,经t检验,重型组、危重型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9.普通组、重型组、危重型组血糖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随着病情加重,危重型组血糖明显高于普通组、重型组。 10.所有病例均收集了脑电图、头颅CT,经统计学检验,普通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11.98例患儿粪便检验均检测出病原体,其中CA16共检出16例, EV71共检出69例, EV共检出13例,普通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1.重型组、危重型组手足口病患儿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均高于正常,考虑与其发病机制中的“儿茶酚胺风暴”存在相关关系,符合预期效果。但本次试验中普通组未能检出其含量,且手足口病目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将其运用于临床仍有待于进一步地探索。 2.随着患儿病情加重,血压、心率、呼吸亦有明显升高,可从侧面提示患儿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说明其在重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故在临床工作中,应及时有效地监测患儿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3.根据收集的资料显示EV71感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A16,鉴于EV71可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需要对EV71感染患儿加以关注,及时检测病原学,防治危重患儿出现。 4.血糖、AST、ALT、CK-MB的升高可能提示患儿的病情向重症发展,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 儿茶酚胺类物质 神经源性肺水肿 肠道病毒
【学位授予单位】:大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5.1
【目录】:
- 中英文简写对照4-5
- 摘要5-8
- ABSTRACT8-15
- 前言15-20
- 材料与方法20-23
- 结果23-30
- 讨论30-33
-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8
- 论文/专著发表和获奖情况38-39
- 文献综述39-46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邓莉;张艳玲;;手足口病的流行与防治[J];北京医学;2008年06期
2 王中林;肠道病毒71感染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1年06期
3 郑志明;张江虹;诸卫平;;从我国成人手足口病患者中首次分离出肠道病毒71型[J];湖北医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4 彭贵华,唐银,曾立明,刘文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儿茶酚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5 何家鑫,沈晓娜;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6 李文先;叶冬青;;EV71病毒感染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研究进展[J];疾病控制杂志;2008年03期
7 何颜霞;付丹;;EV71感染相关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肺衰竭[J];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12期
8 吴艳;;1359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倩;重症手足口病病情相关因素分析研究及患儿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测定[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九菊;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以及血清肾上腺素水平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3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738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