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高IgM综合征临床与分子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8 22:38

  本文关键词:高IgM综合征临床与分子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IgM综合征 CD40L基因 调节性T细胞 自身免疫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本组HIGM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基因分析诊断X-HIGM患者及发现携带者;指导临床治疗并进行产前诊断等相关遗传咨询;分析HIGM患儿外周血中Treg、Th17、Th1细胞百分率情况及其与自身免疫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或外院寄血标本的10例疑诊HIGM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收集患儿及相关亲属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外周血PBMC中CD40L及CD40蛋白表达,对患儿CD40L、AID、UNG、CD40、NEMO等基因进行PCR扩增、基因测序及家系分析。采用DNA-PCR直接测序法分析X-HIGM携带者胎儿羊水细胞CD40L基因,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L基因突变患儿外周血Treg、Th17、Th1细胞百分率情况。 结果:本组10例疑诊HIGM患儿平均起病年龄7.8±6.6月,平均诊断年龄4.6±2.2岁。所有患儿均有反复感染表现,主要为反复肺炎(100%),中耳炎(80%),反复腹泻(60%),淋巴结结核(50%),反复口腔溃疡(40%),鹅口疮(30%)。此外,部分出现间歇性关节痛(30%),营养不良(20%),肝功能异常(20%),肝脏肿大(20%),便血及贫血(20%)等表现。本组患儿中8例表现为典型的IgG、IgA降低,IgM增高或正常;P3患儿IgA水平反而增高; P5患儿IgA及IgM水平均正常,IgG降低。8例患儿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L蛋白表达,除P9部分表达外其余均表达缺失。基因分析发现7例患儿存在6种不同的CD40L基因突变,其中包括2种新型突变(400delA,89delT)。突变类型包括缺失突变5例,无义突变1例,错义突变1例。并确定3例患儿母亲为致病基因携带者。3例患儿暂时未发现HIGM相关基因突变;其中P7患儿FCM检测CD40L蛋白表达缺失,cDNA无表达,但DNA水平未发现突变。分析2例X-HIGM携带者的胎儿均存在与前期诊断患儿相同的CD40L基因突变。同时发现HIGM患儿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1.648±0.577%N=6VS3.895±1.570%N=6,P=0.015);Th17细胞百分率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217±1.209%N=6VS0.983±0.714%N=6,P=0.057);Th1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35.100±14.564%N=6VS13.000±7.618%N=6,P=0.008)。 结论:通过对10例中国疑诊HIGM患儿临床及分子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本组HIGM患儿起病早,病情重,表现复杂。基因分析发现7例患儿存在CD40L基因突变,其中2例为新型突变。FCM检测CD40L蛋白可快速、高效诊断本病,基因分析有助于本病的确诊、发现携带者和进行遗传咨询,对HIGM患儿早期诊断、正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治该病具有重要作用。HIGM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降低及Th17、Th1百分率升高可能与其易患自身免疫病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高IgM综合征 CD40L基因 调节性T细胞 自身免疫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5.9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7
  • 中文摘要7-10
  • 英文摘要10-13
  • 第一部分 高 IgM 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基因诊断13-32
  • 前言13-14
  • 1 材料和方法14-19
  • 2 结果19-26
  • 3 讨论26-29
  • 4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2
  • 第二部分 高 IgM 综合征外周血 Treg/Th17/Th1 细胞百分率研究32-42
  • 前言32
  • 1 材料和方法32-35
  • 2 结果35-36
  • 3 讨论36-39
  • 4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全文总结42-43
  • 文献综述43-52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3-5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秦海丽;霍丽娟;;IL-13、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J];当代医学;2013年19期

2 贺建新;王荃;刘秀云;徐保平;申昆玲;江载芳;;以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起病的X连锁高IgM综合征婴儿1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得翔;济南市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和Th17细胞在不同亚型哮喘中的状态及其意义[D];山东大学;2013年

2 王潇;Th17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及肿节风对其影响的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师天燕;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Th17细胞在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杨帆;疏肝健脾固髓方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5 赵磊;外周Th17/Treg失衡在肺腺癌及肺鳞状上皮细胞癌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敬晓棋;乳腺炎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卫波;Th17细胞与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吕微;T细胞来源Exosomes调节妊娠丢失孕鼠母胎界面趋化因子及粘附分子表达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杨建旺;乌司他丁在变应性鼻炎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与HO-1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毛婧霞;血清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先兆流产和稽留流产患者的表达和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许秋生;康复预处理对EAE小鼠脾淋巴细胞Th17和Treg及血清IL-17和TGF-β1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高梦莎;外源性IL-17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翟雨;IRAK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李洁;白细胞介素7(IL-7)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外周Th17/Treg细胞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9 耿杰杰;小鼠肺间质纤维化中巨噬细胞亚型诱导Th17细胞分化及CD147在其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平晓芳;益气养阴活血方对SLE患者的T细胞因子的影响和临床试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49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749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