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肠道菌群多样性在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7:11

  本文关键词:肠道菌群多样性在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的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肠道菌群 生物多样性 DGGE


【摘要】:第一部分PCR-DGGE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作用研究 【目的】运用16S rDNAPCR联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gel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简称DGGE)探讨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在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简称FI)早产儿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转归的关系。 【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为FI组,共20例(其中14例患儿病程中出现一次FI症状,6例患儿在病程中反复出现FI症状),按照患儿临床表现分为3组,其中胃潴留(FIⅠ)5份、腹胀呕吐(FIⅡ)8份和打乱肠内营养(FIⅢ)13份,采集其发生FI24h内(t0)及喂养不耐受恢复后(t1)的粪便。采用16S rDNA PCR-DGGE技术,分别对2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FI组)发生喂养不耐受24小时内(t0)及喂养不耐受恢复后(t1)的粪便标本进行菌群多样性分析,同期采集20例孕周、产重、日龄匹配的喂养耐受早产儿(分别为对照组CⅠ、CⅡ和CⅢ亚组)粪便标本进行对比分析。运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DGGE图谱,得到菌群条带丰富度(S)和香农威纳指数(H′)。 【结果】①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发生FI24h内(t0)粪便标本的条带丰富度相比对照组下降,其中Ⅰ组(9.80±4.92vs19.20±2.95,P<0.05),Ⅱ组(9.37±3.46vs15.00±3.82,P<0.05),Ⅲ组(10.69±3.04vs15±3.27,P<0.05);②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发生FI24h内(t0)粪便标本的香农威纳指数(H′)相比对照组下降,其中Ⅰ组(2.16±0.51vs2.90±0.16,P<0.05),Ⅱ组(2.14±0.42vs2.65±0.27,P<0.05),Ⅲ组(2.27±0.35vs2.61±0.25,P<0.05);③喂养不耐受病情恢复后(t1)各组粪便标本条带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随着病情的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恢复。 第二部分T-A克隆测序探讨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对肠道菌群种属分布的作用 【目的】运用T-A克隆测序分析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肠道菌群种属分布情况及常见优势菌。 【方法】切割回收DGGE凝胶中所有条带,对回收的DNA液进行T-A克隆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中比对分析。 【结果】FI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种属类别没有显著差异,包含有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大肠杆菌属、链球菌属等九个属以及无法培养的细菌,,其中喂养不耐受组粪便标本中克雷伯菌属(46.82%vs38.66%,P<0.05)、拟杆菌属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大肠杆菌属、肠杆菌属有减少趋势。 【结论】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可能与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的减少,而克雷伯菌属比例增加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肠道菌群 生物多样性 DGGE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22.6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摘要6-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3
  • 第一部分 PCR-DGGE 探讨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13-28
  • 前言13
  • 1 对象与方法13-21
  • 2 结果21-26
  • 3 讨论26-27
  • 4 小结27-28
  • 第二部分 T-A 克隆测序探讨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对肠道菌群种属分布的作用28-36
  • 前言28
  • 1 对象与方法28-32
  • 2 结果32-34
  • 3 讨论34-35
  • 4 小结35-36
  • 全文总结36-37
  • 参考文献37-40
  • 文献综述40-46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位论文目录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振;周英;李明霞;;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8期

2 李占魁;;早产低体重儿肠道喂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11期

3 唐振;李明霞;周英;;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6期

4 郑树芳;徐艳珍;艾青;余加林;;PCR-DGGE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菌落结构及其动态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2年29期

5 张志群;朱建幸;;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9年06期

6 陆彩霞;韦露明;刘义;;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及对营养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年05期

7 姚玉娟;;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与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12期



本文编号:808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808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