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甘颗粒治疗风热和痰热闭肺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9-15 15:52
本文关键词:小儿麻甘颗粒治疗风热和痰热闭肺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摘要】:研究背景 毛细支气管炎多为病毒感染,目前单纯西医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主要给予对症及支持疗法,疗效不甚理想。近些年来不少儿科医师选用口服中成药“小儿麻甘颗粒”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又避免了中药饮片制剂口服方式的不足,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不断推广。“小儿麻甘颗粒”作为中药成药制剂,其方药组成固定不变,因而无法随证加减,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可知小儿麻甘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中医证型也是固定的;而毛细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证型却有多种,又因该药物使用说明缺少相应的中医证治类型,并且有关的治疗文献也未见辨证治疗报道,所以在临床上筛选出适合小儿麻甘颗粒治疗的中医证型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客观评价小儿麻甘颗粒在治疗风热闭肺型和痰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差异,初步探讨更为适合小儿麻甘颗粒治疗的中医证型。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对照实验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内科住院,并符合研究要求的患儿共计120例,其中风热闭肺型和痰热闭肺型各60例;每一证型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吸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纠正酸碱平衡、镇静、改善肺部微循环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可给与抗生素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常规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影响本病的病程《儿科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麻甘颗粒(武汉健民集团随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2020897)联合治疗。小儿麻甘颗粒的用法用量:口服;小儿一岁以下,一次0.8g,一至二岁,一次1.6g;一日3次;七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开始前进行基线资料分析,包括一般临床资料(性别、月龄、体重),入院前病程及入院时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开始后,观察并记录疾病主要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临床痊愈时间,以及治疗1个疗程后证候积分,疗效结果等,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本研究表明,治疗前,风热闭肺型和痰热闭肺型两组患儿,其各证型所属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一般临床资料(性别、月龄、体重),入院时病程以及入院证候积分各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提示以上各证型所属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 经过1个疗程(7天)后,分别对风热闭肺型和痰热闭肺型两组患儿所属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证候积分,主要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临床痊愈时间及疗效结果进行组间比较:①风热闭肺型:以上各项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说明两组患儿在以上各项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治疗方案并不优于对照组,即治疗风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时“小儿麻甘颗粒联合常规治疗”的疗效并不优于“单纯常规治疗”;②痰热闭肺型:以上各项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说明两组患儿在以上各项的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的治疗方案优于对照组,即治疗痰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时“小儿麻甘颗粒联合常规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研究结论 “小儿麻甘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在痰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中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而在风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中疗效与单纯常规治疗无明显差异。因此,小儿麻甘颗粒适合治疗痰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它可以提高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促进该病临床症状、阳性体征的消失,缩短病程,且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小儿麻甘颗粒 辨证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观察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7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2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2-19
- 1.1 西医学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12-13
- 1.1.1 西医学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12
- 1.1.2 发病机制12-13
- 1.1.3 西医学治疗方法13
- 1.2 中医学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13-16
- 1.2.1 中医学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13-14
- 1.2.2 病因病机14
- 1.2.3 中医学治疗方法14-16
- 1.3 小儿麻甘颗粒概述16-19
- 1.3.1 小儿麻甘颗粒药物简介16
- 1.3.2 小儿麻甘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依据16-18
- 1.3.3 小儿麻甘颗粒临床治疗优缺点18-19
- 第二章 临床研究19-29
- 2.1 研究内容和目的19
- 2.2 研究对象19-21
- 2.2.1 病例来源19
- 2.2.2 诊断标准19-20
- 2.2.3 病例选择20-21
- 2.3 治疗方法21
- 2.3.1 对照组治疗方案21
- 2.3.2 治疗组治疗方案21
- 2.4 观察指标21-22
- 2.4.1 安全性观察指标21
- 2.4.2 疗效观察指标21
- 2.4.3 观察方法21-22
- 2.5 疗效标准22
- 2.6 质量控制22
- 2.7 统计学分析22
- 2.8 研究结果22-29
- 2.8.1 基线资料分析22-25
- 2.8.2 疗效结果与分析25-28
- 2.8.3 安全监测28-29
- 第三章 讨论29-34
- 3.1 研究思路探讨29-31
- 3.2 临床疗效分析31-33
- 3.2.1 治疗前基线资料分析31
- 3.2.2 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31-33
- 3.2.2.1 风热闭肺型疗效分析31-32
- 3.2.2.2 痰热闭肺型疗效分析32-33
- 3.3 研究创新点33
- 3.4 研究不足之处33
- 3.5 今后研究思路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8
- 附录38-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汀,陈品菊;“宁喘微型灌肠液”的平喘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张仲海,王胜春,王汝娟,吴少华,王长海,胡永武;麻杏石甘汤不同方法提取液对家兔发热模型及抗病毒作用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3 杨义琼;马利维;杨湛;;中药贴片经皮给药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9年05期
4 杨华 ,胡运久;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02例[J];国医论坛;2002年06期
5 庞金敏;周云兰;;小儿麻甘颗粒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9年09期
6 向希雄;吴贺算;;麻杏石甘汤免疫药理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1993年03期
7 龚兆辉;;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3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年04期
8 薛辉,闫燕,陈丽;辨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体会[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年06期
9 李健春;吕乃群;隋文作;杨淑芝;林庶茹;;麻杏石甘汤对第Ⅰ型变态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83年08期
10 李朝平;张解军;;小儿麻甘颗粒佐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857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8574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