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弓根形态影像学研究分析和非手术患者支具治疗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9 05:32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弓根形态影像学研究分析和非手术患者支具治疗效果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椎弓根 分析 支具


【摘要】:目的:1.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患者椎弓根形态相关参数改变的特征,探讨AIS不同程度畸形情况下椎弓根形态改变,明确其与脊柱侧凸严重程度和畸形进展的关系和规律,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和参考。 2.研究分析2004年10月-2012年2月在云南省部分地区筛查中确诊的132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基本情况和采用胸腰骶支具治疗情况,探讨AIS患者支具治疗效果,为AIS的普查和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1.本组病例资料为2010年4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31例年龄在10-19岁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CT检查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20例,Cobb角大小在24.4°-114.4°之间,22例患者Cobb角80°,9例患者Cobb角80°。在CT片上测量以下参数:横断面椎弓根长度(transverse pedicle length, TPL)、横断面椎弓根直径(transverse pedicle diameter, TPD)、双侧椎弓根夹角(the angle between bilateral pedicles, ABP)、椎弓根轴线与椎体矢状轴夹角(transverse pedicle angle, TPA)、椎弓根轴线与椎体冠状面夹角(the angle between pedicle and coronal plane,APC)、椎管矢状面直径(the sagittal diameter of the spinal-canal, SDS)、椎体冠状面直径(the coronal diameter of the spinal-canal, CDS)。测量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以下统计学分析:(1)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称性比较患者双侧椎弓根各参数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obb角800组与Cobb角80°组患者各形态参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3)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31例患者的Cobb角与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obb角大小的显著性危险因素。 2.对2004年10月-2012年2月在云南部分地区筛查中确诊的132例采用胸腰骶支具治疗的AIS患者,患者年龄在10岁-19岁,男性15例,女性117例。Lenke1型患者28例,lenke3型41例,lenke5型51例,lenke6型12例。其中共有10例患者Cobb角大于40°达到手术治疗标准,但是患者因经济条件困难、手术恐惧心理难以克服等原因自愿放弃手术治疗,选择支具保守治疗。治疗均使用采模定制的胸腰骶支具治疗,每天规律佩戴时间不少于16小时,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每次随访均拍摄站立位X线片,测量cobb角的大小,支具佩戴年限平均2年,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自身对照中显示:T8-L2双侧TPL有显著性差异,其中T9-T12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T1, T3, T4, T10, T12, L5双侧TPD有显著性差异;T3, T4, T5, T9双侧APC有显著性差异;T10,T11双侧TPA有显著性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重度AIS患者与轻中度患者在T7,T9,T10凹侧TPA, T5凸侧TPA,T6-T10凹侧APC, T4, T9凸侧APC.L1,L2双侧TPL△差,L2,L5双侧TPD△差及T7,T9椎管冠状面直径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组患者椎弓根平均长度较轻中度组患者短。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7,T8椎管冠状面直径,T12, L1, L2TPL△差,L5TPD△差,T2, T6, T9, L4APC△差,T3, T7, T9, T10, L5TPA Δ差与Cobb角大小具有显著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顶椎位置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发生重度AIS的危险因素。 2.92.4%的AIS患者治疗有效,有10例患者Cobb角进展超过5°,其中3例在治疗过程中快速进展,Cobb角超过45°,转行手术治疗。Lenke1型、Lenke3型、Lenke5型治疗前后Cobb角有显著性差异(P0.05), Lenke6型治疗前后Cobb角没有显著性差异。性别,年龄Lenke分型都不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结论:1.AIS患者脊柱侧凸区域内椎体椎弓根形态发生明显不对称性改变,以顶椎区最明显。重度AIS患者相比轻中度患者有更显著的椎弓根形态异常改变。AIS患者最常发生椎弓根形态改变的椎体是T7,T9,其次是T8,T10,均位于顶椎出现频率最高的椎体节段,说明顶椎常常是椎弓根形态容易发生改变的椎体。此外,椎弓根形态的改变与Cobb角呈正相关,椎弓根畸形随着Cobb角的增加而加重,同时椎弓根不对称发育又对AIS加重产生一定的影响。顶椎位于T7,T8,T9的AIS患者具有更高的畸形进展风险。由于AIS患者椎弓根畸形以T7-T10最常见,顶椎位于这些椎体是畸形发展成为重度AIS的危险因素,在临床诊治中,早发现,早治疗,并注意观察这些患者的病情变化;术前充分了解椎弓根的形态特征,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时,选择适当的置钉方式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2.72.9%的AIS患者在12-16岁初次就诊,在对学生的普查工作中,12-16岁青少年应该是重点普查对象。规律的佩戴胸腰骶支具对减缓或阻止Lenkel型、Lenke3型和Lenke5型Lenke6型AIS进展有效;Lenkel型、Lenke3型和Lenke5型患者治疗后有明显的畸形矫正作用,而Lenke6型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没有显著的改善;支具治疗对阻止或减缓病情发展不受年龄,性别,Lenke分型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椎弓根 分析 支具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82.13
【目录】:
  • 中英文对照~.略词表5-6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引言13-14
  • 第一部分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弓根形态影像学研究分析14-43
  • 1. 资料与方法14-17
  • 2. 结果17-35
  • 3. 讨论35-41
  • 4. 结论41-43
  • 第二部分 非手术患者支具治疗研究分析43-52
  • 1. 对象及研究方法43-46
  • 2. 结果46-49
  • 3. 讨论49-51
  • 4. 结论51-52
  •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7
  • 综述57-63
  • 参考文献61-63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勇,朱丽华,宋知非,骆东山;脊柱侧凸的临床病因学分类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05期

2 李卫平,刘尚礼;中国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普查及早期治疗状况[J];广东医学;2000年06期

3 梁天龙;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J];医学文选;2000年04期

4 张宏跃,钱南平;脊柱侧凸的治疗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0年03期

5 王开明,张耀喧,卓巍,黄明,冯磊;脊柱侧凸术后并发症及防治[J];中国骨伤;2001年05期

6 张宏文;小儿脊柱侧凸成像[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1年01期

7 邱贵兴;脊柱侧凸治疗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当代医学;2002年01期

8 于振武,王汉林,刘玉昌,马文校;严重脊柱侧凸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一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9 邱贵兴;我国脊柱侧凸的治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年05期

10 邱贵兴;规范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提高脊柱侧凸的矫治水平[J];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小冬;高德华;姚晖;朱建英;;便携式脊柱侧凸牵引器具的设计及研制[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2 李明;陈子强;祝晓东;贺石生;杨长伟;王伟峰;赵应川;;30岁以上脊柱侧凸患者的身体综合指标(英文)[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3 刘新贤;汪静;;二期手术治疗极重度脊柱侧凸手术配合的体会[A];第7届全国重症监护专科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孙保胜;刘磊;孙琳;张学军;李承鑫;祁新禹;于凤章;潘少川;;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6岁以下儿童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守丰;邱勇;王斌;朱泽章;朱锋;俞扬;钱邦平;马薇薇;;脊柱侧凸手术后的神经并发症[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朱泽章;邱勇;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马薇薇;;以脊柱侧凸为首诊的青少年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杨立利;陈德玉;袁文;肖建如;陈华江;贾连顺;;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青少年脊柱侧凸手术中应用的初步经验[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顾苏熙;李明;杨晓明;余慧琴;;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静杰;李明;;生长棒技术在早期脊柱侧凸中的应用[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朱泽章;邱勇;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马薇薇;;以脊柱侧凸为首诊的青少年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继荣;看看孩子的背直不直[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谢明霞;如何早期识别脊柱侧凸[N];大众卫生报;2006年

3 谢明霞;早期识别脊柱侧凸[N];健康报;2006年

4 高国起;治儿童严重脊柱侧凸有新法[N];健康报;2007年

5 王岩;脊柱侧凸不一定都需要手术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7年

6 高国起;分期后路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凸获成功[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教授 邱贵兴;脊柱侧凸矫治方向——三类非融合手术点评[N];健康报;2007年

8 余可谊;脊柱侧凸的“协和分型”得到国际认可[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魏鑫;孩子姿势不良易患剃刀背[N];保健时报;2009年

10 杨兴云;早期手术是治疗脊柱侧凸的最佳选择[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迪;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后路三维矫形生物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谭荣;后路小切口微创分期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3 谭荣;后路小切口微创分期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1年

4 李劲松;有限元法模拟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及内固定应力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丁立祥;多层螺旋CT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6 王储;椎体骨小梁微结构形态学参数与脊柱侧凸的关系[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7 陈庆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治疗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杜青;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诊疗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9 肖进;人体骨骼数字化重建及三维有限元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10 乔军;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性相关研究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影像学评估[D];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小冬;便携式脊柱侧凸多点牵引器具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郝冉;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3 林国文;泉州市区青少年脊柱侧凸普查与防治[D];福建中医学院;2005年

4 连纪文;脊柱平衡参数与成人脊柱侧凸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5 苗二春;新型双足鼠脊柱侧凸模型的建立及椎间盘细胞凋亡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昊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宫宇宝;三维矫形治疗伴有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D];吉林大学;2005年

8 文学俭;头盆牵引及多根哈氏棒固定矫治重度脊柱侧凸[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9 陈凌强;无神经症状的脊柱侧凸伴脊髓空洞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晏怡果;板—棍系统(PRSS)的改良设计及临床应用研究[D];南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0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940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6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