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在肺癌鉴别诊断及血管生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CT灌注成像在肺癌鉴别诊断及血管生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14年
CT灌注成像在肺癌鉴别诊断及血管生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何慧
【摘要】:目的: 1.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通过CT灌注参数值(BV、BF、MTT、PS)与MVD、EGFR的相关性研究,为肺癌血管生成的活体影像学评价提供依据; 3.探讨低剂量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期间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并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MSCT)灌注成像的83例患者,其中肺癌57例。 2.检查方法: (1)CT灌注成像:所有病例使用GE宝石CT扫描仪,先行常规胸部CT平扫以确定病变部位,然后以4.5m1/s速度注射碘对比剂(370mgl/ml)40ml,行连续动态扫描,在ADW4.5工作站上用body perfusion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算出相关灌注参数。 (2)病理学检查:取57例肺癌手术切除标本及10例癌旁正常组织,行免疫组化法检测MVD、EGFR并计数。 3.统计学分析: (1)、不同类型肺局灶性病变各灌注参数值的差异性比较; (2)、CT灌注参数和肺癌MVD、EGFR相关性分析; (3)、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BF值、BV值差异; 应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单因素分析中,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来分析两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水准取p0.05。 结果: 1.CT灌注参数BF、BV值:炎性肉芽肿肺癌其他良性病灶(P0.05);PS值:肺癌炎性肉芽肿其他良性病灶。 2.CT灌注参数BF、BV值与肺癌组织MVD、EGFR呈正相关;MTT与肺癌MVD、EGFR呈负相关(P0.05)。 3.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组的BF值、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CT灌注参数BF、BV值有助于肺局限性良恶性病灶的鉴别,其中,BF、 BV值炎性肉芽肿肺癌其他良性病灶;PS值肺癌炎性肉芽肿其他良性病灶。 2.肺癌的MVD、EGFR与BF、BV呈正相关,与MTT呈负相关,因此,CT灌注成像可用于肺癌血管生成的活体评价。 3.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可替代常规剂量CT灌注成像用于肺局限性病灶的功能成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4.2;R730.4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一平;刘白鹭;边杰;;CT增强时间密度曲线与肺癌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7年03期
2 ;Correlation of integrin β3 mRNA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protein expression profiles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gastric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慧;孙鹏飞;;CT灌注成像在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年04期
2 韩亚琴;宣世海;练向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鼻咽癌组织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2期
3 钟星;陈自谦;;贲门癌25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3年01期
4 张龙江;卢光明;;双能量CT:回顾和展望[J];放射学实践;2014年09期
5 朱建国;郭亮;;双源CT软件对肺栓塞诊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4年10期
6 竹青;;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J];临床肺科杂志;2009年04期
7 凌俊;顾翔;李洪梅;孙骏;姜伦;王军;;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年08期
8 叶梅;刘文亚;肖虎;党军;高晓燕;木合拜提·买合苏提;;双源CT肺灌注成像诊断肺栓塞[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年09期
9 闫少宁;孟海霞;张志远;刘娜嘉;刘云;张小羽;;宝石CT能谱成像诊断肺栓塞和肺灌注缺损的临床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13年10期
10 管宇;夏艺;范丽;张铁峰;刘士远;李兵;于红;;COPD不同CT表型的CT灌注表现特征及其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姜未;骨桥蛋白激活NF-κB通路调控OA软骨细胞MMP-13与II型胶原表达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周亮;Notch信号通路参与肝癌细胞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周晖;非小细胞肺癌缺氧诱导因子-2α表达与肿瘤脉管生成和上皮—间质转变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2年
4 陈佳;成纤维细胞对NSCLC细胞HCC827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5 胡晓云;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D];苏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慎江,肖湘生,刘士远,李惠民,李成洲,张沉石,陶志伟;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评价恶性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的初步探讨[J];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01期
2 伍建林,李巍,王克礼,谭庆伟,王淼淼,沈慧聪;周围型肺癌CT征象和动态CT增强与微血管密度关系的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01期
3 李斌,曹学文,张建华,姜君威,杨永珠,苟云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04年02期
4 李畅,潘铁成,李军,魏翔,陈涛,胡敏,王怡;环氧化酶-2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4年06期
5 李相生,肖湘生;孤立性肺结节的CT增强特点及其血供病理学基础[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年11期
6 刘士远,周康荣,肖湘生,叶挺军,张志勇;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与CT增强的关系[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年10期
7 曾庆思,谢念危,邓韶铭,林翰菲,蔡欣;动态CT扫描对肺部孤立结节的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年03期
8 肖湘生,欧阳强,韩希年,郝楠馨,董伟华;肺癌血供的DSA研究及临床意义[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年07期
9 Ying-Chi Ip;Siu-Tim Cheung;Ka-Ling Leung;Sheung-Tat Fan;;Mechanism of metastasis by membrane type 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年4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巧玲;李雪;卢蓉;;多层螺旋CT胃肿瘤灌注成像的护理配合[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15期
2 满晓,冷珍璞;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中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2期
3 王守安;肝脏的CT灌注成像及临床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06期
4 F.Risse;T.A.Kuder;H.U.Kauczor;W.Semmler;C.Fink;;肺部MR灌注成像中应用相关分析抑制肺血管结构[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1期
5 张忠胜;崔志宏;孙昊;巩若箴;;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年07期
6 刘翔,戴建平;CT灌注成像在颅脑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年07期
7 周剑;动态CT灌注成像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11期
8 王刚;程雪;王志铭;;肾脏CT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06年08期
9 梁晨阳;王振常;鲜军舫;燕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间与预后的CT灌注成像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16期
10 任金武;张立红;王藏海;陈为军;;CT灌注成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临床误诊误治;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承雷;;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各部位中的应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高思佳;;CT灌注成像在颅脑病变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3 叶慧;;CT灌注成像对积水肾脏功能评价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李智勇;伍建林;李光军;王克礼;刘晓峰;;多层CT灌注成像在肺癌TNM分期中的初步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杨建勇;黄勇惠;;肝脏CT灌注成像的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6 高思佳;;CT灌注成像在颅内-外动脉狭窄脑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杨建勇;黄勇慧;;肝脏CT灌注成像的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二届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5年
8 刘念;于筠;韩克捷;戴宏伟;闫永;周瑸;袁鲁;;CT灌注成像应用于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林曰增;张雪林;阎卫平;苍鹏;刘丹;张英;;颅脑CT灌注成像的方法学研究[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陈军;陆林忠;;造影微血管灌注成像[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生晶;CT灌注成像对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2 梁宗辉;多层螺旋CT胰腺病变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高思佳;脑肿瘤CT灌注成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王守安;肝脏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5 张建华;CT灌注成像与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病理对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梁文;64排螺旋CT肾癌灌注成像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俊英;CT灌注成像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2 赵光明;肾脏血液CT灌注成像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3 王欣;胰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李才林;双能量CT灌注成像对体外冲击波治疗肾结石前后肾功能改变的评估[D];遵义医学院;2013年
5 孔繁星;64层CT灌注成像评价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步啸;术中CT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7 许相丰;MSCT灌注成像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8 马晓璇;全器官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微循环改变的评价[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9 吴琛;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肾功能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袁庆中;肾脏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CT灌注成像在肺癌鉴别诊断及血管生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1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9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