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ft atrial func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Methods: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102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102 normal subjects with age and sex matching. The data of (LAVpre A), minimum volume (LAVmin) and maximum volume (LAVmax) of left atrium before active contraction were obtained. Left atrial emptying fraction [(LAVmax-LAVmin) / LAVmax], passive emptying fraction [(LAVmax-LAVpre A) / LAVmax] and active emptying fraction [(LAVpre A-LAVmin) / LAVpre A]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Velocity (Vs,Ve,Va), strain (蔚 s, 蔚 e, 蔚 a) and strain rate (SRs,SRe,SRa) of each wall in early and late diastolic period. Results: systolic, early diastolic and early diastolic global strain, strain rate and velocity of left atrium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P0.01). The maximal volume, presystolic volume and minimum volume of left atrium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P0.000 1), and the emptying f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The two-dimensional strain parameters of left atrium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volume of left atrium,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mptying fraction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left atrial volume and functio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618) 江苏省属高校自然科学研究基金(IOKJD320001)
【分类号】:R445.1;R5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中静;宋治远;舒茂琴;冉擘力;钟理;蒋周芩;邓盛荣;李华康;;特发性室性早搏负荷及起源位置对左心功能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22期
2 杨颖;张宝娓;齐丽彤;马为;孟磊;霍勇;;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时相功能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4期
3 Kishio Kuroda;Tomoko S Kato;Atsushi Amano;;Hypertensive cardiomyopathy:A clinical approach and literature review[J];World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5年02期
4 刘楠楠;蒋苏齐;高越;里子阈;蔡惠红;于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房节段功能[J];临床军医杂志;2013年05期
5 宫玉榕;林恩平;熊尚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年01期
6 李希大;黎励文;周颖玲;;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02期
7 杨琴;吴冬平;孙莹;;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年09期
8 李敬;白文伟;刘娟;陈卓;冯国燕;;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心房功能[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9 郭海健;成建萍;潘闽;;应变、应变率显像定量评价心肌功能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1期
10 夏曦;;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导管封堵术后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变化[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琼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张硕;两种降压方案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3 徐振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房颤的心房易损性及其影响因素[D];山东大学;2014年
4 兰亭玉;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功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沙拉(Ahmed Salah Salem Mohamed Ali);左房同步性及P波指数对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D];中南大学;2014年
6 程蕾蕾;超声新技术评价心肌灌注与心脏同步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王欢;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分析及猪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硝化油酸对其表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8 张瑜;MicroRNA-499对犬心衰合并房颤模型中心房和心室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9 蔡绮哲;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慢性肾病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研宄[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10 马红;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苏芸;左房追踪技术与实时全容积三维超声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D];郑州大学;2013年
2 门奕娇;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动态脉压与左房内径的相关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默瑞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房内径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周莹莹;左室壁舒张期运动的不一致性对评判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黎瑶;超声速度向量成像评价女性T波倒置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力学功能状态[D];遵义医学院;2013年
6 赵威瑾;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远期成功患者血栓栓塞情况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7 吴英乐;西洛他唑及氯沙坦对大鼠心室肌离子通道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邵独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影响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9 陈维翠;2型糖尿病心肌病变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双源CT功能成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苏杭;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研究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房功能变化[D];浙江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珍珍;王建华;丁桂春;;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年11期
2 潘敏;鲁树坤;王双双;刘俐;张蒂荣;陈芸;David J.Sahn;;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室径向收缩功能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6期
3 杨颖;齐丽彤;张宝娓;赵锋;陈峰;何萍;;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室扭转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05期
4 刘丽萍;郭泰;芦芳;;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初步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07期
5 董瑞庆;杨俊华;王如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扭转及解旋运动的临床应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年05期
6 何艳;王东平;陈金国;张娜;杨体霞;沈童童;周利民;张军;;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缺血心肌的运动速度[J];安徽医药;2012年05期
7 郭娟;郭瑞强;陈金玲;曹省;胡波;;对比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12期
8 董金杭;陈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定左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现状[J];重庆医学;2014年11期
9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黎鹏;申屠伟慧;邓又斌;;二维斑点追踪与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收缩期扭转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10 宋家琳;黎春雷;童春;黎鹏;段炼;邓又斌;;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正常成人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乐凤;黄品同;游向东;申屠伟慧;丁延华;;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功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贾莉莉;黄灿亮;周贵明;杜鑫;于雪芳;万征;;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短轴局部收缩功能[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马静;曲俊朴;董金杭;陈明;;正常人左心室收缩的超声三维斑点追踪[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郑桂霞;田家玮;王珍珍;;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收缩期应变的初步评估[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黄佳;周青;谢斌;胡波;邓倾;郭瑞强;;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左室同步性的定量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邓尧;谢明星;吕清;项飞翔;万琳媛;金毕;李朝军;;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群颈动脉弹性[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郁怡;孙锟;席丽丽;赵丽娇;;斑点追踪超声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右室心肌舒张功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田新桥;黄品同;吴朝明;吴道珠;张超;李崇寿;黄福光;;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检测早期糖尿病患者左室局部径向舒张异常的临床价值[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潘敏;鲁树坤;王双双;刘俐;张蒂荣;陈芸;David J.Sahn;;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理解心肌结构和功能关系中的价值[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胡波;周青;陈金玲;黄佳;邓倾;曹省;郭瑞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近期与中远期左心室功能改善[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瑜;斑点追踪显像监测隐匿性心功能不全及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江波;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左心功能的应用价值[D];首都医科大学;2015年
3 马红;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马春梅;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5 董丽莉;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定量评价右心室容量及压力负荷改变对左心室扭转功能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秋霜;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与SPECT对照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7 姜岚;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室局部心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静;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左室形态及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胡波;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预后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巴桑;超声心动图技术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佩;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帅;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左心室心肌应变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梁晓霞;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心肌应变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刘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于微;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D];吉林大学;2012年
6 苏杭;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研究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房功能变化[D];浙江大学;2013年
7 董珊珊;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8 聂红军;比较三维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D];中南大学;2014年
9 何艳;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缺血心肌短轴方向二维应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10 高文霞;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心室起搏电极置放的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70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37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