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三维扫描对成人膝关节交叉韧带形态学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0-03-22 01:10
【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成人膝关节解剖标本及成人健康志愿者膝关节交叉韧带行MR三维扫描,在Mimics10软件中三维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从而观察成人前、后交叉韧带的一般形态并测量其解剖学数据,探讨MR三维扫描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形态学的应用价值,分析前、后交叉韧带各解剖数据与身高、性别的关系以及左、右侧膝关节的对比。 【材料及方法】 (1)标本组:选取成人新鲜离体膝关节解剖标本60侧,首先行MR三维扫描,扫描体位采取膝关节自然伸直并外旋10~15°角,并测量MR图像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各项数据;然后对膝关节解剖标本进行解剖并测量膝关节伸直并外旋10~15°角前、后交叉韧带各项数据;分析比较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MRI测量数据与实际解剖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活体组:选取无膝关节外伤及手术病史,无膝关节疼痛的成人健康志愿者60人(左右侧膝关节共120例),其中男性30人,女性30人,年龄20~30岁,平均(26)岁,身高155~185cm,平均(170)cm。按身高不同分为A、B、C三组(156~165cm、166~175cm、176~185cm),每组各20人,分别获得40侧正常膝关节数据;按性别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分别获得60侧正常膝关节数据;按左右侧膝关节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分别获得60侧正常膝关节。然后对120侧成人膝关节行MR三维扫描并测量MR图像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数据;分析不同性别、身高膝关节交叉韧带各项测量值的统计学差异以及左、右侧膝关节交叉韧带各项测量值的统计学差异。 (3)检测仪器:GE1. 5T Twin Speed Infinity with ExciteⅡ超导型磁共振,使用膝关节表面线圈,线圈的中心定位于髌骨下缘水平。 (4)扫描序列:标本组及活体组膝关节均选择斜矢状位脂肪抑制三维快速自旋回波质子密度加权像(Fat-Suppress 3D Fast Spin-Echo 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 FS-3D-FSE-PDWI)行MR扫描。 (5)扫描体位:受检者均取仰卧位,足先进,受检膝关节自然伸直并外旋10~15°角固定,受检者保持受试侧肢体制动,在非负重状态下接受MR扫描。 【结果】 (1)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长度的解剖测量值(3.594±0.22)cm和MRI测量值(3.589±0.22)cm,P值=0.2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交叉韧带厚度的解剖测量值(0.603±0.05)cm和MRI测量值(0.601±0.05)cm,P值=0.080.05,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交叉韧带与胫骨平台夹角的解剖测量值(39.41±5.42)。和MRI测量值(39.40±5.42)°,P值=1.000.05,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长度的解剖测量值(3.715±0.22)cm和MRI测量值(3.713±0.22)cm,P值=0.23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后交叉韧带厚度的解剖测量值(0.562±0.06)cm和MRI测量值(0.561±0.063)cm,P值=0.080.05,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交叉韧带角度的解剖测量(118.28±6.59)。和MRI测量值(118.25±6.59)°,P值=0.880.05,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各身高组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长度分别为:A组=(4.057±0.20)cm、B=(3.592±0.15)cm、C=(3.238±0.33)cm,P值=0.00(P0.01),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各身高组间前交叉韧带厚度分别为:A组=(0.641±0.05)cm、B组=(0.604±0.05)cm、C组=(0.591±0.05)cm,P值=0.03(P0.0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各身高组间前交叉韧带与胫骨平台夹角分别为:A组=(40.13±4.36)°、B组=(40.64±4.22)°、C组(41.51±4.38)°,P值=0.34(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4)各身高组间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长度分别为:A组=(4.250±0.13)cm、B组=(3.862±0.17)cm、C组=(3.432±0.23)cm,P值=0.00(P0.01),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各身高组间后交叉韧带厚度分别为:A组=(0.578±0.05)cm、B组=(0.555±0.05)cm、C组=(0.550±0.04)cm,P值=0.02(P0.0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各身高组间后交叉韧带角度分别为:A组=(113.76±6.08)°、B组=(113.95±4.57)°、C组=(115.55±5.76)°,P值=0.27(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5)各性别组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长度分别为:男性组=(3.889±0.29)cm、女性组=(3.330±0.33)cm,P值=0.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性别组间前交叉韧带厚度分别为:男性组=(0.628±0.06)cm、女性组=(0.593±0.04)cm,P值=0.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性别组间前交叉韧带与胫骨平台夹角分别为:男性(40.53±4.22)°、女性(41.04±4.46)°,P值=0.25(P0.05),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各性别组间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长度分别为:男性组=(4.125±0.21)cm,、女性组=(3.530±0.26)cm,P值=0.01(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性别组间后交叉韧带厚度分别为:男性组=(0.572±0.06)cm、女性组=(0.549±0.04)cm,P值=0.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性别组间后交叉韧带角度分别为:男性组=(113.69±5.48)°、女性组=(115.25±5.50)°,P值=0.8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左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长度分别为:左侧组=(3.622±0.42)cm、右侧组=(3.623±0.41)cm,P值=0.8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厚度分别为:左侧组=(0.612±0.05)cm、右侧(0.611±0.05)cm,P值=0.1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与胫骨平台夹角分别为:左侧组角度=(40.73±4.38)°、右侧组角度=(40.81±4.42)°,P值=0.3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8)左右侧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长度分别为:左侧组=(3.841±0.39)cm、右侧组=(3.842±0.38)cm,P值=0.7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右侧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厚度分别为:左侧组=(0.561±0.05)cm、右侧组=(0.561±0.05)cm,P值=0.8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右侧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角度分别为:左侧组=(114.35±0.38)°、右侧组=(114.52±0.45)°,P值=0.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成人膝关节解剖标本交叉韧带长度、厚度及角度解剖测量值与MR图像测量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磁共振三维扫描的MR图像测量值能够反映其真实解剖值。 (2)不同身高、性别的成人健康膝关节交叉韧带长度及厚度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身高、性别的成人健康膝关节交叉韧带角度无统计学差异;左、右侧膝关节交叉韧带长度、厚度及角度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图文】:
维图像进行分判与二维重建,,最终建立基于MR图像数据的包括股骨、胫骨、排骨、骸骨、前交义闭带、后交又韧带、内侧半月板及外侧半月板在内的膝关节三维模型。(图l、图2)图1左膝关}生几维模型图2右膝关)丘三维模型
解剖标本左膝关节前交义韧带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5.2;R686
本文编号:2594222
【图文】:
维图像进行分判与二维重建,,最终建立基于MR图像数据的包括股骨、胫骨、排骨、骸骨、前交义闭带、后交又韧带、内侧半月板及外侧半月板在内的膝关节三维模型。(图l、图2)图1左膝关}生几维模型图2右膝关)丘三维模型
解剖标本左膝关节前交义韧带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5.2;R6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宇;杨柳;陈伟;唐康来;陈光兴;郭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解剖测量和MRI测量对照分析[J];重庆医学;2006年13期
2 司道广;时振杰;;隐匿性膝关节损伤低场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3 刘秀梅;陶澄;肖东民;;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06年07期
4 马晓玲;林元问;;前交叉韧带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解剖学报;1990年03期
5 雷杰;杨海山;韩志国;崔传禹;;MRI序列及三维重建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年01期
6 李晋川,马强华,王云冰,王秀兰,李志国,周怀阳;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及其损伤的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08期
7 马贺骥;谭威;何翠菊;赵为;王志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成像方法及诊断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年06期
8 陈新;潘晶晶;;活体前交叉韧带MRI功能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年01期
9 张岩峰;;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诊断[J];山东医药;2008年11期
10 李凤琪;;膝关节交叉韧带MR扫描方式的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07年08期
本文编号:2594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59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