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加权成像新技术对脑血管畸形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04:16
【摘要】: 目的:通过与常规MR检查序列对比研究,探讨脑血管畸形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经手术、DSA和/或MRI(MRA、SWI等)检查确诊的脑血管畸形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范围3-89岁,平均49.63岁。其中脑海绵状血管瘤(伴6例脑静脉畸形、2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60例,脑静脉畸形(伴6例脑海绵状血管瘤)20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伴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脑动静脉畸形5例。所有病例均行T1WI、T2WI及SWI序列扫描,其中39例行T1WI增强扫描,25例行MRA成像,8例行MRV成像。应用美国GE Signa HD1.5T echospeed MRI扫描仪扫描,行头颅矢状面和轴位自旋回波(SE)T1WI、轴位或冠状位T2WI、轴位SWI、部分病灶行轴位T1WI增强扫描、3D- TOF MRA检查及MRV检查。扫描参数:T1WI:TR 400 ms,TE 15 ms,层厚6 mm,间隔1 mm(T1WI和T2WI层厚及间隔一致);T2WI:TR 3000 ms,TE102ms; SWI: TR 50ms,TE 40ms,层厚2.0mm,间隔0mm,视野为24cm,矩阵为320×320,NEX为0.75,带宽为31.25,翻转角30°。3D-TOF法MR血管成像:TR 32ms,TE 15ms,翻转角20°,带宽为15.63,矩阵256×192,NEX为1,视野为20cm,层厚1.6mm。overlap loc.:12。对比剂采用钆喷酸葡甲胺(Gd-DTPA)肘正中静脉团注,注射剂量0.1mmol/kg体重,注射速度2.5 ml/s。SWI采集的原始数据离线在GE Advantage workstation4.3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得到较正的相位图像(Corrected Phase)以及重建的SWI影像(层厚10mm,0间距)。盲法比较常规MRI序列及SWI所显示的病灶数目,观察每个病灶的形态、信号特征,对病灶检出数目的比较使用配对秩和检验。对SWI与T2WI序列显示病灶面积大小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应用统计软件包(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science,SPSS)10.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60例脑海绵状血管瘤(其中6例伴脑静脉畸形)中,SWI共发现病灶316个,其中1例达75个病灶。T1WI发现以上病灶中的64个(20.25%),T2WI发现77个(24.37%)。在直径小于1cm的病灶中,SWI检出262个(100%),T1WI检出35个(13.36%),T2WI检出46个(17.56%)。病灶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SWI显示病灶范围大于常规MRI序列(P0.05)。 2、20例静脉畸形(其中6例伴海绵状血管瘤)中,SWI、T1WI、T2WI分别检出髓静脉103个(100%)、24个(23.30%)、34个(33.01%),引流静脉检出23个(100%)、16个(69.57%)、17个(73.91%)。13例增强T1WI与SWI分别检出51个(77.27%)及66个(100.0%)髓静脉,引流静脉均检出15个(100.0%)。其中表浅静脉引流7例(35.0%),深部静脉引流8例(40.0%),深浅静脉同时引流4例(20.0%)。 3、5例动静脉畸形,顶叶1例,额叶1例,枕叶2例,胼胝体1例。SWI及常规序列各发现5条供血动脉; SWI发现7条引流静脉,常规序列发现4条。2例行MRA检查发现4条供血动脉,但未发现引流静脉。1例MRV发现多条引流静脉。 4、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3例17个病灶,其中2例伴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均位于桥脑。多发斑点及小结节状,SWI呈低信号为主,中心点状稍高信号。 结论: SWI较常规MRI序列可以检出更多的微小病灶,在脑血管畸形病变的定量诊断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为脑血管畸形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同时避免了对比剂的副反应,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图文】:
图 9 图 10图 5~10 男,31 岁,癫痫 10 年,左颞叶单发海绵状血管WI(图 6)桑椹样混杂信号及铁环征,T1WI 增强(图 7)度投影(图 8)呈低信号为主,,其内斑片、条状稍高信号,样混杂信号,周边见环状高信号;镜下(图 10)见血窦内血黄素沉着。
图 35 图 36 31~36 女,30 岁,头痛 10 年。T1WI(图 31)、T2WI、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SWI(图 33)显示 2 条供血动脉图 34)及 DSA(图 35、36)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大脑后动脉供血。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445.2;R743
【图文】:
图 9 图 10图 5~10 男,31 岁,癫痫 10 年,左颞叶单发海绵状血管WI(图 6)桑椹样混杂信号及铁环征,T1WI 增强(图 7)度投影(图 8)呈低信号为主,,其内斑片、条状稍高信号,样混杂信号,周边见环状高信号;镜下(图 10)见血窦内血黄素沉着。
图 35 图 36 31~36 女,30 岁,头痛 10 年。T1WI(图 31)、T2WI、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SWI(图 33)显示 2 条供血动脉图 34)及 DSA(图 35、36)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大脑后动脉供血。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445.2;R7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彭旭红,张雪林,许尚文;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年03期
2 刘定西,孔祥泉,徐海波,史河水,熊茵,刘钢,吴红英,李欣,吴汉平,孙树华;数字减影-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年10期
3 赵曜,周良辅,毛颖,张玉林;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临床与病理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年02期
4 戴建平,朱明旺;颅内血管畸形[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年01期
5 冯逢;有慧;胡凌;王含;郑福玲;金征宇;崔丽英;;磁敏感加权成像鉴别多系统萎缩与特发性帕金森病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06期
6 金光f
本文编号:2652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5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