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基于超声图像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定

发布时间:2020-05-07 05:19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预防和早期诊断心脑血管疾病是降低心脑血管死亡率的工作重点。颈动脉血管的内中膜厚度作为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志替代物之一,因为其简单易测,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量中,超声图像被认为是首选的医学图像,因为颈动脉的高频超声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管腔、内膜层、中膜层和外膜层的前提下,相对于其他影像设备,对人体的危害小、价格便宜且适用于实验研究。 目前临床上对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量一般采用手动测量的方法,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师在颈动脉超声图像上,分割出管腔与内膜层、中膜层与外膜层两条边界,继而测出两条边界间的距离,即内中膜厚度。但是这样对于数量较大的数据,测量起来费时、费力,而且测量结果会因为测量者测量习惯的不同而出现偏差。 在本文提出的计算机辅助的半自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量方法中,操作人员只需手动选取一个包含颈动脉远端的感兴趣区域,计算机便会自动测量出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在其中的两条边界的提取中,我们采用的是改进的Chan-Vese水平集分割模型,在原有的分割模型中,针对所采用的超声图像符合Rayleigh分布或者是Rician分布,将原有的Chan-Vese模型进行了改进。该改进的Chan-Vese分割方法使用了两次,首先在操作人员手动选取的感兴趣区域中提取出管腔与内膜层之间的边界,然后第二次使用该分割模型提取中膜与外膜之间的边界,最后测量出两条边界之间的距离即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可以准确地提取出两条边界线,并测量出内中膜的厚度。我们将使用改进的分割模型与原有的Chan-Vese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测量内中膜厚度更快更准确。
【图文】:

心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设备,脑中风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心血管疾病占死亡率之首,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要远高于其他疾病;如图1.1所示,在2008年,全球大约173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31%,其中730万人死于冠心病,620万人死于脑中风;其中大约80%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布在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据预测,到2030年,将有23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数据采集,部位,超声束,图像分辨率


跟超声束相垂直的,而垂直方向,会得到最好的图像分辨率。为了高频的传感器,一般7-12MHZ,所以,一般都选择血管的远端进一些超声增益所引起的问题,所以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本选取颈总动脉的末端进行采集的。Carotid duplex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445.1;TP39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辉;;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的临床意义[J];蛇志;2012年01期

2 陆建荣,斯海臣,郁道银;冠状动脉血管直径测量方法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2652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52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0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