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会阴B超测量宫颈形态学指标对足月初产妇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16:10
【摘要】: 在妇产科临床上,宫颈成熟度是正确评价宫颈成熟情况的关键,对于估计临产时间,作到“适时引产”,正确地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引产成功率有一定的帮助。产科医生一直应用宫颈Bishop评分系统对临产孕妇进行宫颈成熟度的判断据此决定是否引产,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影响了对宫颈成熟度的判断和临产时间的预测,超声作为检查宫颈形态学的方法,具有客观并可以量化的优势,且此方法已应用于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治和早产的预测。鉴于会阴B超能客观、准确地测量宫颈形态学各指标,故本研究应用会阴B超观察分析足月初产妇临产前宫颈形态学改变与临产时间的关系。 目的:应用经会阴B超观察足月初产妇临产前宫颈形态学各项指标并进行量化,分析其与临产时间的关系,讨论其对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 方法:使用GE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在我院检查并住院分娩的85例单胎足月初产妇进行经会阴B超检查。探头频率3.5MHz。测量方法:孕妇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使用套有保鲜膜的凸阵探头至于孕妇两侧大阴唇之间扫查,在宫颈矢状面上(显示宫颈内外口),测量宫颈长度(内外口间距)、宫颈前后径、颈管间径、内口间径、于横切面测量宫颈宽径、外口间径。每一数据测量3次,取平均值。追踪记录从测量到临产的时间,分娩方式,阴道分娩的产程,剖宫产的指征。 结果:本研究足月分娩初产妇,平均分娩孕周40.14±0.87周。剖宫产率为36.5%(31/85)。经会阴B超观察宫颈显示率100%。宫颈长径平均为25.91±5.62(mm),前后径平均为31.32±7.51(mm),宽径平均为38.82±10.28(mm),颈管间径平均为3.46±0.06(mm),内口径平均为2.83±0.35(mm),外口径平均为7.33±1.0(mm)。 1宫颈形态学指标与孕周的关系 1.1经会阴B超测量85名足月初产妇的宫颈长度,结果示随孕周增加,宫颈长度逐渐缩短,宫颈长度与孕周有明显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宫颈长度(mm)=166.812-3.617×孕周(week)(r=-0.522,P0.001)。 1.2经会阴B超测量85名足月初产妇的宫颈管内径结果示随着孕周的增加,宫颈管内径逐渐增大。其不同孕周间宫颈管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宫颈管间径与孕周有明显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宫颈管间径(mm)=0.358×孕周(week)-10.5(r=0.486,P0.001)。 1.3经会阴B超测量85名足月初产妇的宫颈前后径结果显示:随着孕周增加宫颈管前后径逐渐减小,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宫颈形态学各指标与临产时间的关系 应用多因素直线回归分析经会阴B超测量的宫颈各指标与临产时间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宫颈长径、宫颈宽径、颈管间径与临产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建立回归方程为:临产时间(week)=0.506×宫颈长径-0.199×颈管间径+0.232×宫颈宽径(mm)(r=0.616, P0.0001)。 3宫颈形态学各指标对1周内临产的预测诊断分析 3.1将本研究85名孕妇以临产时间≤1周及1周分为两组进行比较 3.1.1临产时间≤1周组宫颈长径明显短于临产时间1周组。两组间宫颈长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3.1.2临产时间1周组宫颈宽度较临产时间≤1周组明显增宽,两组宫颈宽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3.1.3临产时间≤1周组宫颈管间径明显比临产时间1周组增宽,两组间宫颈管间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3.2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经会阴B超测量的宫颈各指标为自变量与以上述两组分类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显示:预测1周内临产=0.317×宫颈长径+0.101×宫颈宽径-1.310×颈管间径(P0.05)。 3.3各指标对1周内临产的预测值 应用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会阴B超测量宫颈长度、宫颈宽度及宫颈管内径对于预测1周内临产的价值,结果显示以宫颈长度23mm为界限值预测1周内临产的灵敏度为0.881,特异度为0.649。以宫颈宽度40mm为界限值预测1周内临产的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595。以宫颈管内径3.05mm为界限值预测1周内临产的灵敏度为0.919,特异度为0.524。 4宫颈形态学各指标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会阴B超测量的宫颈各指标与分娩方式无显著相关性(P0.05)。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宫颈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宫颈形态学各指标与产程的关系 应用多因素直线回归分析经会阴B超测量的宫颈各指标与产程无显著相关性(P0.05 )。 结论:对于足月初产妇经会阴B超可以清晰的显示宫颈,并能够客观准确测量形态学各指标。 1本研究结果表明宫颈长度、颈管内径随孕周改变而规律性变化,宫颈长度随孕周增大而缩短,宫颈管内径随孕周增大而逐渐增宽。 2宫颈长度、宽度及宫颈管内径与临产时间有线性相关性,通过回归方程:临产时间(week)=0.506×宫颈长径-0.199×颈管间径+0.232×宫颈宽径(mm)(r=0.616, P0.0001)可以对距临产时间的长短进行估计。而且对1周内临产有预测诊断价值,以宫颈长度23mm为界限值,预测1周内临产的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64.9%,以宫颈宽度40mm为界限值预测1周内临产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59.5%。以宫颈管内径3.05mm为界限值预测1周内临产的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52.4%。其中,宫颈长度对1周内临产的预测诊断特异度最高。实际工作中可以宫颈长度为主,综合考虑宫颈宽度及宫颈管内径来预测诊断1周内临产可能性的大小,进而对临床进行指导。 会阴B超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损伤,实用易掌握,具有普及应用的价值,同时可以避免传统的Bishop评分的主观性的弊端。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有比较实际的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4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傅绢,董铄,邓凤萍;超声监测妊娠期宫颈成熟度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2 谢爱兰,陈小知,林莲莲,耿筱红,赵宇,方晓红;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与内口宽度预测早产的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年01期

3 高素云;宫颈机能不全的治疗[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时春艳,杨慧霞;宫颈超声检测在早产预测和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03年07期

5 简丽,牟晓玲,吴味辛;阴道超声及细胞因子预测宫颈成熟度和临产时间的初步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年12期

6 叶美美,翁霞云;应用阴道超声波观察妊娠晚期子宫颈成熟度[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年11期

7 刘欣燕,杨剑秋,边旭明;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的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年10期

8 时春艳,董悦,孟芳茵,秦小琪;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初产妇足月引产的预测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654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54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1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