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对诊断肩袖损伤的应用价值及与体格检查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04:48
【摘要】:目的:肩袖损伤是肩关节病的常见原因,MRI检查和肩关节特殊体格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肩袖损伤的常用方法。本文通过总结27例MRI检查和肩关节体格检查的结果,结合关节镜检查结果,分析MRI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并与体格检查进行对比。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骨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27例行肩关节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入选标准:①临床症状疑似肩袖损伤;②接受肩关节镜检查或手术治疗;③术前均接受肩关节体格检查及MRI检查并至少有一种阳性。入选病例共27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53.4岁(41~62岁);女性15例,平均年龄55.1岁(41~69岁);9例有外伤史。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统一肩关节体格检查及MRI检查。体格检查方式包括肩峰/肱骨大结节处叩触,坠落试验,疼痛弧检查,落臂试验,内旋肌力试验,雅加森试验。所有患者均经专业骨科医生检查,肩关节体格检查结果采用统一标准记录。MRI检查采用GE Signal1.5T超导MRI机,病人仰卧位,肩关节外展60°~120°,肩关节尽量靠近中线,使用关节线圈。在肩关节轴位、斜冠状位、斜矢状位三个平面进行FSE序列MRI检查:斜冠状位T1WI、T2WI;斜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斜矢状位T2WI;轴位T2WI。MRI成像质量以肌腱、肌腹形态、轮廓显示清楚,无伪影为优,并予以纳用。所有影像资料均经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以上分析,若分析结论不一致则由第三位医生进行评判。 检查结果以肩关节镜下所见为标准,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用于诊断肩袖损伤的结果。采用SASS软件包对结果进行Fisher精确卡方检验,,若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所有MRI图像均能较好的显示肩关节的解剖结构及损伤位置。经关节镜证实为肩袖损伤23例中,MRI诊断肩袖损伤23例,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5%;体检诊断出20例,敏感性为86.9%,特异性为75%。经关节镜证实肩袖撕裂17例,全层撕裂11例,部分撕裂5例。MRI诊断肌腱全层撕裂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0%,诊断部分撕裂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0%。落臂征诊断肌腱全层撕裂的阳性率为63.6%,特异性为83.5%。MRI检查和体格检查诊断肩袖撕裂的敏感性分别为94.1%、94.1%,特异性分别为70%、50%。对两种方法的准确性进行Fisher的精确检验,P=0.059>0.05,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之间无显著差异,MRI检查的特异性高于体格检查,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肩关节MRI具有无创、多序列、多方位的优点,对肩袖损伤的诊断和分级的准确性较高,是诊断肩袖损伤的首选方法。2.肩关节MRI检查诊断全层撕裂的准确性高于部分撕裂。3. MRI检查和体格检查诊断肩袖撕裂的敏感性分别为94.1%、94.1%,特异性分别为70%、50%。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诊断肩袖撕裂的敏感性没有差异,特异性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4.落臂征对于诊断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有较高的诊断意义。5.肩袖损伤的病因不仅仅是由于撞击所致,而是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445.2
本文编号:2662816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4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邹月芬,王德杭,孙永安,王鹤鸣,王家鑫;正常肩关节的磁共振成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夏春明,朱庆生;肩袖损伤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理[J];医学信息;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2662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6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