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及Tei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功能

发布时间:2020-06-12 05:24
【摘要】: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PW-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缩速度及Tei指数,以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心功能改变。方法对2型糖尿(2-DM)病患者(分2组)及对照组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各点Sa、Ea、Aa、Ea/Aa、Tei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2-DM1组、2组Tei指数均延长,Ea、Ea/Aa值均减低(P0.01),在1组Sa值仅左室前壁及后室间隔减低(P0.05),而在2组左室4个壁Sa值均减低(P0.01)。结论2-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同时收缩功能也出现早期变化,并随着并发症的出现左室功能逐渐减低。
【图文】:

下壁,前壁,侧壁,对照组


2-DM2组左室4个壁Sa均减低(P<0. 01),见表2。表2 2-DM组和对照组的PW例数测量部位Ea(cm /s) A对照组30前壁14. 29±2. 65 13.下壁15. 67±3. 37 14.后间隔14. 43±2. 98 13.侧壁14. 58±3. 01 13.2-DM1组30前壁9. 37±3. 87**12.下壁9. 46±3. 38**13.后间隔8. 83±3. 79**13.侧壁9. 93±3. 21**13.2-DM2组30前壁9. 16±3. 49**13.下壁8. 29±2. 98**12.后间隔8. 86±3. 84**13.侧壁8. 97±3. 69**1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 05,**P<0. 01。

运动频谱


组的PW-DTI测量指标比较(-x±s) Aa(cm /s) Sa(cm /s) Ea/Aa 13. 46±1. 43 12. 58±1. 03 1. 09±0. 25 14. 32±2. 12 12. 13±2. 32 1. 12±0. 29 13. 83±1. 98 11. 98±2. 45 1. 07±0. 21 13. 67±1. 56 12. 34±2. 78 1. 08±0. 1912. 97±2. 12 11. 12±1. 23*0. 79±0. 19**13. 86±2. 17 11. 92±2. 90 0. 82±0. 16**13. 54±2. 28 10. 85±1. 11*0. 84±0. 15**13. 82±1. 79 12. 04±2. 90 0. 75±0. 23**13. 39±1. 89 8. 98±2. 31**0. 75±0. 18**12. 91±2. 78 9. 51±2. 56**0. 77±0. 19**13. 36±1. 92 9. 09±2. 71**0. 86±0. 26**13. 64±2. 17 9. 23±3. 00**0. 70±0. 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忠民,赵建彬,杨东胜,谢建民;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下行速度评价左室收缩功能[J];临床医学;2000年07期

2 卢晓芳,王新房;超声多普勒Tei指数评价心功能的应用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12期

3 王鸿;胎儿心脏病超声诊断及临床治疗进展[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4 ;安装起搏器患者的运动最佳心率被确立[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21期

5 尹洪宁,王建华;超声心动图在右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荟萃;2003年21期

6 程蕾蕾;一种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新指数—Tei指数[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7 佐娃,黄从新,郭瑞强,陈金玲;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存活心肌的临床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07期

8 程蕾蕾,舒先红,韩蓓蓓,葛均波,杨成,陈灏珠;Tei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09期

9 史春志,李东野,王晓萍,陈静,张辉,吴兰芬,陈清枝;尿毒症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异常表现及心功能评价[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年08期

10 王鸿 ,耿丹明 ,李慧忠;23例胎儿充血性心衰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J];福建医药杂志;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辉;;综合射血等容期指数估测左室充盈压:二尖瓣血流波型对其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赵美丽;刘兰燕;;Tei指数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吴棘;;Tei指数在超声诊断肺原性心脏病中的价值[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4 朱善良;陈树宝;孙锟;张玉奇;高伟;;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封堵术后Tei指数的变化[A];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4年

5 张端诊;盖鲁粤;刘宏伟;黄建华;钟大光;董蔚;;内皮前体细胞移植促进心肌血管新生研究[A];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罗瑞芝;杨浩;何为;;基于超声多普勒信号提取及处理的心功能参数计算[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袁建军;屈献忠;吴刚;马桂英;;两种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胎儿心肌作功指数的比较分析[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黄国倩;;TEI指数与主动脉瓣狭窄的心功能不全症状[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黄灿亮;边波;万征;李华;周贵明;杜鑫;袁文利;徐仰红;;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心绞痛患者左室功能[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陶肖樱;樊静;;Tei指数评价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A];2004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虹;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茵;超声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左室功能和心肌灌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徐勇;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量效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4 陈若菡;生理性起搏—起搏部位和起搏方式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路;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结合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存活心肌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2 蔡伟;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结合二维超声对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治疗方案的评估[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3 乔兴科;Tei指数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4 于蕾;Tei指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5 丛娟;组织多普勒超声测量Tei指数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D];郑州大学;2005年

6 郭津含;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刘善武;Tei指数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左室功能的价值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8 张秀珍;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对多普勒Tei指数影响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9 董愫;多普勒超声Tei指数评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的变化[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管敏;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的超声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09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09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