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国人DORV合并的心脏畸形,探讨对外科治疗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为DORV并施行了矫治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记录,统计DORV患者合并的各种心脏畸形和采用的术式。计算各种畸形的发生率。结果与国内外研究比较不同人群各种畸形发生特点。[结果]368例DORV患者入选。合并的最常见心脏畸形为PS(占60.6%),其次为PDA(占26.9%),再次为ASD(占25.2%)。心脏位置异常中,镜面右位心最多,占6.5%;DORV合并右位主动脉弓较多,占18.5%;腔静脉异常时,永存左上腔静脉最多,占17.4%;DORV合并冠状动脉畸形较多,占16.3%,其中一半病例为单冠畸形。术者根据DORV患者的解剖条件,采用的矫治手术方法不同。在368例DORV患者中,IVR应用最多,为267例,其次是AS0,为56例,Mustard和Senning很少应用,仅7例。[结论]DORV合并心脏畸形的发生率较高。手术时机和方案主要取决于病理解剖和血流动力学。早期准确诊断有助于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本部分研究的是对DORV的定性诊断,只要超声、造影或手术诊断中包含DORV即认为诊断符合。[目的]对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定性诊断DORV的准确程度分别进行评价并相互比较。[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为DORV并施行了矫治手术的368例患者。各项研究按照各自的入选标准从总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分别计算超声和造影对DORV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并进行比较;初步分析两种检查误诊、漏诊的原因;与国内相关研究作对比。[结果](1)超声诊断与手术诊断对比分析:368例DORV患者全部入选。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误诊率为5%,漏诊率为6%。(2)造影诊断与手术诊断对比分析:188例DORV患者入选,术前造影诊断准确率为76%,误诊率为18%,漏诊率为6%。(3)超声诊断与造影诊断对比分析:188例DORV患者入选,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造影诊断准确率为76%。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配对卡方检验P值0.001;一致性检验Kappa=0.133,P值为0.003。结果说明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的一致性很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造影。超声误诊率(2%)低于造影误诊率(18%),超声漏诊率(3%)低于造影漏诊率(6%)。[结论]超声心动图对DORV的定性诊断优于心血管造影。通常将DORV的VSD与大动脉的关系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主动脉下VSD(2)肺动脉下VSD(3)双动脉下VSD(4)远离两大动脉VSD。[目的]了解国人DORV的VSD与大动脉关系四种类型各自所占的比例;对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判断VSD与大动脉关系的准确程度分别进行评价以及相互比较。[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为DORV并施行了矫治手术的368例患者,各项研究按照各自的入选标准从总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结果统计四种类型各自所占的比例;计算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对VSD与大动脉关系各种类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进行评价以及相互比较;初步分析两种检查误诊的原因;将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作对比。[结果](1)手术结果:有252例DORV患者入选。远离两大动脉VSD所占的比例(39%)最高,略高于主动脉下VSD的比例(38%);肺动脉下VSD占17%;双动脉下VSD所占的比例(5%)最低;发现2例患者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下各有一个独立的VSD,约占1%。(2)超声结果与手术对比分析:有225例DORV患者入选。超声诊断主动脉下VSD的符合率(86%)最高,诊断双动脉下VSD的符合率(36%)最低,诊断肺动脉下VSD和远离两大动脉型VSD的符合率相当,均约为65%。(3)造影结果与手术对比分析:有111例DORV患者入选。造影诊断主动脉下VSD和肺动脉下VSD的符合率(分别为87%和85%)最高,诊断双动脉下VSD的符合率(25%)最低,诊断远离两大动脉VSD的符合率中等,为66%。(4)超声结果与造影对比分析:有106例DORV患者入选。虽然超声和造影诊断主动脉下VSD、肺动脉下VSD和远离两大动脉VSD这三种类型的符合率不同,但是经统计分析后,两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超声和造影诊断双动脉下VSD和主动脉下VSD合并肺动脉下VSD这两种少见类型的符合率相同。超声、造影和手术完全符合率为56%。[结论]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对DORV的VSD与大动脉关系四种类型的诊断准确程度均没有明显差别。本部分将大动脉位置关系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1)大动脉关系正常(2)右位型主动脉(3)前位型主动脉(4)左位型主动脉。[目的]了解国人DORV的大动脉位置四种类型各自所占的比例。对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判断大动脉位置关系的准确程度分别进行评价及相互比较。[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为DORV并施行了矫治手术的368例患者,各项研究按照各自的入选标准从总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结果统计四种类型各自所占的比例;计算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对大动脉位置各种类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进行评价以及相互比较;初步分析两种检查误诊的原因;将本研究结果与国外相关研究作对比。[结果](1)手术结果:有235例DORV患者入选。右位型主动脉所占比例(53%)最多;大动脉位置正常占16%;左位型主动脉占19%;前位型主动脉所占比例(12%)最少。(2)超声结果与手术对比分析:有210例DORV患者入选。超声总符合率为70%;大动脉位置正常的符合率最高(93%);右位型主动脉(69%);左位型主动脉(73%);前位型主动脉的符合率最低(44%)。(3)造影结果与手术对比分析:有136例DORV患者入选。造影总符合率为79%;大动脉位置正常的造影符合率最高(87%);右位型主动脉(83%);左位型主动脉(79%);前位型主动脉的符合率最低(58%)。(4)超声结果与造影对比分析:有129例DORV患者入选。造影诊断右位型主动脉的符合率高于超声(配对卡方检验:P=0.021;一致性检验:Kappa=0.332 P=0.003),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一致性较差。虽然超声和造影诊断大动脉位置正常、左位型主动脉和前位型主动脉这三种类型的符合率不同,两者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和手术完全符合率为60%。[结论]造影诊断右位型主动脉比超声更准确,而对于其他三种类型,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程度均没有明显差别。本部分将动脉骑跨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主动脉骑跨(2)肺动脉骑跨(3)双动脉完全发自右室(4)双动脉骑跨。[目的]了解DORV患者主动脉、肺动脉不同骑跨类型所占的比例;对超声、造影诊断DORV患者动脉骑跨的准确程度分别进行评价以及相互比较。[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为DORV并施行了矫治手术的368例患者,各项研究按照各自的入选标准从总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结果统计四种类型各自所占的比例;计算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对动脉骑跨各种类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进行评价以及相互比较;初步分析两种检查误诊的原因。[结果](1)手术结果:有337例DORV患者入选。双动脉完全发自右室所占的比例最高(46.6%);其次是主动脉骑跨(42.1%);肺动脉骑跨占10.7%;双动脉骑跨只有2例,是最少见的类型(0.6%)。(2)超声结果与手术对比分析:有316例DORV患者入选。总符合率为72%;主动脉骑跨的符合率(76%)最高,肺动脉骑跨(69%)和双动脉完全发自右室(71%)的符合率相当,对于2例罕见的双动脉骑跨,全部诊断错误.(3)造影结果与手术对比分析:有161例DORV患者入选。总符合率为66%;双动脉完全发自右室的符合率(73%)最高;主动脉骑跨符合率为65%;肺动脉骑跨符合率为50%;对于2例罕见的双动脉骑跨,全部诊断错误。(4)超声结果与造影对比分析:有157例DORV患者入选。对于主动脉骑跨和双动脉骑跨,超声和造影诊断的符合率相同。对于双动脉完全发自右室和肺动脉骑跨,虽然超声和造影诊断的符合率不同,但是两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和手术完全符合率为56%。[结论]超声和造影诊断主动脉骑跨和双动脉骑跨的准确程度相同,诊断双动脉完全发自右室和肺动脉骑跨的准确程度没有明显差别。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40.45;R6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霄阳;《现代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含光盘)出版[J];新医学;2004年01期
2 刘梅,简文豪,黄小琴,丁桂春;超声心动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年09期
3 ;《临床超声心动图学》[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年12期
4 吴英;王敏荣;;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年03期
5 胡扬;郭薇;;M型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年05期
6 ;《临床超声心动图学》(第二版)已出版[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09期
7 王新房;;《超声心动图学》(第4版)出版[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05期
8 祁薇;沈晓洁;周兢;施亚明;孙剑萍;;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9年03期
9 ;《临床超声心动图学》(第二版)已出版[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10期
10 ;《临床超声心动图学》(第二版)已出版[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其珊;;我与小儿超声心动图的情缘[A];中国超声医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征文选编[C];2008年
2 徐建平;;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术中的应用[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杨娅;李治安;张小杉;蔺洁;王绿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陈春鸣;吴亚妹;王宇玫;赵晓东;;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177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志民;王浩;郜朝晖;许闻桥;刘延玲;李建蓉;杨浣宜;刘汉英;;超声心动图报告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研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朱贤胜;王莎莎;吴晓岩;张律;;超声心动图对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价值[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华;倪显达;胡元平;管丽洁;徐相挺;;超声心动图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A];200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杨华;姜晓英;武心萍;;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A];2002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蒋国平;;美国小儿超声心动图介绍[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邹彩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观察分析[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钱 伟;哪些病需做超声心动图检查[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陈亮;我市首台新一代智能超声心动图诊断仪落户常州二院[N];常州日报;2006年
3 衣晓峰;付然;哈医大二院以超声心动图鉴别心脏良恶性肿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张中桥;超声心动图为CVHD早期诊断提供“担保”[N];医药经济报;2007年
5 张中桥;超声心动图有助于 CVHD 早期诊断[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卫国;教您选择心电图[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7 陈翔;心梗有必要做B超检查吗[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樊丽姿;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诊断右室双出口的对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吴田;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房功能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兰亭玉;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功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4 徐兢;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与遗传学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5 周维新;Doppler超声心动图评价人工心脏瓣膜血流动力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6 郜朝晖;超声心动图评估冠状动脉疾病左室心肌功能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7 礼广森;超声新技术无创评价蒽环类抗肿瘤药亚临床期心脏毒性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8 陈立军;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心功能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毅玮;超声心动图评估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右房压的临床研究:与导管测压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翟亚楠;先兆性偏头痛部分可能相关危险因素的超声心动图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周孝锦;无水乙醇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随访13例结果报告[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武巧云;右心功能评价ARD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许婧;超声心动图评价成人二叶化主动脉瓣分型及其特征[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6 吴筠凡;超声心动图评估重症患者迷你容量反应性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廖玉苹;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超声心动图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D];苏州大学;2015年
8 刘艳青;超声心动图结合负荷试验评价肝硬化兔左心室舒张功能[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郭丽娟;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间歇性低氧新西兰兔不同左室几何构型左心功能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朱峰;超声心动图中先心病辅助诊断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
2714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