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初步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7-06 23:42
【摘要】:第一部分 题目: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成像质量评价 目的:摸索简易实用的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的解剖定位方法,评价屏气三维FIESTA序列显示冠状动脉主支的可靠性;摸索CMRA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与控制方法。 材料与方法:使用GE 1.5T磁共振扫描机,连续进行96人次CMRA检查。检查程序包括使用实时FIESTA序列进行交互式解剖搜索以定位标准四腔心层面,使用电影FIESTA序列完成标准的四腔心、左室短轴和长轴以及右室长轴的形态和运动检查,使用三维FIESTA序列完成冠状动脉扫描,呼气末屏气完成检查;使用9个步骤从不同角度定位以显示LM、LAD近段和中段、RCA的近段和中段以及LCX的近段;心电触发延迟时间通过观察四腔心层面RCA断面的运动以确定准确的舒张中期冠状动脉显示“运动暂停”的间期;建立一种评分-分级图像质量评价体系,按照0-2分给呼吸运动、心跳运动和组织抑制效果分别评分,然后根据评分之和对图像质量进行0-Ⅳ分级,并与常规的0-Ⅳ级图像质量分级方式进行比较;采用标准的冠状动脉分段方式评价显示的长度并统计各步骤对目标血管显示的成功率和对各冠状动脉主支显示的可靠性。 结果:96例受检者除10例因为不能保持屏气、心率过快或不齐以及可能的冠状动脉病变外,其余86均完成检查;评分-分级图像质量评价系统与常规的0-Ⅳ级图像质量评价系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6,t=84.5,P<0.05),并可以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提供改进成像质量的依据;心跳搏动模糊、呼吸伪影和组织抑制效果分别占图像质量下降的41.47%、30.43%、28.09%;通过个体化的ECG触发延迟时间设置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搏动模糊伪影并提高图像整体质量;94.82%的图像质量大于等于评分-分级的Ⅱ级并以此作为可接受标准;以连续显示LM、LCX近段、LAD近段和中段、RCA近段和中段为显示成功,9个定位步骤各自对目标血管显示的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学位论文 靠性为86.90%至100%不等,9个步骤综合对LM、LAD近段和中段、LCX 的近段显示的可靠性为100%,对RCA的近段和中段显示的可靠性为98.84%。 结论:本研究摸索的定位方法以心脏的功能解剖平面为基础,可以稳定 可靠地显示冠状动脉主支,包括LM、LAD近段和中段、LCx近段、RCA 近段和中段,多角度定位使显示的内容互相补充,提高了显示的成功率并弥 补了层间分辨率的不足;使用评分一分级图像质量评价系统可以准确评价 CMRA的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具有指导改进成像质量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445.2
【图文】:

定位图,步骤,心尖,层面


AZ:在标准横轴位(图4),经过心尖、平行于室间隔定位,获得单斜位左室长轴图像。A3:在单斜位左室长轴图像上(图5),经过心尖和二尖瓣中点的连线定位,获得双斜位的四腔心层面。A4:在双斜位的四腔心层面(图6),经过心尖、平行室间隔定位,获得标准的左室长轴位。AS:在标准的左室长轴位(图7),经过心尖和二尖瓣中点连线定位,获得标准的四腔心层面(图8)o

序列,定位图,步骤,心尖


1.步骤A:使用交互式实时FIESTA序列,快速搜索定位标准的四腔心层面[6]。Al:获得标准冠状位(图3),显示室间隔,经过室间隔定位标准横轴位。AZ:在标准横轴位(图4),经过心尖、平行于室间隔定位,获得单斜位左室长轴图像。A3:在单斜位左室长轴图像上(图5),经过心尖和二尖瓣中点的连线定位,获得双斜位的四腔心层面。A4:在双斜位的四腔心层面(图6),经过心尖、平行室间隔定位,获得标准的左室长轴位。AS:在标准的左室长轴位(图7),经过心尖和二尖瓣中点连线定位,获得标准的四腔心层面(图8)o

定位图,步骤,心尖,室间隔


Al:获得标准冠状位(图3),显示室间隔,经过室间隔定位标准横轴位。AZ:在标准横轴位(图4),经过心尖、平行于室间隔定位,获得单斜位左室长轴图像。A3:在单斜位左室长轴图像上(图5),经过心尖和二尖瓣中点的连线定位,获得双斜位的四腔心层面。A4:在双斜位的四腔心层面(图6),经过心尖、平行室间隔定位,获得标准的左室长轴位。AS:在标准的左室长轴位(图7),经过心尖和二尖瓣中点连线定位,获得标准的四腔心层面(图8)o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小梅;;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14期

2 赵艳华;;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新技术探讨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2期

3 刘家明;;左主干病变增加家族心脏病风险[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02期

4 刘志远;李玉东;李纲;韩学华;;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1期

5 胡溪;王高峰;沈国惠;;Flash扫描在冠脉动脉双源CT成像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8期

6 李永超;邹剑杰;;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6期

7 袁成;高连东;冀旭;;选择性单层面重建方法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R-R时相选择的应用[J];首都医药;2011年16期

8 吕东方;王明友;张忠涛;胡效坤;;心电图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初步探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9 戴灵珊;;心脏周围的脂肪层成像可预测疾病[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12期

10 马新豫;;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08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储珍玉;宋建平;;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疗效比较[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劏;焦建;张丽军;;同机融合影像与单一影像评价冠状动脉功能异常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赵云;汪令生;瞿凯旋;;护理干预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中的作用[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胡莹莹;;256层螺旋CT前置与后置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程流泉;高元桂;赵锡海;王新疆;马林;;呼吸导航回波触发冠状动脉MRA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储珍玉;宋建平;;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疗效比较[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孙新海;史志涛;陈月芹;张谷青;李慧;王玉红;;双源CT在心率过速、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8 卢刚;顾欣;袁滨;冯凯琳;;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病人心率控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艳;杜祥颖;刘佳宾;李坤成;;双扇区重建中时相一致性对冠状动脉CTA血管显示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杨筱茜;齐国先;;冠状动脉CT在评估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使用价值[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丽君;新成像技术能高清显示冠状动脉详情[N];科技日报;2011年

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戴启明 程守勤整理;冠心病术后 为何还服药[N];健康报;2009年

3 通讯员 左建辉 黄小红;娄底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取得新突破[N];大众卫生报;2009年

4 衣晓峰;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术 可提高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检出率[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通讯员 刘祥 群新 记者 段涵敏;金刚石巧磨“瓷器”[N];湖南日报;2009年

6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龚波;有冠心病生活四注意[N];健康时报;2010年

7 北京医院心内科教授 曾昭耆;心绞痛都会发展成心肌梗死吗?[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大庆油田总医院教授 孙健男衣晓峰整理;CT新功能 识别心肌桥[N];健康报;2009年

9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吴东;双源CT——普通CT的升级版[N];健康报;2009年

10 黄每裕;七旬老妪冠状动脉多处堵塞 中外专家联手救治手术成功[N];中国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流泉;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初步临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2 张誉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激活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李治群;冠状动脉管壁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曹桢斌;3.0T磁共振增强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璋;血管造影—FPA血液动力学评估猪心外膜冠状动脉和微血管病变[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6 唐立钧;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7 李宁;冠状动脉支架力学性能数值研究与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邢艳;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特性及危险性评估的MSCT冠状动脉造影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9 汤磊;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再开通疗效的系统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10 黄洁;TLR4受体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功能变化中的作用及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凤超;国人踝臂指数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苏增存;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价值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刚;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影像学评价及基因干扰防治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黄桂玲;256层螺旋CT前置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段杨;硫化氢对离体猪冠状动脉张力的调节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王锦达;应用双球囊灌注导管局部注射紫杉醇预防犬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7 李潇;DSCT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评价[D];昆明医学院;2010年

8 苏强;冠状动脉微栓塞致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损伤的死亡受体途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穆磊;重叠雷帕霉素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临床和造影结果[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黄伟;稀释对比剂注射法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左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4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44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