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中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8-21 12:53
【摘要】: 目的:冠状动脉疾患所导致的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及早诊断冠状动脉疾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创性的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临床心脏病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最新问世的多层螺旋CT在扫描速度及成像质量方面较单层螺旋CT有了长足的进步,能进行0.5s以下的快速扫描,可用于冠状动脉的成像。我们对228例患者的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1、病例资料:2000年11月至2002年4月间,228例患者接受了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00例为无明显心脏疾患的志愿者;18例为有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7例为冠状动脉狭窄重建术后复查的患者;3例为冠状动脉瘘的患者。男170例,女58例,年龄38-89岁,平均65岁。控制心率在70次/分以内。2、扫描技术:采用西门子Somatom Plus 4,Volume Zoom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首先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进行低照射剂量的冠状动脉平扫,然后在主动脉根部层面进行小剂量试验,计算出最佳延迟扫描时间后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造影。3、后处理方法:将扫描的数据传送到sgi工作站,采用3D Virtuoso成像软件进行重建。进行了容积成像法(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 第二军医大学博士论文 影法 (maxlmu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薄层最大密度投影法 (sliding thin-slab MIP,STS-MIP),多层面重建法(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表面遮盖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 及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等方法的重建。4、评 价方法:我们在研究中主要评价的冠状动脉共7支:右冠状动脉灯ight 巴 coronary artery,RCA)、左冠状动脉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LAD)、 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branch,LCX)、锐缘支(risht marginal branch,AM)、对角支(diagonal branches,D),钝缘支(obtuse marginal,OM人冠状动脉的分段:右冠状动脉RCA分近段RI、中段 RZ、远段 R3;左冠状动脉主干 LI,左前降支 LAD分近段 LZ、中段 L3、 远段L4(前降支转角以下的部分入 回旋支LCX分近段LS、远段L6。 5、冠状动脉狭窄及分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判断采用国际上通常采用 的目测直径法卯血管狭窄的程度=(狭窄端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 窄处直径)/狭窄端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X 100们。狭窄的分度按管腔 内径狭窄阻塞程度分为四度:管腔内径狭窄 乃0儿 为轻度狭窄; 50%-74%,为中度狭窄;75%-99%为重度狭窄;100%为阻塞。诊断结果 由两位以上资深影像学医生综合各种成像方法得出结论。6、研究内 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 术;Q)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u)多 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门)多 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6)多层螺旋CT 2 第二军医大学博士论文 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瘦中的应用;%)多层螺旋 CT仿真内窥镜 在冠状动脉中的应用等。7、统计学处理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 影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应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SPS 9.0进行统计学处 理。检验水准a司.05,即p川.05时表示统计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果:l、不同的扫描技术参数所获得的造影图像质量不同,注射速 率3.0ml乍组以及125ml对比剂总量组比较适合国内患者。2、多层 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尤其是冠状动脉 的近、中段,显示率在 90%以上。3、多层螺旋 C T冠状动脉造影对狭 窄病变的敏感性为87.3兄能检出冠状动脉造影不易发现的细小斑块, 判断狭窄的原因及斑块的特征。4、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显 示搭桥血管的形态、位置及通畅程度,显示桥血管及支架的内腔,安 全便捷。5、多层螺旋C T显示冠状动脉畸形准确性高O乃厂 多种成 像方法可弥补冠状动脉造?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R816.2
【图文】:

注射速率,冠状动脉,升主动脉,主干


图l一c(3.sm刀s)图1一a、b、c为不同注射速率组所获得的冠状动脉及心脏大血管的图像(W520,L126)。a为2.5耐s组,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主干增强效果略差;b为3.0而/s组,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主干增强效果优于a;c为3.5ml了s组,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主干增强效果显著。

横断面图,横断面


a、b、c、d横断面显示LM、LAD;e显示LCX;f显示RCA37

博士论文


第二军医大学博士论文图2一2,a:LAD、LCX、D近段(STS一MIP)图2一2,b:LM、LAD、RCA近段(STS一MIP)图2一2,e:RCA近段(STS一MIP)图2一2,d:LAD、RCA近段(CPR)图2一2,e:LAD近、中段(CPR)图2一2,f:LAD近段(CPR)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萧毅,田建明,王培军,左长京,王敏杰,崔恒武,曾浩,吕桃珍,薜宏,范月兰;CT仿真内窥镜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年08期

2 戴汝平,白桦,吕滨,张少雄,荆宝莲,曹程,何沙,任力;超高速CT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年02期

3 戴汝平,吕滨,张少雄,曹程,何沙,白桦,荆宝莲;电子束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2799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99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c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