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门控心肌灌注SPECT显像左心功能测定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8 13:56
   目的:运动试验后心肌顿抑的持续时间尚不清楚,本研究对3h开始的门控99mTc-MIBI心肌灌注SPECT延迟显像进行观察,探究能否利用其检测出运动试验后心肌顿抑。 方法:对74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运动试验后早期、延迟及隔日静息门控99mTc—MIBI心肌灌注SPECT显像,使用滤波反投影法、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分别图像重建,利用QGS软件处理得到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并对心肌灌注显像进行17节段5分法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缺血组(39例)和非缺血组(35例),比较缺血组、非缺血组运动试验后早期、延迟及静息门控显像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的变化。 结果:缺血组,早期与静息门控显像之间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均未见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90,0.542,0.312;延迟与静息或早期门控显像之间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03。缺血组与非缺血组之间,早期与静息门控显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值、收缩末期容积差值、舒张末期容积扩大率以及收缩末期容积扩大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4;延迟与静息门控显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值、收缩末期容积差值、收缩末期容积扩大率也有显著差异,P值均0.001;△EDV-s1,△EDV-s2, EDV-s2/EDV-r未见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65,0.059,0.070。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重建时,△EDV-s1,△EDV-s2, EDV-s2/EDV-r也有显著差异,P值均0.04。 结论:运动试验后3h开始的门控99mTc-MIBI心肌灌注延迟SPECT显像仍然能够检测出心肌顿抑,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在该方面较滤波反投影法更具有优势。 目的:工作站作为图像重建与定量分析的平台,可能会影响门控心肌灌注SPECT显像左心功能参数的测定,本研究就此比较飞利浦工作站与西门子工作站使用QGS软件测定的门控心肌灌注SPECT显像左心功能参数。 方法:连续选取51例进行门控心肌灌注SPECT显像的患者,分成小心脏组(收缩末期容积30ml)与非小心脏组(收缩末期容积≥30ml)。分别通过飞利浦工作站与西门子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重建条件相同,利用QGS软件对重建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比较两种工作站测定左心功能参数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在飞利浦工作站上分别使用Butter-Worth滤波的4种可选子项进行图像重建,利用QGS软件测定获得4组左心功能参数,比较4组左心功能参数之间的差异;在西门子工作站上进行两次图像重建,第一次勾画心脏感兴趣区时尽量使左右界贴近心脏边缘,第二次则尽量使左右界远离心脏边缘,利用QGS软件测定获得2组左心功能参数,比较2组左心功能参数之间的差异。 结果:飞利浦工作站与西门子工作站之间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036~0.026,-3.10~8.36,-2.53~5.90。小心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心脏组,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3)。飞利浦工作站4组左心功能参数之间未见显著差异,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P值分别为0.831,0.905与0.891;西门子工作站2组左心功能参数之间未见显著差异,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P值分别为0.148,0.153,0.164。 结论:飞利浦工作站与西门子工作站测定的门控心肌灌注SPECT显像左心功能参数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由重建过程使用的不同程序其内部固有属性引起,在小心脏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从临床角度,两种工作站一致性尚可,可以替代使用,但同一患者的随访复查及心肌顿抑的评价仍应在同种工作站进行。
【学位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R816.2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1
中文摘要2
Abstract1
Abstract2
第一部分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表
    图
第二部分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表
    图
综述 1
    参考文献
综述 2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艳华;;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0期

2 周力;陈晖;;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血栓病变的处理策略[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年04期

3 黄之杰;霍红艳;李正勇;王庆旭;孙志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J];西南国防医药;2011年08期

4 陈培昕;;西门子E.CAM双探头可变角SPECT工作原理及探头维修[J];中国医疗设备;2011年06期

5 廖珂华;李妮;卢桂南;陈翠玲;谢建南;孙泽勇;;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观察及疗效评价[J];蛇志;2011年02期

6 吴伟峰;张建军;章文叙;葛焕祥;丁辉;管卫;刘铁;;3.0T MR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应用体会[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年04期

7 彭晋;张龙江;卢光明;;双源双能量CT心肌灌注成像的应用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7期

8 贾新未;周磊;傅向华;丁超;梁淑新;谷新顺;范卫泽;孟凡兰;;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4期

9 李文;张鸿举;王相智;梁毅;丁少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近期疗效评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10 金仲慧;吕忠文;张卫方;张燕燕;盛晓燕;任佳蕾;张俊波;;新型葡萄糖类似物~(99)Tc~mN-DGDTC的药代动力学和显像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雁;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方法学及在评价甲亢患者脑功能损害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王学超;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因素及替罗非班和山莨菪碱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3 韩萍萍;冠心病的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像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王文红;SPECT与MSCT评价L-NAME致兔高血压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5 郭小闪;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代谢综合征及评价室壁运动的临床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汪雁博;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冠脉介入治疗对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山莨菪碱的心肾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7 刘蓉;实时心肌声学造影结合二维应变成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与心肌功能的临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程伟中;双源CT在心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姚桂华;缺血心肌血流跨壁梯度与组织应变的定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韩增辉;经静脉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定量评价心肌灌注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志新;门控心肌灌注SPECT显像左心功能测定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谢召勇;CT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心肌缺血的初步研究—同SPECT对比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松娜;腺苷负荷DECTP与SPECT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张一秋;SPECT/螺旋CT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欧阳亮;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SPECT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6 王伟;彩色编码参数量化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的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7 王嘉兴;SPECT和多排CT心脏3D图像异机融合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曾昶宇;SPECT检测心肌病变部位对左心功能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9 孙建;~(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在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10 王海英;冠状动脉造影与两种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74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74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4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