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例围绝经期妇女的症状与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238例围绝经期妇女的症状与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妇女围绝经综合症的症状与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妇女保健及更年期门诊对围绝经期妇女的综合管理及干预措施提共依据。方法 2014—2015年间在妇女保健科更年期门诊就诊妇女为研究对象,年龄在40岁以上,有月经紊乱或围绝经期症状的妇女,或者已绝经妇女,利用改良式更年期Kupperman评分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分析。结果改良式Kupperman评分量表(KMI)评分表包含13种症状潮热汗出、感觉障碍、失眠、易激动、抑郁、眩晕、疲乏、骨关节痛、头痛、心悸、皮肤蚁走感、性生活下降和泌尿系感染。严重程度有轻至重分0~3分,共4个等级。0为无症状,1、2、3分别为轻、中、重症状。KMI评分≥15分诊断更年期综合症的标准,25分为轻度,35分为中度,≥35分重度。SDS量表是SAS量表是本次调查结果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65.3%,其中症状依次疲乏(59.1%)、骨关节痛(54.6%)、失眠(51.4%)、心悸(48.6%)、易激动(48.1%)。结论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的症状及抑郁焦虑症状进行调查在躯体,心理方面的表现都不一样,并且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对围绝经期妇女应进行生理,心理综合管理。
【作者单位】: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症状 抑郁 焦虑
【分类号】:R711.75
【正文快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4—2015年间妇女保健科更年期门诊就诊的更年期妇女为研究对象,要求年龄40~60岁,有月经紊乱症状、有围绝经期症状、已经绝经的妇女。1.2排除标准无严重不良生活事件,无妇科手术史,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史。1.3方法调查问卷,年龄,职业,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亚美;阮祥燕;田玄玄;张颖;武红琴;刘玉兰;甄洁;Diethelm Wallwiener;Alfred O.Mueck;;北京妇产医院就诊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生率的调查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2 李颖;郁琦;马良坤;孙正怡;;北京市城区围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症状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3 郭锡永,王悦,吴飞,王淑杰,秦静,张丽芬;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2年02期
4 赵更力,鲍月琴,渠川琰,王向群;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年10期
5 李燕;刘建安;李林芬;黄新桥;叶碧瑜;关力杰;陈裕明;;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卫平;戴一权;;戴一权运用百合逐瘀汤治疗失眠伴焦虑症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年05期
2 胡淑怡;杜莉;张蓉;胡争光;朱丽萍;;上海市某区更年期妇女健康教育活动的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7年06期
3 席思思;白文佩;;更年期患者的就诊特点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年07期
4 朱海润;崔红波;朱兵;陈锦黎;;黄连静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5 安内新;董子启;李满茹;路孝琴;;北京某农村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03期
6 符剑花;于英;;女性血清E_2及FSH水平与更年期不适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年02期
7 冯悦;庞路路;唐汉庆;宁晚玲;郑建宇;李克明;;更年期妇女失眠症中医临床治疗概述[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8 于丽;徐凡;黄龄飞;;围绝经期抑郁症诊治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24期
9 吴瑞瑾;汪银锋;;女性围绝经期常见症状与识别[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年12期
10 李应霞;张艳;胡春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更年期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6年2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祥燕;闫丹;张俊丽;卢永军;柳顺玉;王娟;殷冬梅;刘玉兰;甄洁;;绝经妇女代谢综合征干预措施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殷冬梅;刘真;阮祥燕;王娟;;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邱忠君;马素慧;李丹;窦娜;;慢性疾病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年08期
4 陶晶;仇剑];顾红亮;杨慧琳;陈静;王祖承;;ESR1基因与5-HTT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女性围绝经期抑郁障碍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5 郝晶;马素慧;陈长香;窦娜;赵雅宁;;城乡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21期
6 陶晶;仇剑];顾红亮;杨慧琳;陈静;王祖承;;上海某妇科门诊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抑郁症状检出率及相关因素[J];上海精神医学;2011年01期
7 王伟炳;徐飚;栾荣生;詹思延;付朝伟;;中国三城市更年期综合征门诊妇女抑郁和焦虑症状现况调查[J];卫生研究;2008年02期
8 王晓明;修新红;袁丽;万爱华;;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19期
9 李艳华;危秀青;郑巧玲;赵秀艳;陈碧香;;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10 何亚鸿;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状况及社区支持[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先梅,张永利;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探讨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措施[J];护理研究;2004年10期
2 王雅青;;心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5年11期
3 王寿叶;;门诊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18期
4 葛静;鲁永鲜;刘艳霞;王秀凤;黎新宇;张彦东;;北京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5期
5 周维;刘保华;黄丽红;罗小洁;;深港两地围绝经期妇女健康需求状况调查[J];海南医学;2010年03期
6 冯娇萍;江林;;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19期
7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围绝经期妇女内分泌与生殖”专题征稿启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8 王翡;林梅;;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1年10期
9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围绝经期妇女内分泌与生殖”专题征稿启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10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围绝经期妇女内分泌与生殖”专题征稿启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运莲;李泽辉;;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乔京萍;哈灵侠;方益民;;围绝经期妇女心理护理的探讨[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宋锦霞;金英华;班允莉;朴今兰;杨丹;廉顺善;;延边地区医院就诊围绝经期妇女现状调查[A];第二次全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健;牛欣;罗致诚;;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琳;崔满华;;长春市市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情况调查分析[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翠英;;生育次数对围绝经期妇女年龄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7 笪红英;吴洁;李冬华;;围绝经期妇女相关问题的调查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蔡利珊;;双歧杆菌用于围绝经期妇女36例[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围绝经期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胡守杰;沈立翡;;围绝经期妇女血清瘦素水平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老年保健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易红梅;胡励军;;略论围绝经期妇女养心健体对策[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咏霞;围绝经期妇女该怎样补钙[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2 魏开敏;围绝经期妇女饮食宜“三高两低一补充”[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3 咏霞;“三招”应对更年期[N];大众卫生报;2007年
4 魏开敏;围绝经期妇女缘何尿失禁[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咏霞;绝经后妇女补钙“三招”[N];大众卫生报;2007年
6 魏开敏;围绝经期妇女缘何尿失禁[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颖;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与雌激素β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2 李红;围绝经期妇女中医体质特征及常见体质与雌激素受体α、β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赵云安;滋养肝肾法加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丰江;江西地区围绝经期妇女不同妇科手术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的临床观察[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2 杨尚(?);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影响因素[D];苏州大学;2015年
3 李晨星;围绝经期妇女骨量减少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特点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周瑛;浙江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调查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5 茆广绪;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6 杨丽蓉;围绝经期妇女证素特点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6年
7 张琳;长春市市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情况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陈丽丽;石河子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9 周小丹;蒙、汉族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贾庚;长春市某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63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06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