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胺蓝在子宫颈病变手术切缘的应用价值
本文关键词:甲苯胺蓝在子宫颈病变手术切缘的应用价值
【摘要】:甲苯胺蓝是一种具有活性的碱性细胞核染色剂,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多种癌症及癌前病变的检测。宫颈病变是一种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妇科疾病,对于宫颈病变手术切除范围的大小严重困扰着广大妇产科医生,切除太多组织容易导致宫颈机能不全以及治疗过度,切除太少又容易导致遗漏病变组织,从而增加切缘阳性率,最终导致治疗过度。基于甲苯胺蓝的特殊染色作用,有望成为指导宫颈手术切除范围的新型染料,降低切缘阳性率,减少过度治疗问题。但关于其在妇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文献国内外报道较少,尤其是在宫颈病变方面的应用报道极少。就甲苯胺蓝在宫颈病变手术切缘的应用价值及前景作一综述,为临床手术治疗宫颈病变提供新思路。
【作者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甲苯胺蓝 子宫颈病变 诊断 应用价值
【基金】:院级课题,课题编号为NYFY YB 2014007
【分类号】:R713.4
【正文快照】: 甲苯胺蓝是一种人工合成染料,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被用于多种癌级癌前病变的检测。宫颈癌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女性健康,目前对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TCT、HPV筛查及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等,宫颈良性病变及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方式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子宫颈病变新进展研讨会及学习班[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2 马立华;;子宫颈病变检查中的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6年18期
3 ;第六届子宫颈病变热点研讨会通知[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年01期
4 ;第六届子宫颈病变热点研讨会通知[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年02期
5 ;第六届子宫颈病变热点研讨会通知[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年01期
6 ;第六届子宫颈病变热点研讨会通知[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年03期
7 Orfanoudaki I.M ,Themelis G.C ,Sifakis S.K ,侯巍;采用多光谱成像系统进行子宫颈光学活检的临床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05期
8 王艳宇;张晓春;;中医诊治子宫颈病变的研究概况[J];医学综述;2009年06期
9 胡春艳;尚丽新;;子宫颈病变的分类与诊断[J];人民军医;2011年08期
10 王淑婷;邵军;;宫颈癌及子宫颈病变的防治新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俊吉;郎景和;;子宫颈病变血管形成调控分子的研究[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冯长艳;代兴碧;;膳食营养因素与子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现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沈铿;郎景和;;中国子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及精华分享[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4 魏丽惠;;子宫颈病变诊治进展[A];首届宫颈癌诊治防高研班参考资料[C];2006年
5 张文华;黎卫平;辛晓玲;赵汝珠;;TBS诊断在子宫颈病变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子宫颈癌暨湖北省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魏丽惠;;子宫颈病变和子宫颈癌进展[A];“重走长征路——送健康贵州行”大型公益活动专业人员培训教材[C];2006年
7 张晓春;;论“治未病”思想对防治子宫颈病变的指导意义[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俊吉;子宫颈病变血管形成调控分子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晓琳;Bmi-1和PCNA在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与关系[D];兰州大学;2015年
2 林姣;Dyrk1b在子宫颈病变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融;山西省某地区子宫颈病变的治疗成本测算[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4 薛迎峰;子宫颈病变诊断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5 郝晓[?;电子阴道镜及Reid阴道镜评分对子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6 塔拉;TSP-1、VEGF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马兴梅;实时定量荧光PCR法在子宫颈病变患者HPV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青海大学;2014年
8 秦广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2年
9 齐丽敏;HPV负荷量和基因型检测在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10 宋晓霞;HPVL1壳蛋白与hTERC基因检测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14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11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