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宫腔灌注hCG对反复种植失败及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reg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06 12:31

  本文关键词:宫腔灌注hCG对反复种植失败及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reg的影响 出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反复种植失败 复发性流产 Treg hCG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对外周血Treg细胞的调节作用,进而为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及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宫腔灌注hCG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生殖中心行辅助助孕RIF的患者14例、RSA患者16例,于自然周期黄体中期行宫腔灌注hCG。分别用流式细胞仪鉴定计数灌注前后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率。结果:宫腔灌注hCG后RIF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表达率[(2.26±0.63)%]较灌注前[(1.72±0.69)%]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灌注hCG后RSA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表达率[(2.33±0.56)%]较灌注前[(1.74±0.62)%]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灌注hCG能提高RIF及RSA患者种植窗期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诱导免疫耐受,促进胚胎植入,降低流产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CGG) on peripheral blood Treg cells (PBMC) by intrauterine perfusion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And then 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 an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of recurrent abortion. Methods: from 2015 to July, 14 patients with assisted pregnancy RIF were enrolled in the reproductive center of Nanjing Gulou Hospital. 16 patients with RSA. The rate of CD4 CD25 Foxp3 Treg in peripheral blood before and after perfusions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Expression rate of Treg in peripheral blood of RIF patients after intrauterine perfusion of hCG. [2.26 卤0.63%]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perfusion. [The expression rate of Treg in peripheral blood of RSA group after intrauterine perfusion of hC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0.05%. [2.33 卤0.56%]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perfusion. [1.74 卤0.62%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intrauterine infusion of hCG can increase the percentage of peripheral blood Treg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IF and RSA during implantation window, induce immune tolerance and promote embryo implantation. Reduce abortion rat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分类号】:R321.3
【正文快照】: 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及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困扰辅助生殖技术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对胚胎质量好、子宫内膜正常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不明原因RIF及RSA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下降[1],宫腔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希鹏;林其德;马政文;洪艳;赵爱民;;中国人群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中遗传性血凝因素研究[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孟丽丽;王振花;陈慧;谭剑平;陈立斌;刘梅兰;张建平;;复发性流产高危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产科会场(产科学组、妊高症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3 金海岚;金博弘;崔李宁;;孕早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40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产科会场(产科学组、妊高症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4 徐丽清;陈雷宁;全松;;复发性流产与反复着床失败相关危险因素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专刊[C];2012年

5 金海岚;金博弘;崔李宁;;孕早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40例分析[A];2012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论文集[C];2012年

6 金志春;;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对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专题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3年

7 傅萍;周菲菲;盛晓园;;22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香桂;;免疫因素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与治疗[A];2005年浙江省妇产科学暨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邢卫杰;张清学;李予;冯淑英;陈勃;王文军;梁玉萍;;宫腔镜诊治198例复发性流产病例的临床分析[A];第二届全国不育症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牛建民;;复发性流产流行病学[A];第十期“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学习班暨反复胚胎着床和早期妊娠失败专题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谭嘉;宝宝相册里的秘密[N];健康报;2009年

2 胡德荣 仇逸;上海发现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胡德荣 仇逸;发现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N];科技日报;2000年

4 记者 胡德荣;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被发现[N];健康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怡梅;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夫妇WNT6基因突变位点筛查及KIR2DL4基因多态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淑红;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早孕绒毛滋养层细胞调控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碧云;TLR4启动子遗传变异及环境因素交互与复发性流产易感性[D];暨南大学;2011年

4 谢京红;补肾助孕法孕前干预与孕后保胎序贯治疗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年

5 李秋平;复发性流产遗传学病因研究及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研究的Meta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庞丽红;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Flt-1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徐金娥;绒毛滋养细胞HLA-C抗原及其配体KIR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琳;复发性流产妇女体质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刘银梅;双酚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1:2病例—对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杨璇;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血管生成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周玲;阿司匹林单药或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的比较[D];苏州大学;2015年

5 鲁锦;B7H1分子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母胎界面的表达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窄静丽;TSP-1、TSP-2、MVD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磊;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夫妇经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的回顾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8 王金平;张晋峰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经验总结[D];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2015年

9 曹芸蕾;复发性流产与凝血相关基因和叶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单核甘酸多态性的荟萃分析及关联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10 葛怡琳;不孕合并自然流产史患者复发性流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87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387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