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注水膨宫下经腹超声评估子宫瘢痕憩室的应用价值
本文关键词: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 超声 宫腔镜检查 出处:《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注水膨宫时经腹超声评估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大小、残余肌层厚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出现月经经期改变,伴随月经前后点滴出血的患者37例,同时采用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注水膨宫下经腹超声测量憩室长、宽、高、深及残余肌层厚度,比较两种检测手段对于评估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优劣。结果:宫腔镜注水膨宫时经腹超声检测憩室长、宽、高各径线均大于普通阴道超声(P0.05),而残余肌层厚度更薄(P0.05)。3例患者普通阴道超声未检测出憩室,而宫腔镜膨宫下能观察到典型的憩室形态。结论:宫腔镜注水膨宫时经腹超声在测量憩室大小的同时能直观地观察憩室内部形态,取得病理,排除子宫内膜其他良恶性病变,与普通经阴道超声相比,能更好地评估憩室。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in evaluating the size of uterine incision diverticulum and the thickness of residual myometrium after cesarean section during hysteroscopic dilation of uterus. Methods: menstru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after cesarean section. The length, width, height, depth and thickness of residual muscular layer of diverticulum were measured by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and hysteroscopic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Results: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diverticulum were measured by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during hysteroscopic dilation of uterus. The height of each diameter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normal vaginal ultrasound (P0.05), but the thickness of residual myometrium was thinner than that of P0.050.The diverticulum was not detected by common vaginal ultrasound in 3 patients. The typical diverticulum morphology can be observed under hysteroscopy. Conclusion: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can directly observe the internal shape of diverticulum, obtain pathology, and exclude other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of endometrium when hysteroscopic dilatation of uterus is performed, while measuring the size of diverticulum by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the shape of diverticulum can be observed intuitively. Diverticulum can be better evaluated by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than by convent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超声影像科;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妇产科;
【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重点项目(No:15411961600)
【分类号】:R445.1;R71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立为;潘磊;;医用超声探头维修新手段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9年05期
2 于鹏飞,窦新颖,黄景双;普通相控阵超声探头经口腔诊断咽旁肿物的临床价值[J];黑龙江医学;2000年10期
3 洪新如;微小超声探头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年01期
4 王全玉,刘孟江;浅谈超声探头的使用维护与安全[J];医疗设备信息;2003年09期
5 任秀昀;超声探头消毒技术的一种新方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年10期
6 王炽秋,张琼;超声对阑尾炎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7 任亮;邱天爽;郭勇;;一种基于光学定位的超声探头标定方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8 邱化芳;;中心孔超声探头临床应用初步报告[J];上海医学;1979年09期
9 Bindal VN;苏光郡;;应用应变仪技术的医用超声探头声功率测量[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1年02期
10 和朝平,唐小平;聚乙烯超声探头隔膜防止交叉感染的应用体会[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纯西;王琦;刘俊;张寒冰;包梅芳;陆月华;何海波;杜建龙;;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体会[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恒岩;;线阵超声探头使用的七种手法[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刘畅;云鹏;范宇潇;郭大同;丁立;;医疗超声探头的人因工程学设计[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纯西;王琦;刘俊;张寒冰;包梅芳;陆月华;何海波;杜建龙;;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体会[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丁明跃;安然;邹丹霞;;三维超声探头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宋健宁;;从大影像看超声技术的发展[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卫兴;王爱忠;;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黄凯;他得安;王威琪;;超声背散射信号频谱与骨微结构的相关性研究[A];2009年度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马秀梓;张化鹏;孙润广;;超声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存活率影响的实验研究[A];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Ⅱ)[C];2012年
10 马龙举;曹汉华;许艳丹;黄同庆;徐静静;马金强;;超声引导下深静脉血透导管置入术的临床应用[A];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陆春华;新超声探头监控宇航员视力损伤[N];科技日报;2012年
2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董宝玮;超声已是今非昔比[N];健康报;2001年
3 本报编辑 温雅歆 黄凯 由己;规范超声医学应用应提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江西 高福光;迈瑞M5彩色多谱勒B超仪无图像故障检修一例[N];电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昭辉;超声—臭氧溶胞回流AAO工艺效能强化及剩余污泥产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吕发勤;超声评价上腔静脉阻塞价值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杜宏伟;生物医学超声中若干非线性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朱颖;生物组织黏弹性信息的超声定量测量方法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5 任新颖;肿瘤热疗中组织温度场测量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6 石建军;超声电化学合成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分析应用[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海滔;无线便携式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伟;超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韩俊马;超声和激光结合的实时在线测流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肖磊;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如阳;接触式超声在机自动测厚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晨光;电磁超声移动扫描装置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胡明良;基于CAE技术的超声探头外壳注塑模具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胡尚英;MRI在超声消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应用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程东群;超声下外侧入路星状神经节阻滞图像、效果、及并发症探讨[D];苏州大学;2016年
10 何梅洪;基于超声的复合材料构件疲劳损伤检测与评价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05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50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