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孕妇早-中孕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参数的序贯研究
本文选题:孕妇 切入点:子宫动脉 出处:《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孕早期至孕中期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规律,为相关疾病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孕11~14周及孕18~20周超声分别检测双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观察上述指标在早孕-中孕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孕妇左侧子宫动脉PI、RI早孕期分别为(1.56±0.518)及(0.71±0.112),中孕期降至(1.13±0.424)及(0.61±0.109),右侧子宫动脉PI、RI早孕期(1.50±0.518)、(0.70±0.106),中孕期降至(1.01±0.391)、(0.57±0.117)。子宫动脉阻力参数PI、RI早孕期与中孕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11~14周子宫动脉阻力参数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18~20周子宫动脉阻力参数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早孕期至中孕期,正常孕妇子宫动脉阻力参数下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normal pregnant women in early pregnancy and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related diseases. Bilateral uterine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 were measured at 11~14 weeks and methods 18~20 gestational weeks ultrasound (PI), resistance index (RI), observed the changes in the index pregnancy - pregnancy. Results the left uterine artery of normal pregnant women in early pregnancy were PI, RI (1.56 + 0.518) and (0.71 + 0.112), in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to (1.13 + 0.424) and (0.61 + 0.109), the right uterine artery PI, RI in early pregnancy (1.50 + 0.518), (0.70 + 0.106), to 1.01 (in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 0.391), (0.57 + 0.117). Uterine artery resistance parameters of PI, RI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arly pregnancy and pregnancy (P0.05),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11~14 weeks pregnant uterine artery resistance parameters of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difference (P0.05), there were two 18~20 weeks pregnant uterine artery resistance parameter difference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from the early pregnancy to the middle pregnancy, the uterine artery resistance parameters of normal pregnant women decreased.
【作者单位】: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2014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814358)
【分类号】:R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Kurdi W. ,Fayyad A. ,Thakur V. ,Harrington K.,张影;子宫动脉多普勒波型正常化的延迟不是一种良性现象[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04期
2 刘曼华;程英;管卫群;陶潜;郑艳丽;杨其昌;;保留子宫动脉的子宫大部切除成形术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年08期
3 刘萍;;子宫动脉血管网建模与子宫动脉栓塞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年03期
4 吕维富;张爱武;周春泽;鲁东;肖景坤;王伟昱;张行明;张正峰;侯昌龙;;子宫动脉的三维DSA表现及其最佳显示体位探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年11期
5 刘瑞珍;;探讨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在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1年34期
6 符爱贞;石小田;黄奕弟;汪坤菊;;数字化原位子宫动脉血管3D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及意义[J];解剖学研究;2012年05期
7 刘美音;;结扎子宫动脉对雌鼠排卵的影响[J];沂水医专学报;1979年01期
8 诸正端;;子宫动脉夹持钳——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夹持子宫动脉的专用器械及结扎方法介绍[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通讯;1984年04期
9 李少波;周顺科;李平;侯庆荣;谢太喜;;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操作的技术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年02期
10 阎玉坤;;子宫动脉的血管阻力:雌二醇和孕酮的生理作用[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伟;林其德;夏建国;;子宫动脉阻力评分法预测妊高征[A];澳门、香港、内地生殖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晓星;潘长英;张月玉;朱明星;;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滋养细胞肿瘤[A];职工医院医学理论与实践[C];1998年
3 周丽萍;张檀;陈志央;;早中孕整合筛查与中孕期血清筛查效能的比较分析[A];2012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论文集[C];2012年
4 张檀;周丽萍;陈志央;;早中孕整合筛查与中孕期血清筛查效能的比较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产科会场(产科学组、妊高症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5 鄢春晖;周晓;郑维英;;髂内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3例[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涛;王慧芳;吴瑛;;病例报道:中孕期21-三体胎儿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一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吴琳琳;刘欣燕;彭萍;;早中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自发破裂大出血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分泌会场(妇科内分泌学组、绝经学组、计划生育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8 刘欣燕;吴琳琳;彭平;陈蔚林;金力;;早中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自发破裂大出血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胡金香;龙清云;刘骏方;周军;刘新献;周素军;;兔子宫VX2肿瘤的建立及介入放射学的研究[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肿瘤介入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龙清云;胡金香;周军;方瑜;;兔子宫VX2肿瘤的建立及介入放射学的研究[A];2010湖北省肿瘤介入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于瑞洪;我省首次引入妇科介入创新技术[N];科学导报;2009年
2 程守勤;切口2毫米病人痛苦小[N];科技日报;2000年
3 记者 卢苏燕;治疗子宫肌瘤有新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琦;中孕期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血清学筛查不同方案的比较[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屠清;孕期缺氧对大鼠子宫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武利芳;种植窗期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血流参数与IVF-ET结局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3 耿旭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停育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4 袁牧;3D-DSA在子宫动脉开口定位与最佳显示角度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5 周丽萍;早中孕整合筛查与中孕期血清筛查效能的比较分析[D];宁波大学;2012年
6 吕洋;3D-DSA与CTA在子宫动脉开口定位与最佳显示角度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4年
7 苏丹;彩色多普勒监测子宫动脉及脐动脉预测异常妊娠结局[D];四川大学;2005年
8 朱文丽;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师淑静;12~(+3)~13~(+6)孕周系统NT超声筛查胎儿重大畸形及子宫动脉多普勒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岳丽娟;葡聚糖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D];石河子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62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562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