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因子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研究
本文选题:卵巢癌 切入点:癌抗原 出处:《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癌抗原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及糖类抗原199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10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试验组6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和对照组38例(无淋巴结转移)。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癌抗原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及糖类抗原199表达水平,并分析淋巴结转移与其相关性。根据贝叶斯定理分析血清癌抗原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及糖类抗原199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结果对照组的血清癌抗原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及糖类抗原199中位数分别为223.3 k U·L-1,82.0 pmol·L-1和10.9 U·m L-1;试验组分别为891.0 k U·L-1,238.0 pmol·L-1和16.3 U·m L-1,试验组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癌抗原125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3.85%,特异性为73.68%,ROC曲线下面积为0.77;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60.53%,ROC曲线下面积为0.69;糖类抗原199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4.62%,特异性为57.89%,ROC曲线下面积为0.65。结论癌抗原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及糖类抗原199可作为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血清标志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arcinoantigen 125, human epididymal epithelial secretory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in ovarian cancer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Methods 103 patients with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trial group (n = 65)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group (n = 65). The levels of serum carcinoantigen 125, human epididymal epithelial secretory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were detected in 38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sensitivity of serum carcinoantigen 125, human epididymal epithelial secretory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in the diagnosi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median values of serum carcinoantigen 125, human epididymal epithelial secretory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223.3 KU 路L -1 and 10.9 U 路m -1, respectively, and tho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891.0 k U 路L -1 and 238.0 pmol 路L -1, respectively. 16.3 U 路ml -1, the above indexes in the tri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ensitivity of carcinoantigen 125 in judg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73.85, the specificity was 73.68 and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was 0.77, and the sensitivity of human epididymal epithelial secretory protein in judg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80.00. The specificity is 60.53 and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is 0.69; the sensitivity of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to determine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64.62; the specificity is 57.8910;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is 0.65.Conclusion Cancer antigen 125, human epididymal epithelial secretory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n be used as ovarian cancer lymphoid. A serum marker for the metastases of the cadaver.
【作者单位】: 厦门市第二医院妇产科;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JA12145)
【分类号】:R73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继文;李力;陈军;姚德生;张洁清;;卵巢癌腹后腔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珠,陈志明;宫颈癌Ⅰ,Ⅱ期的淋巴结转移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附45例临床病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23期
2 王耀鹏;朱晓峰;王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过度表达与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3 姜红光,裴素丽,乔思杰;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预后因素对比分析——介绍体视学参数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年02期
4 晏昱婧;罗智勇;汪洁;夏耘;吴亚群;;多病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24期
5 蔡恒毅;郭贵海;;肝素酶与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01期
6 彭小萍;李孟达;王骅;;外阴癌淋巴结转移的有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年03期
7 付玉兰,黄惠玲,韩军;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J];陕西肿瘤医学;2000年03期
8 潘铁成;郑智;李军;汤应雄;潘友民;魏翔;陈涛;张霓;;肺鳞癌、腺癌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6年03期
9 张逊;David I. Watson;Justin R. Bessell;;食管腺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侵及食管壁深度的关系[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10 詹彦平;吕新玲;叶尔布拉提;周志梅;韩庆伟;牛波;;微淋巴管密度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综述;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一飞;田大宇;;影响进展期胃癌No.14淋巴结转移因素的分析[A];第9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2 张玉晶;Oh JL;Whitman G;Iyengar P;Yu TK;Tereffe W;Woodward W;Perkins G;Buchholz TA;Strom EA.;;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临床显见的内乳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和局部控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付玉兰;黄惠玲;韩军;;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端树;张凌;渠宁;嵇庆海;;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例及阳性数目对于侧颈淋巴结转移预测作用的研究[A];2014第六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5 张逊;David I Watson;Justin R Bessell;;食管腺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侵及食管壁深度的关系和对生存率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叶建华;叶再元;屠世良;;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7 石峰;秦昂;;~(125)I粒子治疗恶性淋巴结转移瘤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8 叶建华;叶再元;屠世良;;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A];2008年浙江省肛肠外科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8年
9 李福根;许绍发;刘志东;;淋巴结转移与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10 任宇鹏;徐惠绵;;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程守勤;3分钟识别淋巴结转移[N];健康时报;2007年
2 衣晓峰 李华虹;根治胃癌须把握淋巴结转移规律[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衣晓峰 孙理;我省专家揭示胃癌演进过程动态变化规律[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梅;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何源;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胰腺癌预后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3 陈允清;贲门癌各组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临床病理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4 汪振亮;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样式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5 陈冰;恶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探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刘一飞;影响进展期胃癌No.14淋巴结转移因素的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7 崔力;局部注射~(32)P-胶体治疗肺癌浅表淋巴结转移[D];吉林大学;2005年
8 刘超;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9 邵卉;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梁月祥;胃癌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及清扫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32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63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