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低分子肝素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2 09:40

  本文选题:低分子肝素 切入点:主动免疫 出处:《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主动免疫对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2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丈夫的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患者经查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确认怀孕后,给予黄体酮40mg,每日1次,肌内注射,至妊娠1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每天2次,皮下注射,直至终止妊娠前24 h。比较2组患者的有效率,治疗前后血β-HCG、孕酮和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65%(44例/46例),76.09%(35例/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β-HCG分别为(6535.05±54.34),(9845.50±86.91)m U·mL~(-1);孕酮分别为(123.45±3.79)(93.24±5.18)n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分别为(5.98±0.52),(7.68±0.51),(1.90±0.34)m Pa·s,对照组分别为(7.78±0.76),(9.18±0.71),(2.30±0.29)m P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出现注射部位红斑、瘙痒3例,暂时性阴道出血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5例/46例);对照组出现注射部位红斑、瘙痒4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4例/4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主动免疫对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combined with active immunization on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its effect on hemodynamics.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digital table method. 46 cases of control group and 46 cases of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pregnancy was confirmed by 尾 -HCG, 40 mg of progesterone was given intramuscularly to 14 weeks of gest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calcium 5000 U, twice a day, subcutaneousl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o 24 hours before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Compare the effective rat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serum 尾 -HCG, progesterone, hemodynamics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he tri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5.65g / 44 cases / 46 / 35 cases / / 46 cases,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尾 -HCG of the tes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6535.05 卤54.34, 9845.50 卤86.91 mmol / mL and 123.45 卤3.79 卤93.24 卤5.18)nmol L ~ (-1),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5.After the treatment, the whole blood high shear viscosity and the whole blood low shear viscos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es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lasma viscosity were 5.98 卤0.52mPa, 7.68 卤0.51mPa, 1.90 卤0.34mPa s, respectively,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7.78 卤0.76mPa and 2.30 卤0.29mPa,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 0.05). There were 3 cases of erythema, 3 cases of pruritus, 2 cases of temporary vaginal hemorrhage in the tria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as 10.87% in 5 cases and 4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erythema at injection site and pruritus in 4 case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as 8.70% in 4 / 46 case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active immuniza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can improve hemodynamics.
【作者单位】: 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265)
【分类号】:R71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卫凯,李仲笑;一例t(2;8)伴自然流产[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0年06期

2 刘宝,高尔生;中国已婚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07期

3 郑雅娜,周辉,刘巧突,朱平;t(1;13)伴自然流产一例[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3年04期

4 张宁,郝翠芳,隋凌云;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08期

5 凌纬联,张传仓,李雁,张燕,封志纯;我国五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自然流产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09期

6 王敏,咏梅,初忠侠;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研究概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曲陆荣;多次自然流产[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年06期

8 李艳英,方虹,李苓,苏娟;240例自然流产病因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07期

9 梁彩霞;胡学刚;;硒与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02期

10 安茂伟;徐有涛;卢少明;韩秀娟;林雪;;日照地区自然流产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志春;;论循证医学在自然流产诊治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会议材料[C];2013年

2 王繁;王瑛嫦;;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自然流产的原因探讨与预防措施[A];2009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围产医学热点问题”专题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彭倩;;自然流产与优生[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4 郑明慈;张国风;周陆生;;自然流产妇女维生素E营养水平变化[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妇幼营养学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鲍世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体会[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6 李键;邵小光;吴隆琦;;不明原因的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李静益;傅萍;;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A];2011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防治生殖障碍疾病高级培训班文集[C];2011年

8 余小艳;杨国华;;染色体平衡易位伴自然流产四例[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胡娅莉;;自然流产的遗传因素[A];第十期“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学习班暨反复胚胎着床和早期妊娠失败专题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陈欣;张建平;;211对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 谢明霞;自然流产后多久可再怀孕[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阿健;自然流产后也可早怀孕[N];保健时报;2005年

3 谢明霞;自然流产后可尽早怀孕[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谢明霞;自然流产后妊娠不用等[N];健康时报;2004年

5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 廖世秀 整理 尹沅沅;可能是流产基因在作祟[N];健康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钟媛;欧医师谈自然流产的诊治[N];郴州日报;2005年

7 宋海云;多次自然流产怎么办[N];大众卫生报;2003年

8 谭跃球;找一找反复自然流产的原因[N];大众卫生报;2002年

9 刘朝晖;哪些因素可致流产[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刘正英;自然流产须究因[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莉洁;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秦晓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在自然流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杨励勤;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甲基化和不明原因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王珊;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HLA-C配体的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郑海燕;辅助生殖技术中早/中期自然流产与生长发育相关印记基因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6 唐妍;人类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印记基因IGF2、GRB10、PEG3甲基化状态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外周血中FOXP3mRNA、RORγtmRNA及相关免疫因子与人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2 江卫红;联合检测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及妊娠相关蛋白A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中的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3 张娜;自然流产与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明雪;VEGF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高慧;孕早期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与临床自然流产关联的队列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6 彭威;MEST/PEG1异常甲基化在自然流产中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安晶;沿奎河地区妇女自然流产水平与距奎河距离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8 吴晓婷;TLR2和TLR4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6年

9 陈红;青岛人群复发性自然流产基因多态性特点及与地屈孕酮疗效关联性分析[D];青岛大学;2016年

10 李瑜娟;自然流产或死胎组织染色体异常的FISH检测的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48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648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d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