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孕妇要求的剖宫产
本文选题:剖宫产分娩 切入点:围生儿病死率 出处:《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年04期
【摘要】:正近年来,持续攀升的剖宫产率已成国内外热点关注问题,WHO 2010年对母胎健康的调查显示,亚洲地区9个国家平均剖宫产率为27.3%,其中中国平均剖宫产率达46.2%,而孕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 maternal request,CDMR)占11.7%。然而,如此高的剖宫产率并没有使围生儿病死率继续下降,与阴道分娩相比,产妇死亡的相对危险性反而回升,如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因此,降低剖宫产率已成为产科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但众所周知,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解决难产、挽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重要手段,是把双刃剑,故如何合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ising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at home and abroad.The average cesarean section rate in nine Asian countries was 27.3, of which the average cesarean section rate in China was 46.2, while that required by pregnant women was 11.7.However, such a high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does not cause the perinatal mortality to continue to decline. Compared with vaginal delivery, the relative risk of maternal death increases, such as placenta previa, placenta accreta, uterine rupture and so on.Therefore, reducing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obstetrics workers.However, as we all know, cesarean se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deal with high-risk pregnancy, solve dystocia, and save the lives of pregnant women and perinatal children.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分类号】:R71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永芳;如何降低剖宫产率[J];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8期
2 赵娟娟;王芳;王焱;;2010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新疆医学;2003年05期
3 王淑贞,马改兰;210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山东医药;2004年15期
4 王爱香;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增高原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04年10期
5 赵雪萍;1012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6期
6 陆于宏;剖宫产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性科学;2004年12期
7 于爱香,李嵘,张玉琴,李艳丽,顾静;甘肃省不同级别医院5年剖宫产回顾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6期
8 蒋盛菊;;1615例剖宫产指征的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6年10期
9 南云泽;;剖宫产泛滥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年09期
10 黄有桥;黄进;;影响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娟清;石一复;;七省市剖宫产率调查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徐冬;;年轻医师如何降低剖宫产率[A];2009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围产医学热点问题”专题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苏肇平;俞启奎;;剖宫产指征分析(附113例)[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鲁东红;石一复;;剖宫产后的妇科问题[A];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张为远;;剖宫产的相关问题[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淑萍;杨世萍;;2001~2007年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高允锁;王小丹;郭敏;陈华;;海南省三甲医院剖宫产的非医学因素分析[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马爱玲;;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A];2013年河南省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研讨班论文集[C];2013年
9 徐秋莲;;心脏病孕妇剖宫产的手术配合[A];全国第十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6年
10 潘维君;方艳梅;阮红杰;;十年剖宫产率、指征及母儿预后分析[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医科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晓坤;多种原因抬高剖宫产比例[N];保健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慕欣;剖宫产率为何走高[N];医药经济报;2010年
3 本报评论员 胡蓉;调整入学制度缓解家长焦虑[N];深圳商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慕欣;剖宫产对母儿有哪些影响[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美国西北大学芬堡医学教育院士 无痛分娩中国行执行主任 胡灵群;中美专家联手减少剖宫产[N];健康报;2014年
6 罗学宏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 教授);剖宫产后,警惕肺栓塞[N];医药经济报;2010年
7 陈文莉 周甲禄;半数新生儿降生刀口下[N];科技日报;2001年
8 孙央丽 本报记者 朱谦;陕西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运行[N];中国妇女报;2009年
9 陈文莉 周甲禄;选择分娩方式应由医生决定[N];江苏科技报;2001年
10 通讯员黄宏才、张全忠;博乐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享受二次补助[N];博尔塔拉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锟;PRECEDE-PROCEED模式下农村地区剖宫产综合性限制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黄昕;第一胎剖宫产与第二胎新生儿出生结局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天津市剖宫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纪红蕾;上海市某区高剖宫产率供需双方因素及干预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周晓军;重庆市三峡库区剖宫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4 燕美琴;产科医生剖宫产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靖丽娟;影响剖宫产行为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浏;皖南农村地区剖宫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陈素萍;皖南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现况及其剖宫产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郝欣欣;北京市两家医院孕产妇剖宫产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贾桂风;10年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刘卫艳;长春市不同等级医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08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708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