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抗苗勒氏管激素及卵泡输出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VF-ET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1 18:07

  本文选题:抗苗勒氏管激素 + 卵泡输出率 ; 参考:《桂林医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COH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及卵泡输出率(FORT)对卵巢反应性以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从而指导促排卵用药,以降低OHSS发生率、提高临床妊娠率。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助孕的PCOS患者90例,另选择同期因输卵管因素接受IVF-ET助孕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MH水平,比较两组患者AMH水平及各实验室指标。以HCG日16-22mm卵泡数(PFC)及降调后Gn启动前3-8mm窦卵泡数(bAFC)计算PORT值,应用传统FORT阈值分组法[1]将FORT值分为低(42%)、中(42-58%)、高(58%)三组,比较各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PCOS组的总Gn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OS组患者妊娠组AMH水平与未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内中等FORT组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另两组,高FORT组的AMH水平显著低于另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PCOS组内高FORT组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另两组,高FORT组的AMH水平显著低于另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MH可以降低卵泡对外源性Gn的反应性,PCOS患者随着AMH水平的升高,促排卵时使用的Gn总量亦增大,由于PCOS患者卵巢高反应性,易导致OHSS的发生,故临床应用时应适当控制Gn的启动剂量,以避免OHSS的发生。(2)血清及卵泡液AMH水平可以预测PCOS患者COH过程中的卵巢反应性,但不能预测PCOS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3)FORT可有效评估PCOS患者COH过程中卵巢对外源性Gn的反应性,且中等FORT组的PCOS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结局。(4)FORT与AMH水平负相关,两者联合可更好地指导PCOS患者的临床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anti-Mullerian tube hormone (AMH) level and follicle output rate (FORT) in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during COH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for ovarian reactivity and IVF-ETT outcome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HS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pregnancy rate.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December 2016, 90 PCOS patients who received IVFM-ETT in the Center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 were selected.Another 60 patients who received IVF-ET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 of AMH was detected by Elisa, and the AMH level and the laboratory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PORT values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16-22mm follicle number on HCG day and 3-8mm antral follicle number before lowering tone. The FORT valu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traditional FORT threshold grouping method. The difference of clinical data was compared among three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dosage of G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ormal fertilization rate, the high quality embryo rate and the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normal fertilization rate, high quality embryo rate and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in the moderate FOR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and the AMH level in the high FOR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wo groups.The normal fertilization rate, high embryo rate and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of high FOR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and the AMH level of high FOR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AMH level of follicles in patients with PCOS can b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MH level,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Gn used in ovulation induction is also increased. Because of ovarian hyperreactivity in PCOS patients, OHSS may occur easily.In order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OHSS, the serum and follicular fluid AMH levels can predict the ovarian reactivity in the COH process of PCOS patients.However, the clinical pregnancy outcome of PCOS patients could not be predicted, and the response of ovary to exogenous Gn during COH in PCOS patients could be evaluated effectively, and the clinical pregnancy outcome of PCOS patients in moderate FORT group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AMH.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better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COS patients.
【学位授予单位】:桂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1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静宜;马艳萍;李云秀;;抗苗勒氏管激素与生殖[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年05期

2 赵义清;章汉旺;;抗苗勒氏管激素及其受体Ⅱ的基因多态性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关系初探[J];生殖与避孕;2013年01期

3 李键;乔杰;;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卵泡形成中的作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年10期

4 龙雯晴,王伟民;抗苗勒氏管激素[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1年01期

5 姜海洋,孔北华;抗苗勒氏管激素基因表达调控[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03期

6 李键;乔杰;闫丽盈;唐荣欣;甄秀梅;;抗苗勒氏管激素及其Ⅱ型受体的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年03期

7 王瑜;韩玉芬;张晨静;王志勇;;抗苗勒氏管激素早期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2年04期

8 田玉燕;原平;郝桂敏;;抗苗勒氏管激素与氯米芬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09年13期

9 杨双;王睿;黄晓东;王晓晖;;抗苗勒氏管激素对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评价的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15期

10 李琳;杨冬梓;莫亚勤;陈晓莉;何英明;黄宇宏;;抗苗勒氏管激素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激素分泌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飞苗;罗燕;马慧明;胡蓉;;抗苗勒氏管激素与干细胞因子在卵巢储备异常患者中相关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专刊[C];2012年

2 潘芳;;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大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3 张迪;桑丽英;崔蓉;苗竹林;钟兴明;韦相才;;体外颗粒细胞培养中抗苗勒氏管激素与卵泡刺激素受体mRNA相关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陶莉莉;陈小萍;顾正田;;中药联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的探讨[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5 周杨;吕淑兰;;多囊卵巢综合征超声诊断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分泌会场(妇科内分泌学组、绝经学组、计划生育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6 潘文;李明明;;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现状[A];2014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戴蓓蓓;周毓青;张珏华;邱冬;赵蔚;;不同临床表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三维超声特征分析[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贾莉婷;荣守华;李肖甫;孙琳;;来曲唑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9 黄艺华;叶敦敏;;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现状[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管群;曲军卫;吴效科;王勇;侯丽辉;曲军卫;王勇;许培;金佳丽;;不同表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代谢的差异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不孕症[N];中国妇女报;2004年

2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N];解放日报;2003年

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怎么回事[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曹元成;多囊卵巢综合征危害多[N];大众卫生报;2007年

5 吕斌;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注意减肥[N];大众卫生报;2007年

6 詹建;青春期高发多囊卵巢综合征[N];健康时报;2007年

7 教授 李玲 医学硕士 刘娟;多毛、月经不调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N];家庭医生报;2007年

8 副教授 魏开敏;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该怎么办[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9 吕武;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要注意减肥[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冀京蕊;少女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哈灵侠;宁夏地区回族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分析及相关基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华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合并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抑郁症的研究与评估[D];苏州大学;2016年

3 宋晓翠;基于家系的MTNR及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朱叶;李玉玲教授学术思想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经验整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吴怡诗;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居蓉;雄激素及糖皮质激素代谢关键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7 赵世刚;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相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王彩琴;长链非编码RNA TERRA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调控机理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林圣朝(Scott Ling);加味五苓散联合针灸对肾虚痰瘀型多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王燕;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学文献研究及情志致病病因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峥嵘;抗苗勒氏管激素及卵泡输出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VF-ET中的应用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7年

2 梁蕾;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与IL-6/IL-8/IL-18/TNF-α相关性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7年

3 焦飞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变化及其价值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4 朱时纯;“调周新法”治疗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及与抗苗勒氏管激素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田春花;抗苗勒氏管激素及其Ⅱ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在卵巢储备功能异常疾病中的表达[D];宁夏医科大学;2012年

6 邱玲玲;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性生活情况调查及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7 朱琳;Apelin与IL-18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D];新乡医学院;2015年

8 蒋秀敏;miR-483-5P通过靶基因ERK1调控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平衡进而参与PCOS的发生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张琰琨;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科名中医诊疗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10 常青;补肾化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737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737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3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