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产儿死亡率地区差异可能原因及产科处置对策
本文选题:围产儿死亡率 + 相关因素 ; 参考:《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年12期
【摘要】:围产儿死亡作为产科关注的焦点,了解其相关因素可对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干预,加强围产保健管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至关重要。
[Abstract]:Perinatal death is the focus of obstetrical care. Understanding its related factors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mak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effectively reducing perinatal mortality.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to carry out "three-level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of birth defects and to strengthen perinatal health car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reduce perinatal mortality.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
【分类号】:R71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佳;李宝香;李朝晖;;我国城市与农村地区围产期胎儿病死率差异的Meta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35期
2 代礼,周光萱,朱军,缪蕾,王艳萍,吴艳乔,梁娟,毛萌;出生缺陷对中国围产儿死亡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高东;肖年;周晓军;罗茜;沈奕;王正琳;;重庆市2007年度围产儿死亡医院监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8年15期
2 李菁;孙建华;黄萍;;儿童医疗中心住院新生儿207例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4期
3 张颖;彭振耀;丁辉;;北京市海淀区12年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6期
4 朱雪娜;闫淑娟;李东阳;;2001-2010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状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6期
5 舒立波;屈煜;顾雪君;;2158例死亡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11期
6 李盘;周晓娟;甘露;杨杨;;陕西省2006-2010年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03期
7 范继青;何冬丽;隋爱慈;;提高超声诊断水平减少缺陷围生儿的出生[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年04期
8 刘瀚e,
本文编号:1926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92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