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β1亚基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 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尾 1 subunit (KCNM 尾 1) in placenta and uterine smooth muscl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eeclampsia.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KCNM 尾 l mRNA in placental tissues and uterine smooth muscle tissues of women with mild, severe preeclampsia (study group) and normal pregnant women (control group)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echnique. The level of serum KCNM 尾 l in three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 was detected by ELISA method. Results: the levels of KCNM 尾 l in serum and KCNM 尾 l mRNA in placenta and uterine smooth muscle of pregnant women in each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ild and severe preeclampsia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KCNM 尾 l in maternal serum and KCNM 尾 l mRNA in placenta and uterine smooth muscl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thogenesis of preeclampsia,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of preeclampsia.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省蓬莱市妇幼保健站;
【分类号】:R714.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贺同强;苟文丽;李雪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钾通道功能的改变[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年04期
2 刘书宏;曾晓荣;杨艳;叶明新;;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J];医学综述;2006年1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芬;子宫肌层中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表达与分娩发动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比班·阿克拉;米克热依·玉山江;玛依努尔·尼牙孜;阿布力孜·阿布杜拉;阿比达·阿布都卡德尔;;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与EBV及HPV感染的关系[J];癌变·畸变·突变;2012年03期
2 王渝;邵沛;陈妙;;复方茵陈合剂对ABO母儿血型不合抗体效价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3 朱春花;;莪术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9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4 王慧芝;常虹;;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肌瘤5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5 李敏;;女性痔420例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6 杜燕红;;女性肛肠疾病的特点及非手术疗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7 张东鸣;;现代女性不孕症治疗之思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8 徐向曦;陈明;龙子江;司文文;;盆炎宁颗粒对细菌感染性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改善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9 韩淑敏;赵红;;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经验与思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0期
10 何翠;罗爱鄂;;刘氏周期分治法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栋才;戴英;陶久红;闻新慧;;HPV及TCT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研究[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周琦;张蔚;钟亚娟;郭婉茹;李兰玉;张文婷;;宫颈癌组织中CTHRC1表达及临床意义[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鲁爱枝;金红梅;;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并发子宫穿孔1例[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黄燕春;刘振寰;;中医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影响的综述[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伟伟;闫梅;马春芬;;马春芬教授用消肌灵治疗子宫肌瘤30例[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彭亮;李江山;李铁浪;刘小卫;王德军;李武;;振腹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疗效及血清PGF2α的影响[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7 景小凡;乔蓉;刘兴会;康德英;李鸣;黄承钰;;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度评价模型初步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膳食脂肪与健康”论文集[C];2010年
8 曾珊;赵青茹;田静;王海琦;孙丽洲;;饮食管理对糖耐量减低孕妇体重变化及胎儿出生体重的影响[A];妇幼与青少年营养进展学术研讨会及《中国孕妇、乳母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宣传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韩婷;朱玉珍;谭佳玢;;个体化营养治疗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A];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戚本华;马文君;;妊娠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新进展[A];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冬梅;寿胎丸影响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妊娠结局的分子机制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许艳丽;Cofilin-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吴飞;性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术后HRT安全性循证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熊瑾;得气、心理因素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法帝;可溶性瘦素受体(sOB-R)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研究及机制的初步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君;子痫前期滋养细胞引起肾小球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弘;妇科Ⅰ号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病理与免疫机制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孟君;灵术颗粒治疗PCOS胰岛素抵抗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关永格;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型分布与化瘀止痛方及其拆方的干预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孙娟;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佘广彤;水通道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羊水量调节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张志萍;粘蛋白MUC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灵;TLR3、TLR4及TNF-α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发病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0年
4 张丽丽;TGF-β1、MMP1、TIMP1在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壁组织中表达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程海玲;脂连素、内皮素-1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琚娟;HLA-G基因上游调控区SNP与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杜德奇;孕妇心脏储备功能在不同孕期的变化和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8 王锋;血清HE4联合CA125、CA19-9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D];郑州大学;2010年
9 熊娟;补肾化瘀方对PCO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MMP-2、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唐妍;先兆流产病因病机及其方药规律的文献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洪志刚,王迪浔,金肆,张晋,王晓良,叶笃筠;3、4-二羟基苯乙酮对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年04期
2 周荣,刘良明,胡德耀;Effect of nitric oxide-induce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α subunit on vascular hyporesponsiveness in rats[J];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元华;刘玲;詹瑛;彭伟;;子痫前期病人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受体1水平的检测[J];齐鲁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2 李莉;胡继芬;;子痫前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年18期
3 叶元华;刘玲;詹瑛;彭伟;;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对子痫前期的早期预测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年07期
4 雷玲;李力;;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5 李云;胡继芬;;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与子痫前期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6 潘义;孙丽洲;;子痫前期的预测[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年05期
7 孟涛;魏军;刘彤;尚涛;潘莉莉;;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在子痫前期中的测定及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年10期
8 林其德;段涛;孔北华;林建华;滕银成;古航;孙丽洲;李笑天;贺晶;李力;刘兴会;潘琢如;苟文丽;马玉燕;牟瑞丽;;子痫前期-子痫相关问题的讨论[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年09期
9 王小青;刘晓梅;张翔;吴海青;罗春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子痫前期的临床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10 王宝珍;张颖;郭晓凌;王军;;联合用药对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丽洲;;子痫前期的麻醉及液体管理[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沈洁;杨孜;王伽略;;临床风险因素对子痫前期发病影响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陈丹青;董明岳;王晗芝;;静脉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子痫前期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李笑天;;子痫前期的急性并发症[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丹青;董明岳;王晗芝;;静脉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子痫前期的实验研究[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丹青;张薇;董冥岳;柴芸;;静脉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子痫前期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章燕幸;陈怀红;孙新芳;吴承龙;王黎萍;宋建良;;迟发性产后子痫/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二例及文献复习[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七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张春平;方定志;;脂联素与子痫前期[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9 袁恩武;张展;赵明耀;贾莉婷;;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10 张华;郭礼;崔海霞;;重度子痫前期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A];河南省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研讨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编译 王炜;孕妇出现子痫前期可增加心脏病风险[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欧阳吁;妊娠期高血压怎么办[N];家庭医生报;2006年
3 章关春邋孙美燕;妊高征母婴预后可以改善[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艳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腊晓琳;免疫调控和内皮细胞损伤与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3 孙波;基因芯片技术在子痫前期外周血白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研究中的初步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钟艳;孕早期预测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相关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赖宝玲;子痫前期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董旭东;子痫前期发病的分子机制及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8 张纪;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与子痫前期的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9 陈桂香;足细胞损伤在子痫前期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夏俊霞;骨桥蛋白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丽;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其-455G/A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子痫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2 付怡;重度子痫前期心脏形态及功能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3 张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其受体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D];青岛大学;2009年
4 苏翠红;应用血清学及代谢组学方法对子痫前期发病的预测探讨[D];复旦大学;2010年
5 刘玲;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6 李楠;子痫前期孕妇母血及脐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贾悉;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8 陶娅玲;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尿液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预测价值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9 明芳;脂联素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周振环;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自身抗体在子痫前期和子痫期母血中的变化[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7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37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