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scar pregnanc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48 cases of (CSP) patients with scar pregnanc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50 cases with cesarean section history and normal pregnancy posit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scar pregnanc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ere determined by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academic background, history of pelvic and abdominal surgery other than termination of intrauterine pregnancy, times of abortion, last caesarean section / abortion time and vaginal bleeding during early pregnancy (P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ast caesarean section / abortion time (OR=0.983,95%CI:0.970~0.997) and vaginal bleeding (OR=35.937,95%CI:15.264~84.611) during early pregnancy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SP.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menopause who have a history of cesarean se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quire into the history of abortion and whether there is vaginal bleeding during pregnancy at the first visit, and to make early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B-ultrasound,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ith early treatment.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中医院妇产科;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
【基金】:重庆市卫计委医学科研计划项目(20142068)
【分类号】:R714.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蒋英;王淑珍;;再次剖宫产时对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年07期
2 戴钟英;;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年06期
3 高京海;朱芝玲;鹿欣;;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因及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年08期
4 龙丽霞,栾桦,柳肃芬;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五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玉萍;;剖宫产后子宫峡部妊娠6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9年10期
2 何玉;王才智;林路;;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1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3 彭方亮;周晓;毛世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0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2年12期
4 邝凤喜;;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5 姜和兰;;1例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大出血急救体会[J];当代医学;2009年21期
6 胡乔飞;李坚;;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疗进展[J];当代医学;2011年29期
7 刘玉环;惠宁;徐明娟;张慧;管睿;崔英;;不同类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手术治疗[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岳红萍;王永梅;;剖宫产瘢痕部妊娠穿透性胎盘1例[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6期
9 任丽娜;孟涛;;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梁桂民;邓小俊;;不同术式剖宫产64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欣;罗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切口妊娠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2 姚远;吴永彦;蒋荣;吉光辉;郭杰丽;;子宫疤痕妊娠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6例疗效观察[A];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管睿;刘玉环;徐明娟;张俊洁;惠宁;崔英;;CSP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探讨[A];全国中西医结合卵巢功能调控专题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夏红;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盆腔动脉的形态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张向群;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磁共振诊断及其风险因素的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3 钱志大;剖宫产瘢痕妊娠相关临床问题及发生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毅;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郭克岩;宫腔镜对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及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治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3 胡蓉;异位妊娠孕囊与卵巢小黄体囊肿的超声对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4 张丽红;69例二次剖宫产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5 闫鼎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30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6 董江源;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附30例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7 赵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02例诊疗效果评价[D];山东大学;2012年
8 田韵凌;13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病例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逯生慧;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15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10 黄倩;社会因素剖宫产母婴近期结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滕银成,林其德;剖宫产的手术分类及其切口愈合[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年05期
2 杨祖菁;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发子宫破裂的早期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年05期
3 刘欣燕,范光升,金征宇,杨宁,姜玉新,盖铭英,郭丽娜,王友芳,郎景和;子宫下段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临床分析——附四例报告[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年03期
4 朱鸿辉,王伟民,龙雯晴;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切口处早期胚胎着床的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年04期
5 杨清,王玉,尚涛;剖宫产瘢痕处早期妊娠临床特点及处理[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年05期
2 黄维新,刘淮;剖宫产有关问题——剖宫产术的由来与发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年05期
3 曾蔚越;剖宫产指征的现代概念[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年05期
4 董文漪;剖宫产预防感染药物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年05期
5 陈慧;1010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华夏医学;2000年03期
6 聂小玲;改良式剖宫产90例分析[J];广州医药;2000年03期
7 程美兰,葛月萍;对剖宫产比率变化的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孙丽萍,彭香玲;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原因分析[J];河南医药信息;2000年05期
9 娄翠英;剖宫产706例分析(摘要)[J];开封医专学报;2000年04期
10 谢燕萍,秦春玲;剖宫产率增高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原医刊;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梅;;402例剖宫产指征分析[A];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诞辰100周年——全国妇产科高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田甜;;剖宫产率上升的影响因素探讨[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小芬;;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体会[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马翠萍;;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春燕;侯章梅;马华兰;吴惠萍;秦永;;一起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的调查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6 才玉华;;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几点体会[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张连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周郁鹤;;剖宫产指征的正确把握[A];2007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围产医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贺晶;;我们正在品尝高剖宫产苦果[A];2012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论文集[C];2012年
10 张林;;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A];2013年河南省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研讨班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林林;把剖宫产录像当“感恩教材”应慎重[N];中国妇女报;2008年
2 医生 武洁;规范剖宫产手术不应跌入指标化陷阱[N];健康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洁;我们该怎样面对如此高的剖宫产率?[N];中国妇女报;2013年
4 伍新华;剖宫产注意事项[N];大众卫生报;2000年
5 刘元旭;我国剖宫产率过高,已成严重公共卫生问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卫芹;剖宫产:危险未被充分认知[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记者 赵津;合理制定分娩收费标准 控制剖宫产率[N];天津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耿兴敏;田惠光委员:降低剖宫产率 维护母婴健康[N];中国妇女报;2009年
9 张为远 何松明 毕晓红 (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 张为远);剖宫产会危害母婴勿滥做[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程和平;谁推动了剖宫产的手术刀[N];乐山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文喜;局麻药和脑脊液的实际密度对剖宫产时布比卡因鞘内扩散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慧芳;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金惠玉;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临床探讨[D];延边大学;2005年
3 王敏;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4 张莉;上饶市区10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及对策探讨[D];皖南医学院;2013年
5 王婷婷;近7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6 冯春晶;2009-2013年大连市剖宫产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7 杨蓉;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8 陆宣平;关于剖宫产后再次分娩方式及预测公式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9 梁健;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3年
10 向明梅;剖宫产次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44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44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