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ROC曲线评价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子痫前期诊断中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9-06-19 03:50
【摘要】:目的评价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子痫前期(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PE患者88例(重度56例、轻度32例)和正常妊娠妇女43例,检测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及出凝血相关指标,并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PE病情程度的关系;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评价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PE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与正常妊娠妇女比较,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重度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轻度PE患者(P0.05)。血浆D-二聚体诊断P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当血浆D-二聚体取值0.685μg/m L时,预测PE的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71.4%,95%CI为0.729~1.000。相关分析发现,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SBP、DBP水平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0.33,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PE病情发展密切相关,是评估PE病情程度的良好指标。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plasma D-dimer level in the diagnosis of preeclampsia (PE). Methods the plasma D-dimer level and coagulation related indexes were measured in 88 patients with PE (56 severe, 32 mild) and 43 normal pregnant wome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D-dimer level and the severity of PE was analyzed, and the value of plasma D-dimer level in the diagnosis of PE was evaluated by (ROC) curve analys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pregnant women, the level of plasma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mild PE (P 0.05), and the level of plasma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mild PE (P 0.05).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of plasma D-dimer in the diagnosis of PE is 0.901. When the value of plasma D-dimer was 0.685 渭 g / mL,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95% CI of predicting PE were 96.2%, 71.4% and 0.729 卤1.000, respectively.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lasma D-dimer leve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BP,DBP level in PE patients, and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r = 0.32, 0.33, P 0.05). Conclusion Plasma D-dimer level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 and is a good index to evaluate the severity of PE.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医学院;莒县人民医院;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分类号】:R714.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尹彩云;;妊高症患者凝血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3年02期

2 肖九长;唐金凤;谢海燕;;联合血浆D-二聚体和ET-1检测在妊高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钟金清;刘芳琳;孟明;;血浆D-二聚体与妊娠期疾病相关性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5年01期

2 陈飞;;HCY、D-D、hs-CRP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6期

3 惠蓓红;赵辉;;妊高症患者分娩期心理研究与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23期

4 孔祥;郑英;卢丹;赵群;王志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YKL-40、CXCL10变化及意义[J];江苏医药;2014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俊;天然化合物S-烯丙基-L-半胱氨酸治疗子痫前期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学敏;CXCL10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绍基;范雪金;黄颖强;何晓光;;血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及新生儿肺出血发生率、病死率与孕妇妊高征病程关系的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岳信念;;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0期

3 李丽娜,王晓宁,原亚文,熊红梅,耿俐,刘德怀;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年10期

4 刘宝瑛,钟梅,余艳红,郑磊,王前,郭文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功能指标的检测及其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清,黄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浆D二聚体检测[J];中国基层医药;2002年10期

2 苏艳丽,王树祥;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年09期

3 周立红,刘泽霖;D-二聚体检测临床研究的近况[J];血栓与止血学;2002年03期

4 周玉宝,吕海龙;D-二聚体的检测与临床[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5 陈化禹;;D-二聚体及其测定方法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12期

6 赵先进;;D-二聚体的检测与临床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7年02期

7 李贞洁;楚泽琴;刘秀忠;;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党京丹;;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9年24期

9 潘高辉;;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7期

10 蒋明义;夏小明;;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中的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英虹;裴冰;;检测老年重症患者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彩霞;王伟;楼亚玲;;D二聚体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文工;董卫国;张稳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范雅稚;;D-二聚体的检测在眼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病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A];第十四届西北五省眼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6 王文工;董卫国;张稳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文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朱慧敏;;106例产后母体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观察[A];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韩瑞丽;王小娥;钟殿胜;程方圆;张霞;董丽霞;陈哲;;血浆D-二聚体正常的22例肺栓塞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杨芳年;王友祥;;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宇;基于二聚体卟啉传感阵列的构建及检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夏乾峰;二聚体突变引物定量PCR技术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陈俊;可溶性HLA-G二聚体在“人—鼠”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李照民;NRG-1诱导ErbB异源二聚体间反式磷酸化及其对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钟晨;天然产物白藜芦醇二聚体的全合成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和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丹;血浆D-二聚体与年龄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隋鑫;2000例D-二聚体升高患者临床意义探讨[D];吉林大学;2014年

3 谢波;D-二聚体候选参考物质研制及结果一致化相关问题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赵伯翔;D-二聚体监测在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5 许俊凯;外周血D-二聚体含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诊断的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正桂;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杰;D-二聚体正常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8 杨可佳;D-二聚体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价值的临床观察[D];苏州大学;2011年

9 周红梅;共价连接模型化合物中二聚体的光敏化裂解反应[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10 郑tU,

本文编号:2502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502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b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