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剪刀和电切宫腔粘连分离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及后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8 10:41
【摘要】:研究背景:宫腔粘连,又称Asherman's综合征,是子宫内膜创伤导致子宫腔或宫颈管部分或全部闭塞,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症和反复流产。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ranseervical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是治疗IUA的标准术式。通过宫腔镜直视下,对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累及范围做出准确诊断的同时,可为病情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可避免操作的盲目性,降低出血、子宫穿孔等手术风险。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宫腔镜电切和剪刀机械性分离两种手术方式。宫腔镜电切手术对致密粘连进行快速分离的同时有效止血,维持手术视野清晰,降低手术风险,但是其电热效应可能会破坏病变周围残存的子宫内膜,进一步降低残留正常内膜的面积,不利于术后内膜修复,此外,炎症因子的渗出增加会促进再粘连的形成。应用剪刀可避免热效应,从而最小化对病变周边内膜的损伤;缺点是分离致密和周边型粘连操作困难且难以止血。残留内膜面积是内膜修复的重要基础,再粘连的形成是影响子宫内膜的修复的重要的因素。治疗的目的尽可能恢复宫腔的正常解剖形态,预防再粘连,促进内膜功能恢复,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殖结局。目前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优劣尚无定论,需进一步研究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殖结局提供依据。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IUA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不同宫腔镜手术术后的内膜恢复、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从而为临床实践中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期改善IUA患者的辅助生殖结局。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住院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且行IVF/ICSI助孕的20-45岁不孕妇女456例,其中电切组378例,剪刀组78例。术后均给雌激素治疗2个周期,术后1个月复查宫腔镜。收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手术前后AFS评分、促排卵数据、妊娠结局,比较两组的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456例IUA患者中298例(65.4%)有妊娠相关的诱发因素,其中有265例(58.1%)有妊娠相关的宫腔操作病史。不同程度IUA组的宫腔操作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度IUA患者的宫腔操作次数明显高于轻度IUA患者(p0.01)。电切组与剪刀组的术后AF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术后AFS评分无差异。电切组的平均内膜厚度及薄型子宫内膜率分别为0.90±0.20cm、11.1%,而剪刀组的平均内膜厚度及薄型子宫内膜率分别为0.87±0.18cm、14.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电切组与剪刀组的年龄、BMI、基础内分泌水平、促排卵基线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剪刀组IUA程度略高于电切组,考虑了IUA程度混杂影响后两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活产率、生化妊娠流产率、临床妊娠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为HCG注射日内膜厚度(OR 5.614,95%CI 1.746-18.048)、年龄(OR 0.570,95%CI 0.369-0.881)、AMH(OR 1.192,95%CI 1.092-1.301),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宫腔操作次数(OR 0.726,95%CI 0.598-0.881)、HCG 日注射日内膜厚度(OR 5.655,95%CI 1.653-19.343)、BMI(OR 0.431,95%CI 0.266-0.699)、AMH(OR 1.181,95%CI 1.091-1.279)。研究结论:1、妊娠因素是宫腔粘连形成的主要诱因,宫腔操作次数增加,宫腔粘连的程度会增加。2、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能有效改善宫腔粘连状况,宫腔镜下电切及剪刀宫腔粘连分离术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具有指导性的建议。3、HCG注射日内膜厚度、年龄、AMH为宫腔粘连术后患者IVF/ICSI助孕治疗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宫腔操作次数、HCG日内膜厚度、AMH、BMI为宫腔粘连术后患者IVF/ICSI助孕治疗活产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14.8;R7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慧敏;魏晋才;;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术后妊娠率的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8年23期

2 林韶华;;宫腔镜下冷刀切开手术后宫腔粘连复发的情况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96期

3 王瑾;何莎;陈琼;车亚玲;;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J];中国性科学;2019年04期

4 莫翔;;宫腔粘连诊治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年11期

5 冯琴;艾瑛;;宫腔粘连的治疗进展[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年11期

6 叶飞雪;张月芳;黄臣;;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华夏医学;2019年02期

7 阮忠敏;;宫腔粘连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63期

8 刘洁玲;吕昭华;吴海莉;;宫腔粘连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探析[J];中外医疗;2017年31期

9 张琴;;宫腔粘连诊断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年06期

10 王丹;李利琼;李萍;胡谢;;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宫腔粘连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啸虎;陈琢;黄光英;;宫腔粘连中西医研究近况[A];第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18年

2 许啸虎;张明敏;黄光英;;宫腔粘连中西医研究近况[A];第9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3 占欣璐;谭布珍;;宫腔粘连的干细胞修复治疗研究进展[A];第9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4 崔李宁;;宫腔粘连的诊治[A];2014浙江省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生殖安全转化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张海霞;朱学平;陈芙庭;马鑫;;经阴道超声三维成像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2012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开红;;宫腔粘连的诊治现状[A];2012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论文集[C];2012年

7 花向东;顾小燕;许锋;张红洋;王素敏;;200例宫腔粘连诊治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8 刘玉环;夏恩兰;赵玉婷;宋冬梅;周凤琼;;大剂量雌激素改善中重度宫腔粘连预后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9 周凤琼;刘玉环;夏恩兰;宋冬梅;;结核性宫腔粘连的临床诊治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10 董明理;;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宁波市中医院 刘扬;宫腔粘连 补肾活血治疗防术后复发[N];健康报;2017年

2 程怀孟;人流后当心宫腔粘连[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周蓓蓓;人流后宫腔粘连医生之责[N];保健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蒋昕捷;“史上最牛连环抄袭门”调查[N];中国青年报;2010年

5 刘小妹;治疗不孕为何要避孕?[N];大众卫生报;2003年

6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主任医师 张红真;什么是超导可视无痛人流[N];家庭医生报;2005年

7 周萍;巧借避孕治不孕[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冯桃莉;头胎切莫轻易作人流[N];大众卫生报;2004年

9 马明珍 刘正英 张健;不孕之因细查寻[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晓花;宫腔粘连术后鲜胚移植时间窗探讨和预防粘连复发方法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周勤;ESR1经SDF-1/CXCR4介导的BMSCs修复子宫内膜与内膜纤维化在宫腔粘连发病及治疗中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张云;宫腔粘连证候证素特点分析及活血化瘀方的防治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孔德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宫腔粘连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5 林小娜;改善宫腔粘连预后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刘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雌激素治疗宫腔粘连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杨茜;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戊酸雌二醇应用疗效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剪刀和电切宫腔粘连分离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及后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分析[D];山东大学;2019年

2 姚丽婷;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不同雌激素用药方案的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3 王世慧;不同剂量雌激素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4 侯晓瑛;金凤丸辅助治疗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复粘疗效观察[D];郑州大学;2019年

5 向燕;三种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6 姬梦鸽;Foley球囊按摩治疗对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疗效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7 欧阳金花;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采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及康妇消炎栓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民族大学;2019年

8 严绍枚;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估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9 熊芬;柴归汤治疗宫腔粘连致月经过少肝郁血虚证的临床疗效评价[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周舟;仿生物电刺激预防TCRA术后宫腔粘连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3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643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