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部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自身抗体的研究背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一种临床特征具有高度异质性,病因复杂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是造成育龄期女性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POI的病因混杂,目前已知的因素有遗传、免疫、感染及医源性因素等,但大多数POI病因仍不明确,属于特发性POI。研究显示自身免疫异常在POI中占4%-30%不等,主要包括免疫性卵巢炎、伴发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存在抗卵巢自身免疫性抗体。目前临床尚无可靠的免疫检测或诊断指标来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POI。由于卵巢自身免疫异常的诊断需要依靠卵巢活检,因其有创性难以在临床推广。血清自身抗体有可能作为预测POI发生风险的标记物。POI患者体内存在很多针对抗卵巢各种组成成分的自身抗体,都可以成为免疫攻击的靶点,既往有大量关于卵巢自身抗体的研究,但在特异性、敏感性及结果一致性等方面存在一定争议。卵巢和肾上腺拥有共同的抗原,特别是与类固醇合成相关的抗原。因此抗肾上腺皮质抗体(AAA)有可能成为POI风险预测或诊断的有效免疫标记物。但是,在特发性POI中,AAA作为自身免疫起源的重要性和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特发性POI患者血清抗肾上腺皮质抗体(AAA)和其他非器官特异性抗体,如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的阳性率,以期寻找一种与POI疾病相关的免疫标记物,探讨自身免疫因素在PO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POI的早期预测及诊断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选择25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POI患者为研究组,256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排除卵巢手术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复发性流产等病史。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AA的阳性率,应用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检测两组受试者非器官特异性抗体ANA、ACA、ds-DNA的阳性率。比较AAA阳性POI患者和AAA阴性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并对部分患者行卵巢活检组织的组织学观察。对15例AAA阳性的POI患者的肾上腺功能进行定期随访,观察远期肾上腺功能不全的发生风险。结果:POI患者器官特异性抗体AAA的阳性率为19.2%,显著高于对照女性(5.9%,P0.01);而其他非器官特异性抗体ACA、ANA、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0.8%、3.6%、10.0%,与对照组(0.4%、1.2%、5.9%)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OI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AAA可能作为预测和诊断自身免疫性POI的标记物。AAA阳性的POI患者与AAA阴性者在年龄、FSH、初潮年龄、月经异常年龄及卵巢体积等临床特征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其中13名POI(6名AAA 阳性和7名AAA阴性)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卵巢活检术,发现所有患者卵巢组织均萎缩,未发现卵泡结构。对15例AAA阳性的POI患者肾上腺功能相关症状随访,发现仅一名患者在POI确诊后3年出现肾上腺功能不全的症状。结论:POI患者中AAA的阳性率明显增高,提示自身免疫异常参与了POI发病,同时证实了卵巢和肾上腺的共同免疫异常机制。AAA可以作为预测和诊断卵巢自身免疫异常的标记物,但AAA在免疫性POI疾病进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细胞因子的研究背景:机体免疫平衡的失调和免疫监控能力的改变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机制。细胞免疫异常在POI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POI疾病的发生。有学者认为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和TGF-β等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或)自分泌机制参与正常卵泡的发育、排卵及卵泡闭锁过程,同时这些细胞因子还能诱导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泌抗体,促进NK细胞、CD8+T细胞等的分化及其效能,导致卵巢自身免疫应答反应,促进颗粒细胞的凋亡,从而加快卵巢中卵泡的闭锁。目前关于POI患者细胞因子的研究极少,样本量偏少且不够系统,不足以说明细胞因子是否真正与POI疾病相关,因此需要大样本的检测来证实细胞因子在POI疾病中的作用。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POI患者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IL-1 β、IL-6、IL-9、IL-17A、IL-22、IFN-γ、TGF-β1的水平,研究细胞因子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与正常健康女性之间的差异,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POI发病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选择100例特发性POI患者为研究组,10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FN-γ、IL-1β、IL-6、IL-9、IL-17A、IL-22、TGF-β1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POI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2、IFN-γ、IL-1 β的水平分别为107.25±16.01pg/ml、2.84(1.69-3.91)pg/ml、4.46(1.94-23.42)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OI患者细胞因子TGF-β、IL-6、IL-9的水平分别为11.43±6.23ng/ml、1.27(0.25-5.35)pg/ml、0.33(0.20-0.40)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OI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为0.77(0.57-1.02)pg/m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因子在染色体正常的特发性POI患者中异常表达,表明细胞因子在POI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TGF-β等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及IL-22等增多,导致卵巢局部卵泡不断受到免疫攻击,卵泡不断被耗竭,最终导致卵巢提前衰竭,可能是导致POI的原因之一。第三部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背景:POI病因具有高度异质性,细胞免疫异常,尤其是CD4+辅助性T细胞失调,促炎性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可能是POI发生的重要免疫学机制。T淋巴细胞通过介导细胞免疫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早期研究发现POI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升高,效应性CD8+/CD57+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降低,CD4+/CD8+比率升高等,提示Thl/Th2比例失调参与POI发生。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新的T淋巴细胞亚群被鉴定并分离出来,但在POI中较少研究。目前关于POI疾病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尚不能准确而全面地阐明T淋巴细胞亚群在POI患者中的变化及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不同临床阶段POI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Th17细胞、Th22细胞及Treg细胞比例变化,明确POI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及Treg细胞的变化特点,探讨细胞免疫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疾病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选择38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PO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卵巢功能衰竭的程度不同分为两个研究组,POF组(FSH40IU/L)20例和POI组(25IU/LFSH40IU/L)18例;另选21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不同分子免疫标记,CD3+CD8-IFN-γ+的淋巴细胞为Thl细胞,CD3+CD8-IL-17+的淋巴细胞为Th17细胞,CD3+CD8-IL-22+的淋巴细胞为Th22细胞,CD4+CD25+FOXP3+的淋巴细胞为Treg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hl细胞、Th17细胞、Th22细胞及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Th1细胞在POF组和POI组比例分别为(9.92±2.36)%和(10.15±2.29)%,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29±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OF及POI组相比无明显差异。Th17细胞在POF组和POI组比例分别是(0.60±0.40)%和(0.67±0.39)%,而在正常对照组中则为(0.52±0.36)%,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h22细胞在POF组和POI组比例分别是(0.33±0.12)%和(0.32±0.12)%,而在正常对照组则为(0.31±0.14)%,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在POF组及POI组比例分别是(2.44±1.13)%和(2.15±0.76)%,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OF及POI组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OI患者存在系统性免疫失调,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比例异常,Thl细胞占比显著升高,同时Treg细胞占比显著降低,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POI的发病。但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在POI疾病发生中的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图文】: 图1-1为两位AAA阳性K)l患者卵巢活检组织+HE染色的组织学结果:卵巢组织逡逑
逦00^逡逑图2-1邋IL-22:邋PO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逦图2-2邋TGF-P邋1:邋POI组明显低于对逡逑(107.25±16.01邋vs72.73±17.21,逦照组(11.43±6.23邋vs邋17.14±7.53,逡逑P<0.01)逦P<0.01)逡逑44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1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乐;许鹏;;抗感染细胞因子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02期
2 许伟;王保龙;黄琼;周志风;罗鹏;;改良的混合细胞因子在诱导树突状细胞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年01期
3 印厚才;邓剑兰;;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年32期
4 马大龙;杨良斌;;细胞因子[J];科学观察;2009年03期
5 张红梅;;浅析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关系[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6 陆卫忠;徐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细胞因子的研究概况[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20期
7 罗晓丹;刘启发;;细胞因子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03期
8 余善法;王生;;社会心理因素与细胞因子的关系[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7年03期
9 路晶;;细胞因子与妊娠[J];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17期
10 韩诗淼;侯丹;王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国;陈波;肖亮;张颢;展昭民;张伯龙;马军;;细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临床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华学明;刘小惠;;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施维群;黄灵跃;孟庆宇;程贤文;;细胞因子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中的影响[A];第二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4 陈哲宇;齐清会;;抗炎灵对腹部外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作用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独军政;陈怀涛;刘胜旺;孔宪刚;;鸡细胞因子作为治疗制剂和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第12次暨中国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万遂如;;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疗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应葆;白若昀;田荣;陈明哲;;血管活性多肽及细胞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10 周继勇;陈吉刚;王金勇;滕巧泱;黄振宇;顾建友;;家禽细胞因子研究概况[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张蕾;引流熊胆制品安全性遭质疑[N];中国青年报;2012年
2 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李静;调控肝脏癌变的细胞因子找到[N];科技日报;2019年
3 王建新 主持;精细而复杂的细胞因子“大家庭”[N];医药经济报;2018年
4 俞芊静 编译;副炎症:不容忽视的“火警”[N];文汇报;2017年
5 通讯员 何育萍 记者 王玉华;我省细胞因子研究获重大突破[N];湖北日报;2001年
6 ;独辟蹊径 追根溯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赵海滨;沈承玲;刘金民;健心汤可调控CHF患者细胞因子[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王建新 主持;越接越长的CAR-T小车[N];医药经济报;2018年
9 新言;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吗?[N];科技日报;2005年
10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徐叔云 魏伟 王华 吴成义 李常玉;细胞因子是柄双刃剑[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静;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自身抗体、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刘沁华;调节T细胞及细胞因子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3 胡爱心;细胞因子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及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4 张安英;草鱼热激蛋白70(HSP70)的细胞因子功能及参与炎症反应调节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柴若楠;2型固有淋巴细胞在RSV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活化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6 孟繁华;IL-33及其受体ST2在吉兰—巴雷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7 陈红梅;融合细胞因子影响HBV preS2S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孙海晶;p300/HDAC介导的可逆的乙酰化修饰参与Th1细胞因子IL-12和IL-18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刚;人TH2细胞因子对异种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张灿;荷斯坦奶牛细胞因子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惠丹;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9年
2 岳宏程;SBHFRT和CFRT技术对NSCLC组织中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影响的初步探讨[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3 杨莉平;CCR6、CD83及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小鼠COPD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4 张倩楠;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外周血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的表达[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5 李姜惠子;sPD-1/sPD-L1与Th1/Th2及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6 雍晨;清热除湿、化瘀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王璐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8 刘小艺;黄连素对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9 孟思润;HIV、HCV感染对pDC-NK细胞系统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10 毛从政;小鼠感染P.marneffei后机体免疫变化的实验研究:Th1/Th2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在其中的变化[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
本文编号:
266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