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不同T2W1信号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9 06:12
【摘要】:目的:目的通过对比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不同T2W1信号子宫肌瘤的治疗情况,探讨在核磁共振信号方面影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疗效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年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海扶中心首次治疗的156名子宫肌瘤患者(共计210个子宫肌瘤),根据术前核磁共振上T2W1不同信号表现分成低信号组、等信号组、高信号组及混杂信号组。对四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肌瘤位置、肌瘤性质、肌瘤体积及治疗剂量参数、疗效、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BMI、腹壁厚度及瘤体深面距骶尾部距离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肌瘤位置及肌瘤性质之间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2.四组患者在肌瘤体积及治疗参数方面的比较,其中平均功率和治疗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肌瘤体积、辐照时间及治疗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信号组肌瘤体积与高信号组及混杂信号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高信号组辐照时间分别长于低信号组及混杂信号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高信号组治疗剂量明显高于其余三组肌瘤(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四组肌瘤整体即刻消融率(%)是:77.85±13.87,低信号组、等信号组、高信号组及混杂信号组肌瘤的即刻消融率(%)分别是:78.67±14.52、82.62±12.34、71.18±12.33、80.18±12.14;四组肌瘤整体能效因子(J/mm3)为:6.75±8.72,各组能效因子(J/mm3)分别为:6.63±8.18、3.89±2.35、10.49±13.19、4.56±4.29,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组间比较时,高信号组与其余三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高信号组的即刻消融率最低,能效因子最高。在术后第3月及6月分别随访患者阴道彩超比较四组肌瘤的肌瘤缩小率,均有明显差异(P小于0.05);术后3月,随访患者共149人(共计肌瘤202个),整体肌瘤缩小率(%)为:37.83±17.73,低信号组、等信号组、高信号组及混杂信号组复查肌瘤缩小率(%)分别为:38.65±13.66、38.06±17.77、29.00±19.61、43.95±23.16,进一步行组间比较,高信号组肌瘤缩小率明显小于低信号组、混杂信号组;术后6月,随访患者共144人(共计肌瘤192个),整体肌瘤缩小率(%)为:54.35±23.63,各组复查肌瘤缩小率(%)分别为:58.52±18.58、61.10±22.38、38.07±22.81、55.53±31.48,组间两两比较时,高信号组肌瘤缩小率分别明显小于低信号组、等信号组、混杂信号组。随访术后12月,包括低信号组65人、等信号组9人、高信号组30人及混杂信号组29人,四组患者的妊娠率分别是7.69%、0%、3.33%、3.45%;肌瘤再次干预率分别为9.23%、0%、16.67%、10.34%,高信号组的再次干预率最高。4.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术中均平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SIR分级均为治疗安全。四组患者在术中出现放射痛、骶尾骨痛、皮肤烫、治疗区痛、腹股沟痛及臀部褶皱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出现下腹痛、骶尾骨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未出现发热和下肢感觉运动异常的患者;其中低信号组及混杂信号组分别有两名患者在术后出现阴道排液,主要表现为阴道少许流血,严密随访两周后均好转。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能安全且有效的消融不同T2W1信号肌瘤。但是相对低信号、等信号及混杂信号肌瘤,高信号肌瘤在治疗过程中更困难,需要更多的治疗剂量、更长的辐照时间;治疗效果也相对更差,高信号肌瘤的能效因子最低,即刻消融率、术后三月及术后六月肌瘤缩小率相对偏低,术后十二个月的再次干预率最高。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7.33
本文编号:2704272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7.33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玉婷;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不同T2W1信号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04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042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