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控制状态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0 12:01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亢进不同控制状态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甲亢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中期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情况及妊娠晚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情况分为未控制组30例、控制组50例、对照组60例,比较各组妊娠结局,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未控制组、控制组、对照组三组间孕妇年龄、民族、文化程度、产次WBC、Hb、Glu、ALT、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甲亢未控制组产妇、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控制组产妇、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低于甲亢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甲亢未控制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力衰竭、早产、流产、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未控制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的发生率高于甲亢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甲亢未控制组的胎儿畸形发生率分别高于控制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发生率比较,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T3、FT4、TSH是导致甲亢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FT4、TSH进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FT4为妊娠期甲亢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0.05,OR值为1.108。(7)分析ROC曲线,FT4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8,最佳诊断分界值为14.2pmol/L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0.405、0.918和0.621。结论:(1)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控制不佳者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但经积极控制后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2)FT4为妊娠中期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文】:

不良妊娠结局,非参数检验,结局,危险因素


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检验;TRAb 服从正态分布,采用 t 检验。结果显示 FT3、SH 是甲亢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 2-5、图 2-5。表 2-5 不良妊娠结局的单因素分析( ±s)Table2-5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 ±s)素 有不良结局组(n=79) 无不良结局组(n=61) t Pmol/L) 8.32±7.21 5.35±1.23 - 0.002mol/L) 19.08±17.84 10.58±3.01 - <0.001IU/ml) 0.54±0.78 1.12±1.11 - <0.001ng/ml) 44.11±79.34 34.16±76.63 0.746 0.457

ROC曲线,不良妊娠结局,ROC曲线


甲亢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 值<0.05,OR 值为 1ol/L,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增加 0.108 倍。见表 2-6。表 2-6 不良妊娠结局的多因素分析Table 2-6 Univariate analysis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B S.E Wald P OR 0.102 0.046 5.043 0.025 1.108 -0.413 0.224 3.394 0.065 0.662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 ROC 曲线 ROC 曲线,,FT4 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66757,P<0.001),最佳诊断分界值为 14.2pmol/L 时,诊断的灵敏别为 0.405、0.918 和 0.621。详见图 2-7、表 2-7-1、2-7-2。
【学位授予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14.2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连冬梅;黄海洲;高添艺;;北海地区正常孕妇不同孕期甲状腺激素的参考值范围[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年10期

2 杨莉;;孕妇检测甲状腺功能的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3年27期

3 崔霞;;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治[J];黑龙江医药;2011年01期

4 单忠艳;;甲状腺疾病与妊娠[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20期



本文编号:2706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06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