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延伸野放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6 13:35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EFRT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67例,中位年龄53岁,采用延伸野调强放疗技术,外照射总剂量45-50.4Gy/25-28次,6-7周,腹主动脉旁和盆腔内阳性淋巴结同步加量至60Gy,54例(80.6%)患者放疗期间行同步增敏化疗,13例(19.4%)患者行单纯放射治疗,外照射结束后在CT引导下行宫旁组织间插植放疗,剂量为30-36Gy/5-6次。放疗结束后35例患者行4-6周期TP方案序贯化疗,我们使用Kaplan Meier法计算OS及PFS,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截至末次随访,存活病人54例,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6-51),53名患者达到CR,14名患者达到PR,无PD及SD,共29例(44%)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单纯局部复发13例(28%),局部复发合并远地转移5例(7.4%),单纯远地转移11例(16%)。患者3年OS,PFS分别为65%及44%。疗效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同步化疗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3-4级急性及迟发性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7%,7.4%。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行EFRT是有效的,放疗期间给予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7.33
【图文】:

腹主动脉,肿大淋巴结,放射治疗计划


图 2.1 位于腹主动脉左侧的肿大淋巴结体外放射治疗采用 6MV 直线加速器(VARIAN)进行治疗,患者均采用双手交叉置于额上握住固定杆,采用真空垫固定,CT 扫描范 T10 上缘,下界坐骨结节下缘 2cm。CTV 包括子宫、宫颈、道(根据阴道受侵情况决定)、盆腔淋巴结引流区及腹主动结引流区,PTV 为临床靶区外扩 8mm。放射治疗计划采用 6M 线 加 速 器 6 ~ 9 野 等 中 心 子 野 优 化 照 射 , 处 方 剂 量PTV50.4Gy,1.8Gy/次,5 次/周,共 6-7 周,腹主动脉旁和盆性淋巴结同步加量至 59.92Gy。危及器官(OAR)剂量体积限

腹主动脉,放射源,植针,进针角度


图 2.2 腹主动脉旁靶区近距离放疗高剂量率后装治疗组:采用放射源 192Ir 高剂量率后装治疗剂量达 40Gy 后行腔内后装治疗(后装当日不行盆腔外照射/次,2 次/周,共 5-6 次。插植放疗组:盆腔外照射结束后插植放疗,术者根据患者的宫腔深度放置腔内金属管施源器和影像学资料确定肿瘤的大小及侵犯情况,进而确定进针的植针的数量,通过实时 CT 引导下的图像校正进针角度及深度,后采用放射源 192Ir 高剂量率后装治疗,6Gy/次,2 次5-6 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岩;葛莹;陈志深;于雷;贾晓晶;;妇科肿瘤伴腹主动脉旁淋巴节转移IMRT靶区勾画探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7年06期

2 张家华;葛龙;田金徽;李金龙;杨克虎;;PET/CT和CT诊断宫颈癌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间接比较的Meta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1期

3 马莹;白萍;戴景蕊;章文华;朱正;;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CT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2716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16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5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