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与目的在全球妇女中,子宫颈癌是与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据统计,仅2012年就有约265700名女性死于子宫颈癌。这些妇女绝大多数来自世界欠发达地区,其发病率占全球发病率的85%。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子宫颈浸润癌(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ICC)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一组病变,近年来提出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观点,与子宫颈细胞学的Bethesda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cervical cytology,TBS)有很好的对应性,LSIL包含CINⅠ和乳头状不成熟化生(papillary immature metaplasia,PIM),而HSIL包含CINⅡ和CINⅢ,尽管在病理学及临床上此术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为了方便,临床医生仍多用CIN。大部分的LSIL患者病变可自然消退,高级别CIN即HSIL的妇女患子宫颈癌的风险则大大增加。子宫颈癌通常可以通过筛查和治疗癌前病变来预防,因此CIN的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子宫颈肿瘤的关键步骤。近年来通过子宫颈癌筛查的广泛推广及应用,如细胞学检查、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查、阴道镜、宫颈活检等筛查,可以对CIN及子宫颈癌进行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子宫颈癌在我国的总体死亡率已经在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CIN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子宫颈癌仍有很高的发病率。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其操作简单,创面小,有效,但作为一种诊断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是有限的。宫颈锥切术的术后病理是诊断CIN及子宫颈癌的金标准,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行冰冻切片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病理结果,对宫颈病变组织局部切除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估阴道镜宫颈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早期子宫颈癌方面的价值以及宫颈锥切术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的必要性。资料与方法搜集整理2017年8月-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可疑微浸润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在术前都已完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包括在我院门诊阴道镜室行宫颈活检后送我院病理科确诊,以及在外院行阴道镜活检取得的病理切片经我院病理科会诊后诊断为CIN或怀疑浸润性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以下条件:有性生活史,非妊娠期,无子宫切除史。患者年龄为19-64岁,平均年龄(38.5±8.47)岁。患者入院时的主诉主要包括宫颈排癌筛查时发现异常、阴道接触性出血、白带异常和月经不调。对这14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02例是从2017年8月-2018年7月于我科住院的患者宫颈锥切后的组织术中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其余41例是2018年8月-2018年10月住院的患者直接送常规病理检查。通过自身对比的方法,分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病理结果、宫颈冷刀锥切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结果、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常规病理及全子宫切除术后常规病理,对比得出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差异,并比较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常规病理的符合率。结果1.143例患者在行阴道镜多点活检前已完善TCT检查的共108例,其中结果异常的有83例,阳性率76.85%(83/108),假阴性率23.15%(25/108)。完善HPV检测的有128例,其中HPV阴性者4例,阳性124例,敏感度96.88%(124/128),假阴性率3.12%(4/128),单一一种HPV感染率为65.32%(81/124),多种HPV同时感染率为34.68%(43/124)。排在前五位的HPV类型分别为HPV16(62.10%)、HPV58(16.13%)、HPV18(9.68%)、HPV52(7.26%)、HPV33(5.65%)。2.宫颈锥切术术后常规病理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的共93例,总体符合率65.03%,不符合者50例(34.97%),其中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较阴道镜下活检结果升级11例(7.69%),降级39例(27.27%)。3.宫颈锥切术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42.16%(43/102),术后较术中病理升级的为55.88%(57/102),降级1.96%(2/102)。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两者在α=0.05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与术后常规结果病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4.宫颈锥切术术后切缘或锥顶病变残留的共18例,术后常规病理显示切缘阳性率为7.62%(11/143),锥顶阳性率为4.90%(7/143)。11例切缘阳性的患者中有7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一致,4例术中未见异常而术后检查切缘升级为阳性病变;7例锥顶阳性的患者中有4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一致,3例术中未见异常而术后检查锥顶升级为阳性病变;暂未发现术中冷冻病理切缘或锥顶阳性的术后降级为慢性炎的患者。结论1.阴道镜宫颈多点活检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早期子宫颈癌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2.宫颈锥切术既是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3.宫颈锥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可作为术中参考,但仍需以术后常规病理为最终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7.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瑜群;丁净;;冷刀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水电医学;2008年02期
2 王雪利;曹文荣;;120例宫颈锥切术后再次手术病例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年19期
3 顾卉晴;;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7年03期
4 万敏;王倩;;派特灵用于减少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7年04期
5 赖爱鸾;;宫颈锥切术后切缘呈阳性的临床处理建议[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年01期
6 唐祖芝;洪叶;;早期宫颈锥切术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22期
7 王菊;;改良宫颈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8 陈峥峥;赵卫东;雷蕾;周颖;万安;沈国栋;胡卫平;孙芳林;张爱君;;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行宫颈锥切术105例分析[J];安徽医学;2015年05期
9 黄琳琳;;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患者临床处理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年29期
10 殷新明;朱莉;朱小兰;;碘仿纱条对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组织中炎症恢复的影响[J];健康之路;201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俊丽;王爱云;;宫颈锥切术前术后护理41例[A];河南省肿瘤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2 辛虹;;宫颈锥切术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A];第五届环渤海围产医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四次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黄彩云;;冷刀宫颈锥切术后不同止血方法的效果观察[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学术研讨会综合刊[C];2014年
4 陈兰兰;朱艳;徐俊;;宫颈锥切术后发生抗NMDAR脑炎一例[A];第四届全国痴呆与认知障碍学术研讨会及高级讲授班论文汇编[C];2015年
5 卢红鲜;陈亚侠;万小云;吕卫国;谢幸;;CINⅢ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因素及处理[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李雪;金木兰;宋学红;刘洋;曹R
本文编号:2767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6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