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4 12:03
【摘要】:背景与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i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约5%~12%~([1])。该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1])。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的高血压和蛋白尿的综合征,或无蛋白尿,但存在多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如血小板计数减少、肝肾功能不全、肺水肿和脑血管意外等。目前认为,子痫前期的根本病因是胎盘缺血,且与应激反应、炎症反应、血管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有关,最终导致孕妇的妊娠生理状态改变,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及其他系统功能紊乱等临床表现~([2])。其病理是孕妇全身小血管痉挛,管腔狭窄,造成周围血管阻力大,部分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修复聚集并释放TXA2等因子使血管收缩,形成恶性循环,出现高血压、蛋白尿、血栓及脏器供血不足等一系列症状。目前,子痫前期治疗方案有限,重点在于预防子痫发生、控制急性高血压与及时分娩,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将胎儿和胎盘娩出~([3])。因此,子痫前期的早期预防非常重要,尤其是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关键是孕前或早孕期及时发现隐匿疾病并及时干预,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隐匿性肾病、血液高凝状态等,其药物治疗根本是对应性治疗母体基础病理状态,针对不同的目标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两重性。小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子痫前期,在加拿大及英国的一些专业学术指南中早有提及~([4-6])。近年来,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中华医学会等均将孕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列入指南~([7-8])。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TXA2的形成,达到减轻血管收缩、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作用,从而减轻高血压、蛋白尿及器官脏器缺血的相关症状。已有文献报道,阿司匹林在亚洲人群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性是由于环氧化酶1、糖蛋白IIIa、嘌呤能受体P2Y等基因多态性所致~([9])。虽然目前对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子痫前期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各临床指南指定的治疗剂量及治疗起止时间各有不同,尚缺乏对亚洲人群的多中心、大样本调查资料,来指导我国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临床预防及治疗,阿司匹林用于亚洲与非亚洲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治疗效果有无区别尚不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预防作用及对亚洲及非亚洲孕妇的作用有何不同。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1.1选取文献标准: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语种为中文或英文。1.2文献研究对象:(1)均为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措施:(2)所有研究对象中实验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d。对照组进行安慰剂、空白对照等处理;(3)结局指标包括子痫前期、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剖宫产、围产儿死亡率比较、妊娠期高血压及胎盘早剥等。2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2.1由两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筛查,然后将结果实施交叉核对,当对文献意见不一致时,与第三名研究者共同讨论决定或由第三名研究者决定。2.2对纳入研究的所有文献按照改良过的Jadad Scale量表进行评估,低质量文献分数为1-3,高质量文献分数为4-7分。3资料提取利用文献提取量表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提取,包括:作者、发表年份、干预措施、结局指标、孕龄、随访等。4统计学处理运用Cochrane协作网Meta软件RevMan5.3对数据实施统计分析。利用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用χ~2检验对纳入文献间异质性进行定性分析,并用I~2定量对异质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及质量评价对上述中英文数据库在1980年1月至2017年1月时间跨度范围内的文献进行检索,最终纳入符合研究的文献36篇,其中英文文献30篇,中文文献6篇,纳入总人数32241例。纳入研究的质量评分均高于5分,均为高质量研究。2荟萃分析结果荟萃分析总体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组子痫前期发生率降低(OR=0.73,95%CI:0.61~0.88,P0.05);阿司匹林组早产发生率降低(OR=0.67,95%CI:0.55~0.81,P0.05);阿司匹林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降低(OR=0.86,95%CI:0.79~0.95,P0.05);阿司匹林组围产儿死亡率降低(OR=0.81,95%CI:0.69~0.95,P0.05);阿司匹林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减低(OR=0.46,95%CI:0.29~0.75,P0.05);口服阿司匹林并不能增加剖宫产率(OR=1.00,95%CI:0.93~1.07,P=0.92);口服阿司匹林并不能降低胎盘早剥发生率(OR=1.02,95%CI:0.82~1.28,P=0.84)。亚组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亚洲人种和非亚洲人种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OR=0.21,95%CI:0.13~0.34,P0.05;OR=0.85,95%CI:0.73~0.99,P=0.03);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亚洲人种和非亚洲人种高危孕妇早产发生率(OR=0.31,95%CI:0.19~0.49,P0.05;OR=0.76,95%CI:0.63~0.91,P0.05);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亚洲人种和非亚洲人种高危孕妇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OR=0.32,95%CI:0.18~0.57,P0.05;OR=0.89,95%CI:0.81~0.98,P=0.02);在亚洲人种和非亚洲人种高危孕妇剖宫产指标上,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并不能增加剖宫产率(OR=0.88,95%CI:0.66~1.18,P=0.40;OR=1.00,95%CI:0.93~1.08,P=0.91);在亚洲人种和非亚洲人种高危孕妇胎盘早剥指标上,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并不能降低胎盘早剥发生率(OR=1.07,95%CI:0.44~2.58,P=0.89;OR=1.02,95%CI:0.81~1.28,P=0.86);口服阿司匹林并不能降低亚洲人种围产儿死亡率(OR=0.56,95%CI:0.15~2.08,P=0.39),但可以降低非亚洲人种的围产儿死亡率(OR=0.81,95%CI:0.70~0.95,P=0.01);口服阿司匹林并不能降低非亚洲人种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OR=0.66,95%CI:0.38~1.15,P=0.14),但可以降低亚洲人种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OR=0.25,95%CI:0.14~0.43,P0.05)。结论1孕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子痫前期高危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且不一定增加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剖宫产率及胎盘早剥发生率。2对于围产儿死亡及妊娠期高血压两个结局指标,孕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亚洲与非亚洲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疗效不同。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14.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青贞;漆倩荣;徐望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年12期

2 彭峰;孙智勇;;NF-κB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亲所生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年35期

3 张晓波;贾红梅;汪颖南;谢俊玲;顾依群;;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178例胎盘临床病理学观察[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年12期

4 任为;肖梅;;不同病因医源性早产的围生儿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年10期

5 徐婷婷;邓春艳;周凡;黄桂琼;王晓东;;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人群预防效果的系统评价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年05期

6 任为;肖梅;;子痫前期早产的围产儿结局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7 张雅琪;吴媛媛;刘海意;乔福元;;缺氧调控滋养细胞MMP-9/TIMP-1表达及侵袭能力的体外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年02期

8 韩磊;张欣;李力;;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对肾脏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2年02期

9 赵应梅;肖丽萍;胡花;杨晓宁;许依群;郭丽梅;;睡前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J];生殖与避孕;2012年05期

10 张立军;韩玉环;韩玉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可溶性内皮抑素、内皮素-1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琼;子痫前期缺氧滋养细胞通过分泌sFlt-1下调VEGF导致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3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93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