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SNP微阵列检测稽留流产组织绒毛染色体异常

发布时间:2017-05-03 11:04

  本文关键词:SNP微阵列检测稽留流产组织绒毛染色体异常,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采用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法与SNP微阵列技术对稽留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查找稽留流产的遗传学病因,为指导孕妇再次妊娠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方法与材料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40例,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32.4±5.4)岁。行人工流产术获取流产绒毛组织。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包括:有闭经史;有腹痛、阴道流血症状;血、尿HCG阳性;经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及内分泌激素检测等确诊为稽留流产。随机选取因计划外妊娠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30.9±2.3)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取30mg的流产绒毛组织,其中15mg绒毛,用眼科小剪将其剪成糊状装入离心管中,加0.25%typsion EDTA(GIBCO公司)3ml于37℃摇床中振荡消化,再加入1ml小牛血清终止消化,离心。将沉淀加入装有4ml培养基(GIBCO公司)的培养瓶中培养2-3天。进行换液并转瓶继续培养3-5天。加入0.125%胰酶2.5ml进行消化,再低渗、预固定、固定进行收获、制片、姬姆萨液中染色显带。然后,进行核型分析,计数30个核型,分析5个,异常的核型计数加倍。再取15mg左右绒毛组织,采用酚-氯仿的方法提取绒毛DNA,测定DNA模板的浓度及纯度,严格按照实验流程采用Illumina Human CytoSNP-12芯片对提取的绒毛DNA进行SNP微阵列检测。结果1绒毛培养结果稽留流产组共40例患者,其中绒毛培养成功29例,培养成功率为72.5%(29/40)。对照组60例,绒毛培养成功50例,培养成功率为83.3%(50/60)。2核型分析结果在培养成功的29例流产绒毛中,发现核型异常的有10例,异常率为34.5%(10/29)。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7例,包括三倍体1例,三体型6例,分别涉及9、14、15、16和22号染色体。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其中No.18病例10号长臂多出一条带,且通过核型分析无法确认其来源,另外2例异常分别为1例平衡易位,1例环状染色体。对照组核型均正常。3 SNP微阵列技术检测结果稽留流产组40例患者,SNP微阵列技术均检测出分子核型,成功率为100%(40/40)。发现异常分子核型16例,检出率为40%(16/40)。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2例,六倍体1例,三倍体1例,三体型10例,涉及2、9、14、15、16、21和22号染色体,其中6例与绒毛培养结果一致,而4例是绒毛培养未成功的。染色体结构异常为4例:No.18病例10号染色体发生重复;No.6病例同时发现了9号染色体的微重复和20号染色体微缺失;No.15病例3号染色体及No.22病例12号染色体发生UPD;No.6病例、No.15病例及No.22病例应用绒毛培养核型分析法均未发现结构异常。而绒毛培养核型分析发现的平衡易位和环状染色体,由于没有微缺失和重复,在SNP微阵列检测中的结果是正常的。对照组分子核型均正常。4统计学分析结果绒毛细胞培养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70,P0.05)。本研究绒毛培养的成功率为79.0%,而SNP微阵列检测技术的成功率为100%,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54,P0.05)。结论SNP微阵列检测技术准确率高,特异性强,在检测稽留流产遗传学病因方面,具有绒毛细胞培养核型分析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查找稽留流产病因,指导下次妊娠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证据。
【关键词】:稽留流产 绒毛细胞 核型分析 SNP微阵列技术 染色体异常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4.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缩略语11-12
  • 前言12-17
  • 研究现状、成果13-16
  • 研究目的、方法16-17
  • 对象和方法17-20
  • 1 研究对象17
  • 2 研究方法17-20
  • 2.1 绒毛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法检测稽留流产组织绒毛17-18
  • 2.2 SNP微阵列技术检测稽留流产组织绒毛18-19
  • 2.3 统计处理19-20
  • 结果20-32
  • 1 绒毛培养及核型分析结果20-23
  • 1.1 绒毛培养结果20
  • 1.2 核型分析结果20-23
  • 2 SNP微阵列技术检测结果23-29
  • 3 绒毛培养及核型分析与SNP微阵列技术检测结果比较29-32
  • 讨论32-42
  • 1 稽留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32-35
  • 2 检测稽留流产胚胎方法比较35-42
  • 2.1 绒毛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法35-36
  • 2.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36-37
  • 2.3 基于微阵列的基因组拷贝数量分析技术37-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8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8-49
  • 附录49-50
  • 综述 稽留流产病因及绒毛染色体检测的研究现状50-63
  • 综述参考文献58-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寅;太史婧华;荆洪英;国玉芝;张志国;;CYP1B1 SNP rs1056827,rs1056836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联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年05期

2 李阳洋;章勤;;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现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年06期

3 刘凤桥;张卓;陈林兴;;稽留流产的相关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王琳;袁学华;陈秀兰;;联合应用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及aCGH技术检测胎儿额外小标记染色体[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年10期


  本文关键词:SNP微阵列检测稽留流产组织绒毛染色体异常,,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42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d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