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状况和主要的人口学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重庆、太原、成都作为研究现场,选择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服务场所(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纳入所选场所内共8 280名16~49岁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最近1年5种常见生殖道感染症状至少出现1种的调查对象占18.51%,出现过阴道/尿道异常分泌物的比例最高,为9.89%,其次为下腹痛,占9.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比较,女性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OR=2.284,95%CI=2.022~2.579);与已婚比较,离婚或丧偶者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低(OR=0.639,95%CI=0.472~0.865);与小学及以下学历比较,高中/技校(OR=0.803,95%CI=0.654~0.988)、大专(OR=0.634,95%CI=0.491~0.820)、本科及以上(OR=0.682,95%CI=0.507~0.916)者患病率较低;与农业户口相比,非农业户口患病率较低(OR=0.684,95%CI=0.591~0.790)。结论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女性、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低学历以及农业户口是其可能的危险因素。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市计划生育指导所;山西省生殖保健技术服务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 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32B08)
【分类号】:R711.3
【正文快照】: 生殖道感染是发生在生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据估计,世界上每天新患艾滋病、梅毒、淋病等生殖道感染的人数超过100万[1]。作为世界上人口数最多的国家,中国最近几十年的生殖道感染患病人数不断上升[2]。生殖道感染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及时治疗,还可导致不孕、早产、宫颈癌等[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昌亚;曲蓓蕾;井明霞;;我国生殖道感染妇女就医行为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6期
2 郭素芳,Oratai Rauyajin,Vanawipha Pasandhanatorn,Thawatchai Boonchote,王临虹;农村生殖道感染妇女的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1年04期
3 郭素芳,古丽娜尔,鲍月琴;生殖道感染妇女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06期
4 张红杰,高淑云,岑阳,李凤良,曾光;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07期
5 肖绍博;依法开展生殖道感染防治工作——在全国生殖道感染防治学术交流暨研讨会开幕式的讲话[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年09期
6 曾光;迎接生殖道感染防治工作的春天——在全国生殖道感染防治学术交流暨研讨会闭幕式的总结报告[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年09期
7 吴海燕,闫素文,齐倩,孟培,王梦醒;993例生殖道感染结果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S1期
8 李树英,谢小玲,冼沛莲;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151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9 张红杰,刘梅云,陈占良,刘凤阁;山区生殖道感染妇女治疗依从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01期
10 张幼红;少女生殖道感染的防治[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平;;东峨镇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A];玉溪市第六届妇产、妇幼、计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黄爱军;;转变生殖道感染防治理念 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凌宗欣;刘霞;项春生;;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屏障[A];2011中国妇产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学术年会暨生殖健康讲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4 戴美洁;周铁丽;张鸿翔;王赛芳;;女性体检人群生殖道病原体的分布[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杨立舫;;生殖道感染(RTI)防治概述(提纲)[A];江苏省性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袁少英;卢玉忠;覃湛;张兆磊;王伟光;李慎果;;针挑治疗生殖道感染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7 陈栋;邓列华;章岳娟;陆涛;王婕玲;李克俭;潘瑞玲;;不育不孕症与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谭明秀;胡桂娟;;规范化健康教育在衣原体、支原体生殖道感染者的应用[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乌毓明;;孕期感染性疾病与生殖道感染[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10 杨立舫;;对健康教育在生殖道感染(RTI)防治中定位的思考与实践[A];江苏省性学会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佳琳;生殖道感染四大认知误区[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王娅妮;山东六成已婚妇女存在生殖道感染[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凤鸣;女性莫忽视生殖道感染[N];大众卫生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杨珂;避免生殖道感染关键在预防[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5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 周大国;生殖道感染与不育[N];扬州日报;2006年
6 付东红;生殖道感染患病率高达57.1%[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生殖道感染防治试点项目启动[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张昊华;生殖道感染亟待规范化治疗[N];健康报;2009年
9 广州军区总医院中医男科医学博士 黄清春;生殖道感染易致男性不育[N];广东科技报;2001年
10 滕洁;衡阳市全面开展生殖道感染免费普查[N];衡阳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宜娥;孕期生殖道微生物组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秀军;安徽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3 张颖;多水平模型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研究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王红;α-galactosylceramide活化NKT细胞在宿主抗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燕燕;合肥市娱乐场所年轻女性流动人群重复流产及生殖道感染状况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丁书姝;某地农村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效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阮伶俐;中国中西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范文燕;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效果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孙瑞婧;长沙市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葛晓娇;安徽省淮南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高攀;安徽省蚌埠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况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8 沈琼;安徽省淮北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红枫;沙眼衣原体E血清型的小鼠生殖道感染模型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10 刘娟;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对围产结局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45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