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空气颗粒物暴露与早产
本文关键词:妊娠期空气颗粒物暴露与早产
更多相关文章: 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TSP) 可吸入颗粒物(PM) 细颗粒物(PM.) 早产
【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孕妇妊娠期颗粒物暴露可通过母体影响胎儿的发育,导致早产、低出生体重、胎儿生长受限和潜在的不良心血管和呼吸道结局。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且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主要几种颗粒物人体暴露来源和其对早产影响及生物学机制作一简要综述,为控制空气污染和减少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以及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提供基础依据。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安徽人口健康与优生省级实验室;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和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所;
【关键词】: 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TSP) 可吸入颗粒物(PM) 细颗粒物(PM.) 早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30068;81373012)
【分类号】:R714.21
【正文快照】: 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gency,EPA)对颗粒物的定义为空气动力学直径≤100μm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articles less than 10μm in aerodynamicdiameter,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禹;周向东;;扬尘可吸入颗粒物对大鼠支气管肺组织致炎作用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杨幼明,周国栋,蒋宗培,项友昌;某住宅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资料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6年04期
3 何公理,曹守仁;砷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分布[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9年05期
4 孙鹏;旅馆可吸入颗粒物背景值测定[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1年03期
5 ;无法躲避的“可吸入颗粒物”[J];养生大世界;2006年08期
6 曲建翘;;危险的“可吸入颗粒物”[J];抗癌之窗;2009年02期
7 王佳琳;可吸入颗粒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J];今日科技;2001年09期
8 王臻,王辰;可吸入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危害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年04期
9 纪玉玲,江婷;浅谈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规律[J];中国疗养医学;2004年05期
10 付晓娟;邵龙义;刘昌凤;李慧;;可吸入颗粒物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玺璞;章鹏飞;许继云;米建春;;可吸入颗粒物研究中的实验方法[A];第十五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刘宁微;马雁军;张菁;;可吸入颗粒物引发的沈阳冬季污染过程研究[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3 傅巍;蔡九菊;董辉;张亚田;;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控制技术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小刚;李海滨;向银花;赵增立;陈勇;;废弃物燃烧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排放特性研究[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学敏;庄马展;王坚;曹超;;主因子分析法在厦门市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上的应用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洪盛茂;焦荔;包贞;;杭州市区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受气象因素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晋;;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健康损失价值估算[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李晋;;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健康损失价值估算[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玉鑫;陈旭;汪庆华;查良镇;;可吸入颗粒物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李炬;张晓玲;徐晓峰;徐静;曹晓彦;;北京局地环流对可吸入颗粒物影响观测试验[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关良;车内可吸入颗粒物超标严重[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记者 王晓雁;5年内可吸入颗粒物须降12%[N];法制日报;2013年
3 陶昕;可吸入颗粒物有哪些危害[N];南充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胡军;解读可吸入颗粒物[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5 张淼淼;“可吸入颗粒物”:成兑现奥运承诺的最大难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静 葛涛;可吸入颗粒物 沼气燃料电池国际合作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本报通讯员 夏杰 杨智;带来洁净的空气[N];中国气象报;2009年
8 陈菲;不可小视档案馆中的可吸入颗粒物[N];中国档案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秦维 采写整理;将可吸入颗粒物列入约束性指标[N];团结报;2011年
10 记者 彭玮蔚;长沙可吸入颗粒物创低值[N];长沙晚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强华;南京市工业和商业区域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圆圆;基于遥感与模式技术的华东地区可吸入颗粒物预报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潘峰;车内可吸入颗粒物热运动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姚刚;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声波团聚[D];东南大学;2006年
5 刘彦飞;哈尔滨市可吸入颗粒物物理化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陈飞;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解析及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慧敏;北京可吸入颗粒物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玲琪;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铅含量的测定[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秦传高;徐州市区可吸入颗粒物的源解析及街道扩散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马静颖;可吸入颗粒物的静电迁移行为及其理化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易帆;城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杨荣清;高梯度磁场中磁性可吸入颗粒物动力学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李清平;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康明;可吸入颗粒物声波分离的数值模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光辉;槽道内可吸入颗粒物近壁运动的直接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5年
10 陈淳;室外可吸入颗粒物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D];清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4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9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