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P-2与Parafibrom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本文关键词:SHP-2与Parafibrom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宫颈癌 SHP-2 Parafibromin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60例宫颈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HP-2和Parafibromin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索SHP-2与Parafibromin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为宫颈癌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SHP-2蛋白及Parafibromin蛋白在60例宫颈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二者在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SHP-2与Parafibromin在宫颈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各自与血液SCC水平的相关性,P㩳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显示SHP-2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5.0%(39/60),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率为10.0%(2/20),二者比较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肌层浸润组阳性率76.2%(32/42)、无肌层浸润组阳性率38.9%(7/18),两者比较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HP-2在Ⅰ(Ⅰa、Ⅰb)期、Ⅱ(Ⅱa、Ⅱb)期病例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4%(15/31)、82.8%(24/29),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HP-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阳性率为84.6%(11/13),在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阳性率为59.6%(28/47),两者比较P=0.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分化程度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低分化组83.3%(15/18)、中分化组53.3%(16/30)、高分化组66.7%(8/12),三组比较P=0.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分化组与中分化组比较P=0.6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比较P=0.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比较p=0.0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例宫颈癌中含53例鳞癌(阳性35例),7例腺癌(阳性4例)。shp-2与血液sc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r=0.220,p=0.091,尚不能认为二者具有相关性。parafibromin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但在部分宫颈癌组织细胞质中也有阳性表达,表达程度弱于细胞核。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100%(20/20),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90.0%(54/60),两者比较p=0.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Ⅰ(Ⅰa、Ⅰb)期、Ⅱ(Ⅱa、Ⅱb)期病例中阳性率分别为:87.1%(27/31)、93.1%(27/29),p=0.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rafibromin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92.3%(12/13),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89.3%(42/47),两者比较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分化程度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低分化组83.3%(15/18)、中分化组93.3%(28/30)、高分化组91.7%(11/12),三组比较p=0.5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分化组与中分化组比较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比较p=0.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比较p=0.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rafibromin在有肌层浸润组阳性率85.7%(36/42)、无肌层浸润组阳性率100%(18/18),两者比较p=0.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例宫颈癌中含鳞癌53例(阳性47例),7例腺癌全为阳性。parafibromin与血液sc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r=-0.011,p=0.993,尚不能认为二者具有相关性。shp-2与parafibromin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r=0.221,p=0.089,尚不能认为二者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1.shp-2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较正常宫颈组织明显上调,在肌层浸润组阳性率较无肌层浸润组上调,Ⅱ期病例阳性率较Ⅰ期病例上调,提示SHP-2在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2.Parafibromin在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均为高表达,宫颈癌组阳性率低于正常宫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Parafibromin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关系不明确,应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3.SHP-2与Parafibrom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宫颈癌 SHP-2 Parafibromin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学位授予单位】:川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33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4
- 材料与方法14-19
- 结果19-26
- 讨论26-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41
- 综述:SHP-2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41-55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55-56
- 个人简历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巍;徐为人;;SHP-2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9期
2 蔡洪科;邓甬川;;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5期
3 王凤玫,刘厚奇,刘善荣,汤淑萍,杨玲,冯根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乳腺癌细胞移动及粘附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3年04期
4 庞晓斌;刘永真;谢欣梅;李晓婷;赵清辉;杜冠华;;人源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05期
5 张凤英;余科科;李菲菲;霍寅萍;郑红;瞿成奎;汪思应;;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促进白细胞黏附和迁移的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董玉娥,沈建根,孟群,潘卫利,朱永良;人乳头瘤病毒和磷酸酪氨酸,SHP-2在尖锐湿疣组织重构中的表达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10期
7 王秀丽;王齐敏;徐长庆;张力;;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293T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蛋白Caspae-8的表达[J];黑龙江医学;2006年12期
8 黄定德,陈杞,韩玲,蔡建明;γ线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中SHP-2表达及功能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4期
9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雪;SHP-2与Parafibrom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川北医学院;2016年
2 陈卓;重金属污染物氯化镉促进SHP-2突变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68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86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