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7-09-17 16:19

  本文关键词: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围绝经期综合征 激素替代治疗 谷维素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对照组采用谷维素治疗,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Kupperman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水平增加,FSH和LH水平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增加幅度更大(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安全有效,但临床治疗应把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
【作者单位】: 四川省资阳市中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 激素替代治疗 谷维素 安全性
【分类号】:R711.75
【正文快照】: 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一年)[1],此期患者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絮乱和神经心理症状,即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出汗、心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清,王玉;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激素替代治疗[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年03期

2 张东霞;;更年期综合征的心理治疗和激素代替疗法[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16期

3 梁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53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34期

4 汤春意;;小剂量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斌;;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3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年34期

2 张学勇;岳馨;邹民芳;吕艺;胡欣姝;;坤泰胶囊联合心理护理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3年06期

3 单文兰;张佩琴;;少量雌激素对更年期妇女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年01期

4 刘烨秋;胡桂英;;更年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35期

5 李艳娟;;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80例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清;豆栀片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大鼠模型药效学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1年

2 陈以君;围绝经期气郁体质与舌苔脱落细胞MI、MV及性激素、AMH、InhB关联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徐晓华;循经点穴配合高电位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赵聪伶;更年妇康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肝肾阴虚证)临床疗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董鹏挥;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灼口综合症的疗效对比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丽军;李丽君;;针刺配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40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林守清;绝经后性激素补充疗法的原则及其用药种类[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静君;肝郁体质与更年期综合征相关性的理论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艳;更年归肾丸调节雌性更年期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郑砚秋;黄秀茹;王静艳;彭宗生;郎秀荣;尚晶晶;;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治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9年24期

2 冯华;;浅谈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保健[J];中外妇儿健康;2010年11期

3 谭有妙;蔡晓玲;刘付小燕;胡彩娟;;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20期

4 陈洁平;李英强;陈术;;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06年07期

5 杨清,王玉;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激素替代治疗[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年03期

6 井激扬;谢玲;;妇舒宁贴膜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年01期

7 井激扬;刘军;;妇舒宁贴膜配伍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07年06期

8 薛惠荣;吴富菊;杨广林;周冰;;激素替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治术后42例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24期

9 李轶琳;崔满华;高双;赵丽华;;路优泰联合激素与单纯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疗效的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05期

10 孙越;;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亦冬;;卵巢切除后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A];全国中医妇科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晏爱云;余清兰;;用治未病思想指导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护理[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龚莉莉;纪律;张绍芬;;绝经早期短期激素与中药治疗对认知记忆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A];第二次全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敏;李灿东;梁文娜;李红;;围绝经期综合征证素特点的临床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夏亦冬;胡国华;;补肾疏肝法合雌激素减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7年

6 陈颖异;;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的综合认识与诊疗[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7 马X;;中药在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方面的合理应用[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围绝经期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李俊英;唐学磊;;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A];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集[C];2004年

9 梁文娜;李灿东;高碧珍;李红;杨敏;王洋;;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病理与雌性激素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邹菊华;卢惠珍;;心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的影响[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本浩;谷维素新用途[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吴梅;常服谷维素可导致脱发[N];大众卫生报;2005年

3 河北 副主任医师 龙安民;谷维素治疗功血效果好[N];家庭医生报;2005年

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 白文佩 博士;用激素替代治疗是安全的[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 白文佩 博士;激素替代治疗非一时之事[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钱进;谷维素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董卫国;谷维素可治多种胃病[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董为柏;谷维素用途广[N];保健时报;2004年

9 乔蕤琳 本报记者 郑伟;围绝经期女人如何保持魅力[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10 李华虹 乔蕤琳 本报通讯员  衣晓峰 靳万庆;让围绝经期的女人更漂亮[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顺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陈妙霞;针药结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冯娟;从肾肝心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曾华伦;针药结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生存质量及内分泌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曲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程安一;《内经》天癸学说理论及其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秦佳佳;坤宁安浓缩水蜜丸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许海;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证病例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的相关性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9 索玉平;“坤宁安”对PMS大鼠下丘脑ER及其mRNA与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尹英杰;六味地黄丸(汤)异病同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丹;长沙市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D];中南大学;2009年

2 叶慧慈;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证治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权赫同;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程度分析与有关因素的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林敏;点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刘思敏;广防风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Ⅲ期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赵晓静;导师陈莹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辑要[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崔淑子;俞募通经针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黄得禄;妇人还少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9 肖新春;益肾坤宁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方鸣;更年乐佳液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870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870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7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