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硬膜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8 00:10
本文关键词: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硬膜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人工硬脑膜 自体膜 硬脑膜缺损 硬膜修补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手术病例中,分别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自体膜进行脑膜修补术后各项临床数据,评估何种脑膜修补材料更具临床应用优势。 方法: 1.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安庆市立医院神经外科2012.9-2013.9一年间收治的55例因颅脑损伤手术需行硬脑膜修补的病例,所有病例按照以下标准选取:纳入标准:①颅脑外伤具备开颅手术指征并需行硬脑膜修补;②年龄18岁-65岁;③患者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术后能遵医嘱完成随访复查并行二期颅骨修补;剔除标准:①脑疝晚期,生命体征不稳定;②术中出现急恶性脑膨出致关颅困难;③术中无需打开硬脑膜;④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或有严重基础器质性疾病;⑤年龄18岁或65岁;⑥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⑦无术后进行门诊随访复查及后期颅骨修补的条件。 2.将所选取病例随机分为人工脑膜修补组(实验组,工组,N=29)与自体膜修补组(对照组,II组,N=26),两组术后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包括呼吸循环支持、止血、适度脱水降颅内压、营养神经、减轻血管痉挛、预防性应用抗炎及抗癫痫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肠内外营养支持等。 3.对两组术后颅内感染、脑膨出、癫痫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二期颅骨修补病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总引流量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差异,从而得出结论。 结果: 1.本组试验55例患者中,其中2例因术后严重并发症死亡,3例因社会原因放弃救治自动出院,其余50例均存活并出院,对所有存活病例均行一年随访调查,其中3例病例失访,最后共计47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其中试验组25例,对照组22例;38例于出院3-6月后返院行颅骨修补,其中试验组21例,对照组17例。 2.Ⅰ、Ⅱ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试验组颅内感染1例,脑膨出1例,皮下积液1例,癫痫发作0例;对照组颅内感染1例,脑膨出3例,皮下积液6例,癫痫发作4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颅内感染1:1例(P=1.00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膨出1:3例(P=0.32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皮下积液1:6例(P=0.04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癫痫0:4例(P=0.04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及癫痫几率方面人工脑膜组优于自体膜组。见表2 4.颅骨修补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术中出血量ML(70.28±12.42):(99.61±8.52),(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min(76.39±8.37):(90.77±12.56),(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引流量ML:(53.33±8.91):(54.23±8.86),(P=0.783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人工脑膜组优于自体膜组;见表3 结论:生物型胶原海绵人工脑膜取材方便,使用安全,能显著降低术后皮下积液及癫痫发生率,并为后期颅骨修补创造有利条件,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中硬脑膜修补较为理想的材料。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data of biological artificial dura mater and autologous membrane in the repair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Method锛,
本文编号:1438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4385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