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长期疗效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本文选题:贲门失弛缓症 切入点: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出处:《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中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Ovi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 及 CBM等数据库,搜集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10月。由2.位研究者根据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纳入的文献质量通过MINORS量表评价。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纳入21篇文献共1956例患者,均为观察性研究,其中回顾性研究12篇,前瞻性研究9篇,无RCT研究。2.POEM的安全性2.1围手术期不良事件:17篇文献1795例患者记录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描述统计结果表明,POEM术中主要并发症为粘膜小穿孔127例(7.1%),术后主要不良事件为气体相关并发症338例(18.8%),最严重并发症为食管漏(仅1例),无死亡病例。2.2术后GERD的发生率:在POEM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内,meta统计结果表明GER症状发生率为14%(95%CI:11%-18%),24小时食管PH监测GER发生率为45%(95%CI:38%-53%)。术后GERD予适量PPI均得到缓解。3.POEM的中长期疗效3.1 POEM手术技术成功率98%(95%CI:97%-99%)。平均随访时间24(7.21-39.2)个月,随访期内POEM术后总体缓解率93%(95%CI:91%-95%),术后1年、2年、3年的手术缓解率分别为 93%(95%CI:91%-95%)、93%(95%CI:87%-97%)、88%(95%CI:82%-93%)。术后1年、2年、3年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T检验,P=0.1317)。3.2随访期内术后Eckardt评分及LESP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POEM术后症状评分较术前下降6.16(95%CI:5.69-6.62)分,术后HRM测得LESP较术前下降22.37(95%CI:19.46-25.28)mmHg。[结论]目前证据表明,(1)手术安全性方面:POEM手术相关并发症多数轻微,无一死亡病例;且术后平均随访2年内GERD的发生率较低,经适量PPI治疗可缓解。(2)手术有效性方面:在POEM术后至少3年的随访期内疗效是稳健且优越的。因此,POEM安全、有效、微创,有望替代LHM成为治疗AC的"金标准"。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5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年S1期
2 黄斌,蔡洪培,张忠兵;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01期
3 陆飞鹏;中西药结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J];江西中医药;2001年03期
4 朱德礼,褚爱连;中西医结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年04期
5 路小玲,陈忠玉;贲门失弛缓症误诊1例[J];四川医学;2002年09期
6 苏海燕,王邦茂,刘文天,杨玉龙,吕宗舜,姜葵,张洁,方维丽,汪培山,李海欣;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病因的回顾性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S1期
7 苏海燕,刘文天,王邦茂,杨玉龙,吕宗舜,姜葵,张洁,方维丽;贲门失弛缓症治疗疗效的对比观察[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S1期
8 孟繁萍,孙春梅,裴惠兰;儿童贲门失弛缓症1例[J];黑龙江医学;2003年10期
9 吴耀光,孙玉桂;贲门失弛缓症44例肺功能改变的临床分析[J];护理研究;2003年14期
10 袁鹤鸣,张国政,何池义,汪玉兰,吴万春,韩真;经内镜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扩张持续时间的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虞洁;郭继中;;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策略[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焰;宋震亚;唐训球;钱可大;杜勤;;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张宏博;吴开春;丁杰;樊代明;;内镜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的前瞻性研究-附415例随访观察结果[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5年全国胃肠激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野;王俊峰;杨春文;徐进志;张学峰;;复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5 李弼民;朱萱;钟名荣;刘志坚;吕农华;徐萍;喻国花;何怀纯;陈幼祥;;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治疗10年回顾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6 朱敬松;王传平;宋静;;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76例结果分析[A];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国家级介入诊疗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朱敬松;王传平;宋静;;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76例结果分析[A];第二届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5年
8 胡晓钢;;大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5例体会[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孙桂华;李有志;黄小让;曾海平;张连军;;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竺杨文;王跃东;谢志杰;;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2006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君;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腹腔镜手术有优势[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2 江苏南京明基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王寿九 刘洋 程守勤整理;两法合一治贲门失弛缓症[N];健康报;2009年
3 高国起;贲门失弛缓症治疗有高招[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齐贺彬 徐慧媛;贲门失弛缓症证治探讨[N];健康报;2006年
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姚礼庆 周平红 陈惠芬 整理;经口内镜技术根治贲门失弛缓症[N];健康报;2010年
6 于磊 宫小飞;北京同仁医院完成全国首例3D腹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N];光明日报;2013年
7 靖九江;贲门失弛缓症腹腔镜治疗有优势[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保健时报特约记者 陈惠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新招[N];保健时报;2010年
9 高国起;应用胸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周嵘;贲门失弛缓症的中医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汤小伟;粘膜下隧道内镜技术用于治疗贲门失迟缓症与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系列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2 徐恩斌;乙酰胆碱酯酶基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3 任渝棠;贲门失弛缓症饮热水治疗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4 宁守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转移治疗实验性贲门失弛缓症[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5 崔钊;超声内镜及定时吞钡检查在贲门失弛缓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D];复旦大学;2013年
6 刘庆森;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彩凤;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毛艳会;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期疗效分析[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3 马蓉霞;经口内镜下食管环形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评价[D];兰州大学;2015年
4 俞海艳;改良后的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胡万辛;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30例贲门失弛缓症疗效观察及随访[D];山东大学;2016年
6 任博宇;姜树民教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验撷英[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马晓冰;内镜下贲门失弛缓症治疗史对POEM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影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8 李婉君;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9 王泽宇;IL-17、IL-22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血清及食管下括约肌中的表达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10 沃静波;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44例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疗效观察[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53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65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