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恩必普软胶囊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6:20

  本文关键词:恩必普软胶囊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进一步观察国家一类新药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软胶囊)对中度急 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144例脑梗患者死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研 究(Ⅰ组),其中用药组每次口服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200mg,4次/d,1个疗程为20d;对照组用 安慰剂替代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299例患者进行多中心开放研究(Ⅱ组),服药方法同Ⅰ组用 药组。两组患者基础用药均为复方丹参注射液。 结果 Ⅰ组和Ⅱ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1%和 63.9%,治疗后第11天和第2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和生活能力状态量表的评分较治疗前,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肝功能异常,以丙氨酸氨 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和中度升高为主,Ⅰ组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 1.4%,Ⅱ组为8.7%。停药后,ALT和AST均可恢复至正常水平。1例患者用药3d后出现腹泻,停 药后症状消失。 结论 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疗效显著,不良反 应可逆,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关键词】脑缺血 卒中 dl-正丁基苯酞软胶囊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活性成分为dl 3 正丁基 苯酞(恩必普软胶囊,Butylphthalide或Dinbente) 是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其左旋体存在于芹菜籽中。 多年的动物实验研究证明,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 可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和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缩 小局灶性脑缺血后的梗死灶,保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年05期

2 冯亦璞,孙亚丁,陈宝泰,叶刚,曾贵云;小鼠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改变和药物的作用[J];药学学报;1989年02期

3 冯亦璞,胡盾,,张丽英;丁基苯酞对小鼠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1995年10期

4 刘小光,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部脑缺血大鼠行为和病理改变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1995年12期

5 林建峰,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部脑缺血大鼠神经元迟发性损伤及细胞内钙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6年03期

6 熊杰,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灶型脑缺血再灌大鼠脑hsp70mRNA和c-fos时相表达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8年06期

7 熊杰,冯亦璞;丁基苯酞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秉环,陆智慧;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脑梗死48例报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2 高先凤;;川芎嗪穴位注射对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3 刘耀东;孙丽萍;;丹参酮注射液和疏凿饮子对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4期

4 许仲文;王永;;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08年01期

5 苏东升,杨红,钟平;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疗效研究[J];安徽医药;2001年03期

6 刘俊,杨玉红;控制高血糖与急性脑梗死预后[J];安徽医药;2005年11期

7 黄川;朱永磊;沈小舒;郑玉冰;;腕踝针结合中低频混合电疗治疗偏瘫性肩痛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于竹芹;徐卓玉;;马来酸桂哌齐特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张磊;高淑英;李惠霞;张晶;;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7年05期

10 张丽萍;王宝玉;董荣芬;武士英;;脑功能再建法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二兵;孙安盛;吴芹;余丽梅;石京山;黄燮南;;钩藤碱对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陆榕;万仁忠;樊慧蓉;刘昌孝;;基于手性固定相拆分技术的丁苯酞光学活性异构体药代动力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郭晓峰;王世民;赵文杰;胡金凤;楚世峰;;补肾剂治疗老年痴呆的实验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4 胡丙成;王顺;贺鑫;周振坤;;透穴刺法治疗急性脑梗塞80例临床观察[A];针灸技术规范及学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林安基;许正锦;冯桂贞;吴仕福;王永炎;;脑脉安胶囊对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老年医学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刘冬立;;活血行气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胡浩;;菖蒲合欢汤治疗中风后抑郁32例临床疗效观察[A];全国中医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5年

8 李江;王爱平;王晓良;徐少锋;李慧;李晋;靳洪涛;;前药d1-PHPB的急性毒性及伴随毒代动力学研究[A];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王萍;;针刺对中风偏瘫后肩膝关节痛及血液粘度的临床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王萍;;针刺对中风偏瘫后肩膝关节痛及血液粘度的临床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予阳;银杏内酯抗脑缺血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2 黄tJ;缺氧习服过程中组织葡萄糖摄取特点及其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3 于立君;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能量代谢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3年

4 赵春顺;3-正丁基苯酞体内药动学及脑内转运机理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5 吴彦;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刘蔚;埃他卡林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药理学特征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7 任建勋;莱格注射液对脑缺血保护作用与血脑屏障调节机制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种兆忠;丁基苯酞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9 熊杰;丁基苯酞对脑缺血过程中线粒体功能,钙超载及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10 阎超华;丁基苯酞的抗脑缺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狼;眩晕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薛东;大豆甙元衍生物的合成与药理作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琳娜;当归精油的提取、成分分析及其药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董爱梅;葛根总黄酮改善脑血管性痴呆的药效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5 徐成;芹菜籽油对脑衰老和脑缺血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探讨[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6 赵雍;朱砂、雄黄与安宫牛黄丸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相关性考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王锐;通窍健脑胶囊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预防性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8 郭海涛;自身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塞18例近期疗效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王秋华;丹酚酸B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田晶;急性脑出血氙-CT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动态改变[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澍仁,尤胜权;芹菜甲素和乙素的抗惊厥作用[J];药学学报;1984年08期

2 冯亦璞,孙亚丁,陈宝泰,叶刚,曾贵云;小鼠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改变和药物的作用[J];药学学报;1989年02期

3 刘岚,冯亦璞,胡盾,李河水,张均田;AMG-1对小鼠和大鼠缺血脑能量代谢及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1年12期

4 覃文才,张均田;尼莫地平、硝苯吡啶和长春胺对大鼠与小鼠化学性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冰;周本杰;;充液胶囊处方筛选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1年07期

2 张欣;江鸿;赖增发;;对药典中软胶囊崩解实验方法的讨论[J];海峡药学;2011年07期

3 李春辉;;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36期

4 王宝琴;徐泽平;王彦美;;酵母油脂成分分析及其复合软胶囊辅助降血脂功能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段子卿;董晨东;刘建平;卫世杰;王珏;;明胶冻力对尼莫地平软胶囊溶出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年06期

6 刘小荣;卢海儒;;恩必普[J];北方药学;2006年03期

7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临床应用有奖征文及学术研讨会活动的通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7期

8 张晓华;陶芳;;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100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0期

9 尼富苓;柏冬;;强力天麻杜仲软胶囊的质量控制[J];山西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10 廉德智;;我国中药新剂型开发应用前景[J];黑龙江医药;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淑华;刘锐青;;感冒水改制软胶囊的思路及中药软胶囊特点和展望[A];全国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4年

2 石刚刚;;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A];全国第十二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姚烁;谢人明;;杜仲养坤软胶囊Beagle狗长期毒性试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马中春;张琨;王琳;崔贞玉;王中伟;;“XW”软胶囊对大白鼠血脂水平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肖剑锋;石刚刚;;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缺氧心肌细胞钙稳态的保护作用[A];全国第十二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李玺;乔成林;王清莲;;酸枣仁软胶囊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与实验研究[A];全国中药研究与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张肃;王秋雨;高淑杰;;蛤士蟆油软胶囊对小鼠红细胞SOD活性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尚建华;苏玫;苏敏;向志明;李聪;徐红花;马佳;;落樘林软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效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陈高勇;石刚刚;;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通过非L-型钙通道依赖机制抗心肌缺氧复氧的损伤[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10 谢人明;姚烁;张广江;张昆欣;王灿红;;杜仲养坤软胶囊Beagle狗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A];第四届第二次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源;感冒软胶囊[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2 钟健书 熊光明;软胶囊领域待“深耕”[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记者 王菲;复方雪莲软胶囊研究攻克技术难题[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4 记者 陈红卫;陕西必康制药公司“五酯软胶囊”投产[N];商洛日报;2010年

5 冯伟 玉祥;亚宝排毒清脂软胶囊即将面世[N];经理日报;2008年

6 刘万里;“后来者”的生死时速[N];医药经济报;2008年

7 记者 杨兴文;葵花药业独家生产“天癸更年软胶囊”[N];哈尔滨日报;2009年

8 白河;心脑清软胶囊[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9 郭平;降脂通络软胶囊出口欧美[N];健康时报;2007年

10 ;软胶囊保健食品市场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顺;3-正丁基苯酞体内药动学及脑内转运机理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2 刘鸿雁;对流干燥过程中明胶软胶囊传热传质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吕小文;青稞肽的功能与胚芽油胶囊制备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王远志;长形肉豆蔻药用相关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杨彩红;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DBDCT)对大鼠心脏和血管的毒性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王锦芝;从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转位的干预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D];汕头大学;2010年

7 黄国锋;溴甲基季铵盐的反应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3年

8 施之琪;冠心丹参多相胶囊及其体外评价方法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峙嵘;酰亚胺类萃取剂的合成、表征及萃取性能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10 崔升淼;葛根素体内药动学及葛根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召华;冠宁软胶囊的药学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2 单鸣秋;JK软胶囊的药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3 吴翠萍;阿胶补血软胶囊的主要药效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赵子玲;耄塞通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虚秘证)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5 朱容慧;风湿软胶囊肠吸收动力学及调控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英霞;苏子油软胶囊的研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肖炜;益妇宁软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8 邹丽;柠檬烯软胶囊工艺、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闫雪生;苍术油软胶囊的研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王守宝;KG软胶囊抗心肌缺血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恩必普软胶囊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72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a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