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清除率评估重度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本文关键词:乳酸清除率评估重度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乳酸清除率与重度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47例重度脓毒症患者入ICU后的APACHEⅡ评分、脓毒症休克发生率、入ICU 12 h后乳酸清除率及患者转归。分别将病例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各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和初始血乳酸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脓毒症休克发生率明显低于死亡组(31.03% vs 83.33%,P<0.01),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31.86±16.34)% vs(14.77±10.35)%,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脓毒症休克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
【作者单位】:
【关键词】: 脓毒症 乳酸清除率 预后
【分类号】:R459.7
【正文快照】: 乳酸作为细胞无氧代谢的标志,,来衡量机体的氧代谢和组织灌注状态,尤其是重度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极易出现氧供与氧耗失衡和组织灌注异常,因此,乳酸监测对于危重病患者是十分必要的。在脓毒症患者进人ICU后积极进行早期目标性指导治疗(Early goal一direeted therapy,EG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虹鲁;;脓毒症时氨基酸的改变和脑病[J];国际骨科学杂志;1989年04期
2 陆松敏,刘建仓,王成英,刘光海,郭素清,陈惠孙;大鼠实验性脓毒症休克条件下细胞、亚细胞损伤及其机理探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3 赵军 ,黎沾良;补体系统在创伤和感染中的作用[J];国际外科学杂志;1993年01期
4 高建川;脓毒症休克病人中性粒细胞生成超氧阴离子的动态分析[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1994年02期
5 吴志宏,苏子毅,李国辉,吴燮卿;重症烧伤患者的发病和病死率(附223例报告)[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6 张向清;烧伤监护与临床处理──第十讲 抗菌药物与抗炎物质[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6年04期
7 王今达;脓毒症:感染性MODS的预防[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年08期
8 蒋健;对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认识与评价[J];上海医学;2002年12期
9 ;科研新闻速递[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年03期
10 张佃良,江志伟,于宝军,黎介寿;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重症急性胆原性胰腺炎及其脓毒症休克的关系[J];中国急救医学;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凤衿;;输新鲜血治疗脓毒症休克3例[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穆玉;任新生;;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治疗指南[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邓诗琳;;危重病与糖皮质激素[A];全国危重烧伤患者早期复苏对策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杨宗城;;脓毒症思考[A];全国烧伤外科新进展研讨会专题汇编[C];2005年
5 刘清泉;蓝海涛;赵红芳;王光磊;江其敏;李雁;郑宏;;严重脓毒症中医证候与APCHEⅡ评分相关性临床研究[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傅强;;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A];津冀普通外科新进展高级研讨班讲义[C];2005年
7 任延波;张_g;;脓毒症与炎症因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国第11届创伤复苏中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梁艳冰;马中富;;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与止血、凝血紊乱[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郭聪芳;张畔;;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早期创新性干预[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超;阴峧宏;苏强;张淑文;王红;;294例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华山医院教授 沈自尹;清热解毒药可抑制过度免疫反应[N];健康报;2003年
本文关键词:乳酸清除率评估重度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7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