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本文关键词: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组与晚发组。对比两组患者危险性因素与临床特点。结果研究分析发现,晚发组多为男性,多超重、饮酒史、高脂血症、阳性家族史以及吸烟史,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早发组患者TG水平明显高于晚发组,而舒张压、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低于晚发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早发足患者主要是单支病变,前降支受累最为明显,同时死亡率非常高;吸烟史、阳性家族史、高TG、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均是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是主要危险性因素,男性比例较高,且此类患者多以单发病变为主,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有着较高的死亡率。
【作者单位】: 鸡西市中医医院;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分类号】:R541.4;R542.22
【正文快照】: 观察临床病患数据分布状况,就可了解到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堵塞或者是近乎堵塞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引起。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直接性威胁。最近几年,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具有明显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浩;武刚;翟雪芹;吴致安;韩轶;李超;王晓峰;周贤慧;;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海雄;叶椿香;;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脏梗死面积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6年06期
2 张胜;;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年11期
3 罗姝;;参麦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年18期
4 孟庆兰;田英;尹航;代振涛;;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特点的比较[J];医学综述;2016年18期
5 张艳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年15期
6 黄丽;;丹参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7 高宏敏;;冠心丹参滴丸联合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6年05期
8 张理科;陈宇;;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房;2016年12期
9 程敏菊;程敏静;姚丽梅;杨丽红;张华龙;魏庆民;;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年11期
10 王海鹏;毕庆国;姚申;;社区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冬冬;刘俭;廖禹林;陶宇;伍巍兰;袁野;吴平生;宾建平;;短暂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脏收缩功能随时间的变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11期
2 李艳东;赵静慧;靳翠彬;高红雨;;影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0年19期
3 杨俊丽;陈凤英;;冠心病的致病危险因素及预防[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07期
4 王薇,赵冬,刘静,吴桂贤,曾哲淳,刘军,秦兰萍,孙佳艺,吴兆苏;中国35~64岁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发病危险预测模型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12期
5 张学民,胡健;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贵才,潘景会,孟宪刚,杨金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告[J];新医学;2000年02期
2 ;全国急性心肌梗死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年06期
3 李柏英,胡亚轩,马淑娟;应警惕特殊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4 许文成;以腹胀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5 蔡昕,牛淑华,郭玉花,唐宏梅;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0年05期
6 孙雪莲,刘凤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例分析[J];急诊医学;2000年03期
7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的远近期疗效[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0年04期
8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0年04期
9 洪绍彩,赵丽霞,吴旭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尸检1例[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0年03期
10 刘荷生,朱晓萍;以呃逆为突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J];中国全科医学;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彬;朱莉;;经绿色通道 抢救45例急性心肌梗死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龙晓凤;张维疆;吕振芳;;梗死部位、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成本-效果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梅;;发病24小时内急性心肌梗死三种治疗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4 扎西多杰;王翔飞;王齐兵;樊冰;葛雷;周京敏;钱菊英;葛均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预测因素的前瞻性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孙海涛;闫志晖;赵子彦;;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生物学研究[A];2009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抒扬;;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池菊芳;郭航远;彭放;杨彪;周妍;徐超;;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住院事件发生率[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抒扬;;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7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抒扬;;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7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抒扬;;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虹;急性心肌梗死后该怎样锻炼?[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杨步月;防急性心肌梗死,专家提醒警惕“魔鬼时间”[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本报记者 曹玉祥;炎夏尤须防急性心肌梗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4 关爱;防急性心肌梗死注意魔鬼时间[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霞;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须“救急”[N];医药经济报;2012年
6 周颖;北京5所中医院联合攻研急性心肌梗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程守勤 蒋廷玉;“晨练不当”频频引发急性心肌梗死[N];新华日报;2006年
8 记者 张淑会;石市成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心[N];河北日报;2009年
9 记者 田雁;我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呈低龄化趋势[N];大同日报;2011年
10 记者王淑军;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作用显著[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廷武;慢病毒介导的miR-210对猪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新生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2 廉慧;极端温度对北京地区居民心血管病发生的时间序列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孙丽敏;丁酰胆碱酯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4 张瑞;血液循环中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联miRNA的探索[D];郑州大学;2016年
5 范广慈;血清松驰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和预后中的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14年
6 扎西多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新发房颤的相关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齐晓云;丹参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胶原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栾云;机械打孔复合缓释支架联合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9 倪玉霞;冠心Ⅱ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10 农一兵;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卫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新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代谢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院内不良事件的关系[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孔雪;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的早期康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王园园;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程龙;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罗东雷;生长分化因子-15血清水平及基因多态位点+2438C/G:rs1058587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梁树霞;血清YKL-40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刚;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宋歌;三维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犬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10 姜佳慧;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c-kit~+心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时序观察[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48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94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