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粘接固位后牙种植义齿修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
本文选题:粘接固位 切入点:牙种植 出处:《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04期
【摘要】:目的:考察改良粘接固位后牙种植义齿修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近期影响。方法:纳入后牙缺陷的患者18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89)接受传统粘接固位,观察组(n=93)接受改良粘接固位,考察治疗后1年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牙槽骨高度和厚度、粉红美观计分标准(pictorial view of pink esthetic score variables,PES)、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 PLI)、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 SBI)和患者对种植义齿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近和远中边缘骨吸收量明显降低(P0.05),牙槽骨高度和厚度明显增高(P0.05),舒适程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美观功能、PES、m PLI和m SBI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改良粘接固位较传统粘接固位在稳定种植体的骨支持和降低细菌感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adhesive retentive implant denture on the surrounding tissue of implant.Methods: 182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tooth def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 = 89) received traditional adhesive ret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 93) received modified adhesive retention, and the amount of bone resorption, the height and thickness of alveolar bone around the implant were investigated one year after treatment.The standard of pictorial view of pink esthetic score variablesus, modified plaque index, 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implant denture were included in the standard of pictorial view of pink esthetic score, modified plaque index m Pi, 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 m SBI,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implant denture.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ximal and distal margin bone resorp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alveolar bone height and thicknes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 The degree of comfort, masticatory function, language function and retention fun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PESm PLI and m SBI were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P0.05).Conclusion: the modified adhesive retainer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stabilizing implant bone support and reducing bacterial infection.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分类号】:R78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新;陈雪君;谢晓珍;陈宏;;3种粘接系统在正畸磨牙颊面管粘接固位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5年05期
2 秦甜;吴国锋;;种植义齿-天然牙混合牙列的后牙咬合[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05期
3 周程远;刘杰;夏俊男;秦红伟;孙明旭;杨建军;;粘接固位与改良粘接固位修复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5年05期
4 I.J.KLINEBERG;M.TRULSSON;G.M.MURRAY;王涛;徐柯;;种植义齿的咬合——会有问题吗?[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5 吴润发;唐镇;蒋家文;;螺丝固位与粘结固位治疗中老年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修复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22期
6 郭莉;李爱民;王晓洁;任肖华;李颖颖;;表面粘接固位非金属树脂粘结桥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24期
7 陈铁;赵清桐;谢黎;;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修复两种固位方式效果的比较[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0年02期
8 董文杰;祝秀红;;不同粘固剂对纤维桩粘接固位影响的比较[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宇皎;陈婉丽;谢红梅;于阳阳;苏津蕊;;改良粘接固位后牙种植义齿修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04期
2 宋雅能;;探讨螺丝固位与粘结固位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修复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53期
3 杨春侠;刘娜;刘丽静;霍炳鑫;刘庆;;选择性釉质酸蚀结合自酸蚀粘结对釉质粘接剪切强度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4 朱继根;苏小波;丁丽萍;张涌;;粘结式颊面管与带环颊面管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16年08期
5 张海波;;探讨螺丝固位与黏结固位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修复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年15期
6 舒丹;江蓉;;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釉质粘结剂对青少年正畸后脱矿率、托槽脱落率的比较及对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年13期
7 李金超;马艳;江欣;庞光明;;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对种植体周骨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年13期
8 周炜丹;;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对牙周炎龈沟液中MMP-9和TIMP-1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6年03期
9 李可兴;;粘接固位与改良粘接固位在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修复中应用比较[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年01期
10 刘磊;张玉军;;二氧化锆全瓷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牙体缺损患者临床价值比较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冬梅;朱力;;建立种植体周围理想界面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年08期
2 卢晓杰;;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10期
3 马斐斐;胡秀莲;林野;;口腔种植修复与咬合[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4 王林虎;郭家平;高群;朱丽娟;;混合固位在后牙种植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2年03期
5 王泽;肖月;邹庆雪;李维善;曲学炜;刘正;李德超;;不同粘接系统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38期
6 冯驭驰;宋元玲;许天民;;固定矫治中带环与直接粘接颊面管应用的回顾性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7 李磊;李冉;刘江;;不同树脂粘结系统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12年07期
8 董作英;李文艳;王维云;;2种粘接剂用于颊面管粘接效果的对比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9 黄大海;丁仲鹃;;T-Scan 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年03期
10 张益琳;张富强;;纤维桩与树脂核材料粘接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应亮;种植义齿修复方案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2 陈歌杨;;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09期
3 施斌;朱雯雯;孙为;;种植义齿修复患者主观满意度调查分析及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9年02期
4 邓春富;赵宝红;张士剑;;种植义齿修复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年11期
5 王淑红;黄远亮;;种植义齿修复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鉭学因素[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0年02期
6 黎卫星;姜玲;张晓燕;张迪;金光春;;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态对种植义齿修复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4期
7 张凯;;种植义齿修复效果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31期
8 黄晓虹;梁彩英;周晨;谢梦兰;杨素贞;;单颗种植义齿修复患者的电话随访效果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13年02期
9 孙雪梅,林志峰,申丽,,王翠英;种植义齿修复设计的探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10 戴威林;种植义齿修复特点的初步探讨[J];广东牙病防治;199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玉林;陶长仲;陈必胜;周君良;;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2 韩科;;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决策[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3 李华;滕立钊;章德农;陈志宁;周镇华;吴大怡;张沃淮;李东营;徐可卿;贺小武;陈可;谢宏伟;;种植体折断导致种植义齿修复失败———原因分析及重建处理[A];第四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施斌;朱雯雯;孙为;;种植义齿修复患者主观满意度调查分析及临床效果评价[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柳忠豪;周文娟;肖慧娟;许胜;孙爱杰;;种植义齿修复并发症及原因分析[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李俨;郑长泰;梁绮霞;;CDIC种植体临床应用报告[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7 刘宝林;;肿瘤术后上下颌缺损的种植膺复修复[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曾融生;邓飞龙;廖贵清;陈卓凡;张志光;杨小平;;颌骨缺损后植骨及种植义齿修复的疗法观察[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张晓聪;陈卓凡;黄宝鑫;陈素洁;;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贵立君;吴桂林;;Onlay植骨术的护理配合[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继忠;软组织处理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修复中美学效果评价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5年
2 郁雪松;种植义齿修复效果的临床评价[D];四川大学;2007年
3 王前文;上颌窦区种植义齿修复的生物力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4 刀俊峰;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患者的行为心理状况调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10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710319.html